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知行合一”是王守仁早年讲学时着力主张的思想,晚年他仍对此“言之屡屡”,可以说“知行合一“是他毕生强调的主要思想.早在明清之际,王夫之就批评王守仁的“知行全一”说是“以知为行”、“销行以归知”.(《尚书引义·说命中二》)此说一出,遂成定论,至今许多论著还常引它作为批评王守仁知行观的根据,认为知行合一的实质是以知吞并行,  相似文献   

2.
明朝中期 ,政治腐败 ,宦官专权 ,道德沦丧 ,农民起义连绵不断 ,封建统治受到严重威胁。作为封建统治秩序的维护者 ,王守仁要人们做到言行一致 ,把知和行统一起来 ,并积极倡导力行 ,强调要在“事上磨练”。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虽然建立在心学理论基础上 ,但这并不影响他对知行关系的积极阐述  相似文献   

3.
出生于浙江余姚的王守仁是明朝中叶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和明朝著名的教育家。由于冒犯当时专权的太监刘瑾,被贬谪到贵州的龙场驿做驿丞。他在那里创建了龙岗书院,又主持贵阳书院,并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知行问题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个传统的课题,也是宋明时期各家学者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而“知行合一”的提法则为王守仁所首创。  相似文献   

4.
宋明时期,知行关系成为理学家关注的焦点,从“知先行后”到“知行合一”,知行及知行关系被理学家赋予积极的道德内涵。由知行关系到格物致知,理学家同样赋予格物致知以丰富的道德意蕴,并把格物致知作为一种提高个体道德修养的必要手段。理学家的知行观,迎合了统治阶级加强道德教化,巩固宗法等级秩序的需要,对促进封建统治的稳定和谐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重视知行关系道德价值的同时,却漠视了人的物质要求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5.
明清实学思潮的产生,就其思想渊源来说,是来自于宋明理学而又 对立于宋明理学,是理学中所包含的实学思想的继承、改造与发展,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 又有严格的区别。本文从剖析理学知行观这一角度,揭示理学,尤其是王守仁的“心学” 与明清实学的关系,进一步透视明清实学的渊源、演变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6.
贺麟"知行合一新论"以"有我"的态度接引西洋哲学科学方法改造传统知行观。具体来讲,贺麟吸收西洋生理心理学界定知行概念,应用黑格尔正反合理念讨论知行合一,汲取斯宾诺莎身心平行论探讨知行平行并进论,从应然与实然、逻辑、事实与价值等方面的区分论述知行关系,得出其"自然的知行合一"的结论。随着当今心理学、生理学等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对西方哲学、传统知行观研究的进展,贺麟"儒本洋末"的方法论需要与时俱进、加以反思。更进一步,贺麟的方法论为当前及未来知行观的研究提供了很多经验和启示,当今学界需要接着宋明理学与贺麟讲知行合一,用中国哲学自身的思维与语言解决知行关系这一哲学问题,从而得出具有中国哲学意味的知行理论。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关系中,知行关系是重要关系之一。知行关系突出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知行关系不只是知和行两个要素,而是"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纯的认知转化和知能转化,而是需要经过从认知转化到知能转化再到知行转化的多项转化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仅只是达到个人行为的知行合一,还要实现个人与社会行为的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8.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混淆“知”与“行”的界限,其哲学理论上的纰缪是明显的。但王学此说的立言宗旨在于解决人们的道德修养过程中知行脱节的实际问题,因而王阳明关于“知行合一”的论证中又包含了对于解决人们道德修养的实际问题有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王阳明的“心即理”有两层含义:“心外无理”和“心之本体即理”,由此确立了人的本体地位,把物带入敞开状态。存在的澄明即心之本体的呈现,即“知行合一”。“心外无理”确定了“知行合一”的理论性质,把“知行合一”与常识所谓的知与行的一致区分开来;而“心之本体”的呈现也正是“知行本体”的呈现。阳明哲学在以“心外无理”为基础展开的本体追问中,“知行合一”是存在的澄明境地,知和行在本体上是一体的,但如何达到知行合一,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明后期,在对王守仁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方面作出较大成就的当推刘宗周。刘宗周“上承濠洛,下贯朱王”,不仅继承和发扬了王守仁的“心”学,而且综合众家之长,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蕺山学派。他关于教育方面的许多论述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知行合一     
最近读了一本书,其中一位人物对我感触很深,他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明朝的王守仁。不是他的忠诚吸引了我,也不是他的政治才能让我记住他的名字,而是他提出了一个观点: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2.
“知在先”与“行为重”:朱熹知行观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的知行观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行相互依赖("知行常相须"),二是知先行后("论先后,知在先"),三是以行为重("论轻重,行为重").这三个方面是从不同角度立论的:知行相互依赖是总原则,知先行后和以行为重是具体操作;知先行后强调行以知为指导,以行为重突出知依赖行的贯彻.朱熹知行观的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因而不可将任何一个方面孤立或夸大.王守仁对朱熹的指责恰恰是犯了将其中的一个方面"论先后.知在先"孤立看待的错误.  相似文献   

13.
王阳明之“知行合一”基于“心外无物”的存在,而此存在的分裂则是造成知行二分的原因。就知行本体言,“知”是作为万物本体之良知明觉的发见,并且因心物一体之故,良知明觉之发见亦即存在之开显;“行”包括人之意念与身行,但因意念、身行与万物之存在一体不分,故“行”实指向良知之开显或存在之开显。因此,“知”与“行”皆为良知在时间中的开显,是同一存在的不同面向。就功夫言,“知”指体知良知,“行”指开显良知。因为良知非存在又与存在不分,且心物一体之真实存在没有主客之分,故知良知即开显良知为一体性的存在而抵达良知。因此,“知行”是一个致良知功夫的两个方面,二者皆指开显良知为真实的存在,即一体性地“存—在”是知行合一功夫的本然。  相似文献   

14.
考试是教育过程中的检验环节,是评价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考试从其产生,即作为一种人才评价与选拔的手段和工具,对促进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而把考试这种手段作为核心目的的应日教有,则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把考试手段与教育目的相悻并凌驾于教育目的之上,由一种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异化为教学双方片面追求的目的,其最大的后果就是造就了知行分离的人。知与行的关系一直是许多人思考的问题。无论是哲学家王守仁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阐述,还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经典的诠释,朱熹与王阳明建构了具有不同理论视野的哲学体系.若单就知行关系而言,王阳明知行本体、知行合一说对朱熹知先行后、行重于知、知行并进的继承要大于批评;若关联本体论、工夫论而言,王阳明对朱熹知行观的批评则要大于继承.朱熹和王阳明知行观的比较研究,能进一步透显理学与心学的理论宗旨和理论特色,深化对理学与心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知行关系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知行合一说是王阳明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王阳明以良知为本,知行合一并进.通过对知行合一的论证,明确提出了对于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性,他强调不行不足谓之知,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这一学说对于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形成以及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哲 学试论王守仁的“知行合一”重在其行……………………·,…………………·刘瑞琳(gi.l)关于《理想国》主题思想之我见 — —兼评历史上发生的一场论争……………………………·,………·王宏文(91.2)柏拉图“善”的理念试析·,。··,……··,…………………·,,…··,·,·,,………·,·,宋洁人(gi.3)毛泽东哲学实践观特色论………·。………-…·,…………………·赵锦英 刘森林(91.4) 历 史论甲午海战中国军队战败的原因。··。……………………·,………………… 王国洪(91.1)徐树挣西北筹边与军阀的派系政治…………………………  相似文献   

18.
观察日全食     
明代理学家、诗人王守仁,幼年时家贫,因无力缴租,父亲被抓。王守仁去见县官,愿代父受罪。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社会化,即使人民群众从对红色文化“知”的层次上升到“行”的深度,做到“知行合一”。红色文化的精神特质与实践特质,决定了红色文化社会化有着特定的前提基础和价值目标。推动红色文化社会化既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现实目标,又有生动传播红色文化的直接目标;既有推进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核心目标,又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目标。要实现人们对红色文化的“知行合一”,实现红色文化的社会化,需要在红色文化的产品质量、传播理念、传播制度、“知行”转化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20.
明代心学大师王守仁提出的“致良知”学说,风靡晚明思想界,其弟子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构成了晚明思想史的重要内容。顾炎武说:“以一人而易天下,其风流至于百余年之久,古有之矣,……其在于今,则王伯安(即王守仁)之良知是矣。”(《日知录》卷18)研究思想史上的这段内容,对于深入把握晚明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了解晚明社会思潮与明末清初进步社会思潮的关系,均有重要意义。本文仅通过刘邦采对“致良知”学说的发挥,略窥晚明学术思想之一斑。刘邦采,字君亮,号师泉,明吉安府安福(今江西省安福县)人。其生卒年不可详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