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国际竞争环境的变化,使中央企业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核心力量。当前,我国中央企业与其主要竞争对手——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虽在资金、资源和技术三大领域总体上仍处劣势。但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优势正逐渐削弱甚至转变为劣势;而我中央企业的劣势则在我国经济发展强劲动力的助推下,逐渐转变为日益凸显的优势。我国中央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扬长避短,采取相应的战略性措施,即采取使企业‘走出去’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先导、坚持独立创新的发展之路、坚守体现国家利益的原则的三大战略。  相似文献   

2.
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 ,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是我国现期一项意义重大的发展战略。以大带小、以少带多的“关键企业带动论”正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实选择 ,一个行业中几个巨头企业的相继跨国经营必将引导和带动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谈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一然  孙得海 《理论界》2003,(3):104-10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经营成为企业融入全球化的重要战略。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利用资源,将自己的技术、资本、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与东道国的各方面独特资源相结合,利用跨文化优势,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优势互补。而经营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否跨越文化的障碍以及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水平,对于加入WTO后的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跨文化优势:企业跨国经营的机遇企业跨国经营主要是指企业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主要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广泛利用国内外资源,在一个或几个领域从事生产…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经济治理结构的转变与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无论是并购规模还是并购金额都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结构转变的角色定位与战略目标必然随之变化.因此,中国政府应根据全球经济治理结构转变与海外并购存在的国际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从国家竞争优势的战略高度,选择海外并购模式和海外并购的战略,提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综合竞争力,更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完善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化策略,提高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话语权与决策权.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油安全与企业跨国经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新世纪之初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日益跨入国际层面 ,并成为中国的腾飞的“瓶颈”。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作为国有垄断性石油企业和国际石油市场竞争主体 ,其“走出去”的跨国经营 ,对确保国家石油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在论述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对确保国家能源安全重要性的基础上 ,分析了中国三大石油集团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和困境 ,并着重探讨了中国石油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这就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早在十五大就已明确提出、在十六大又再次重申的“走出去”战略,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对此,作者特别从历史背景、现实意义、战略措施和应注意的问题等几方面作了阐释。  相似文献   

7.
自90年代起,国际化企业经营管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由封闭型的国际经营战略过渡到开放型的全球跨国联合经营战略;收购和兼并日益成为国际化企业的主要投资方式;由单一战术经营结构向多种战略经营结构发展;网络管理体制逐渐代替传统的经营管理体制;投资产业结构日益趋向“软化”。一、国际化经营的全球战略特点国际化企业的经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以期达到长期总体效益的最优化,即在正确战略思想指导下,在科学分析国际经济环境和自身经营条件的基础上,为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而作出的总体、长远的谋略。国际化企业…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的特点 ,要求我国企业实行“走出去”的新战略 ,我国一些行业和企业也已具备了“走出去”的基本条件。为有效地实施这一开放战略 ,要求政府管理部门改革管理方式、加强指导服务、强化协调功能 ,企业应认真规划、统筹协调、科学管理。特别是建立公开的、主开户银行参与决策和后期管理的监督机制 ,对海外子公司实行全球中心管理模式将有助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事业的健康发展和企业跨国经营目标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9.
山西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山西企业在新世纪的战略选择。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山西企业既有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形势,对“走出去”的产业、主体与国别进行正确的选择;同时,政府要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走出去到海外投资以获取先进管理经验或技术是目前一个新的贸易特征,基于这一特征,本文从浙江企业切入,回顾了浙江企业技术获取型FDI发展的两个阶段.论文从并购目标、运营经验、文化差异、政策支持四个方面深入解析了浙江企业在走出去投资时存在的不足,本文主张,通过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建立专家库等政策支持帮助浙江省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走得更快、更顺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企业开始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如何利用海外华商网络,达到实施“走出去”战略与海外华商网络功能的有效结合?本文分析了当代海外华商网络的内涵和特征,提出了利用华商网络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背景下,推进经济国际化,客观上需要作出新的战略选择。从山东来说,这些选择包括调整对外开放的战略和重心,构建开放式产业体系,创新引融资机制,调整对外贸易结构,建设开放“龙头”,实施“走出去”战略,引领企业国际化经营,建设产业安全体系,完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 ,是开放经济。根据朱基总理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报告 ,今后五年内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应该是 :1 .完善加入WTO后的各项工作 ;2 .进一步发展出口贸易 ;3 .努力提高外资利用水平 ;4 .实施“走出去”战略 ;5.积极投身于国际化经营  相似文献   

14.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全面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国在新形势下只有坚定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才能在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不断增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把我国的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中国石油产业的发展而言不仅仅是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伊始,中国的石油企业开始了“走出去”的历史征程,自此,中国石油企业的国际化业务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道路.其中,中石油在国际化过程中制定和实施了布局、管控、经营、技术、人才、产业、安全和外部环境等一整套策略,对于已经或准备“走出去”的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适应“入世”的新变化,加快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在对国外开放方面,天津应大力培育实施这一战略的主体,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同时,在区域经济联合与协作中也要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要站在发展区域经济、联合对外的战略高度,共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企业联合;把天津与西部地区的经济联合放到关乎天津战略地位的高度,研究制定一整套相关的方案和措施;建立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引进风险投资,支撑科研开发。  相似文献   

17.
福建资源开发企业“走出去”的模式探讨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福建省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对资源需求特别是对能源的需求急速增长,而国际国内能源价格仍是走高态势,煤、电、油供应紧张。福建省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全面提升福建省资源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形成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抗衡的能力,缓解福建省资源瓶颈、加强福建省资源开发企业"走出去"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出发点 ,就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最新进程、基本格局与存在的问题 ,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基于对各种权威数据的比较、分析 ,文章认为中国企业实际发生的对外投资 ,要大大多于官方统计数据 ;基于对这些投资的产业、地域、企业类型等五个指标的分析 ,文章勾勒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基本格局 ;基于大量实证研究 ,文章将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存在的问题 ,归纳为五大类型。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广西企业为什么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分析了广西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优势、劣势,实施"走出去"战略必须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以及"走出去"应该怎样管理,最后指出广西政府应为广西企业"走出去"创造宽松环境.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合法性理论的角度分析特许经营模式,研究发现特许经营是外部合法性和内部合法性的结合.虽然企业的成功基础是经营资源的市场有效性,但是这不是特许经营成功的唯一的因素.尤其“衣恋”案例的在华快速发展说明企业的特许经营模式发展中伙伴的合法性的重要性.从相反的视角看文章的逻辑对中国企业通过特许经营模式实践“走出去”战略也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由于社会和经济意义上特许经营模式的成功意味着两个主体的共同发展和公平交易,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以保护两个主体利益,促进新生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