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屯溪老街     
晓均 《中文信息》2005,(10):34-37
屯溪是黄山市府所在地,相传三国时为东吴大将贺弈屯兵地,故名屯溪。  相似文献   

2.
由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级织评选的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日彰揭晓,我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歙到郑村镇棠樾村、黟县宏村镇屏山村3个古村落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3.
屯溪老街名满天下,被人们称为“宋街”、“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到屯溪的游客,没有不到老街的;到了老街的人,没有不被老街所吸引的。屯溪老街已经成为一个知名的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4.
《徽州社会科学》2005,(4):41-43
屯溪位于安徽省皖南山区黄山市新安江上游,率水、横江汇合处,这里青山环绕,绿水萦回,名胜颇多,风物宜人。  相似文献   

5.
屯溪老街,现在是一条国内知名的商业步行街,街道以保持徽州传统建筑风貌而于1989年公布为安徽省历史文化保护区(2006年5月更名为安徽省历史文化街区)。1995年,国家建设部城市规划司发文,将屯溪老街列为全国唯一的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保护和管理试点单位。屯溪老街在黄山市的旅游事业中是一个独特的品牌。游人多上屯溪老街,但老街不是旅游景点,因此也不卖门票。老街上的店铺,与20年前已是大不相同。除了少数几个如“同德仁”国药号(已列入中华老字号)之外。绝大多数都是为旅游服务的购物商店。其中以微墨、歙砚最多。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3月25日,绩溪县政府收到了国务院国函[2007]29号《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绩溪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消息传来,全县人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相似文献   

7.
屯溪老街徽派建筑古色古香,市景繁荣,吸引络绎不绝的游客,为黄山旅游大市增色不少。为满足更多外地游客访古猎奇的心理,创建旅游大市,建议屯溪柏树街修复一条“老街坊”风貌。  相似文献   

8.
《南方论刊》2014,(4):J0001-J0003
20世纪30年代,当地乡民开始在干涸的小河床上摆地摊、做生意、在河床两边搭建房屋,形成了中英街的雏形。据当地老人讲:居住在香港一侧的华人把这条紧挨香港的半边街称为“中英街”;而居住在深圳一侧的居民则把这条紧挨华界的半边街称为“中兴街”(盼望中国早目兴旺之意)。因此,“一街两名”是中英街早起形成的布局。  相似文献   

9.
《徽州社会科学》2008,(8):I0002-I0002
汪一挑博客日记选:2007.2.24 今天上午还有两个广州的大学生,抱着一本《大学生旅游圣经》,看见我大声说,找到了,找到了,就是这里,看,不是[汪一挑]吗?原来,她们手捧的书上,有一段关于[汪一挑]的记载,上面还有我的手机号呢!现将原文摘抄如下:在屯溪老街上。晚上一般没什么排挡小吃,不过白天会有一些很有特色的东西出现,最有名的当属汪一挑馄饨和周老记烧饼铺,  相似文献   

10.
“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末年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景象。图中央一条河,两岸商贾林立,各式特色店铺镶嵌其间,数百人物造型栩栩如生。两岸设有码头,停泊着小船,供客人往来。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国文化年”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斐  于海峰 《理论界》2007,(2):109-111
在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格局下,中国日益重视“软实力”的增强,注重挖掘文化作为一种权力资源的潜力。近几年来,中国根据自身的整体外交战略,依托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不断创新的先进文化理念,以“中国文化年”:作为一种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文化外交的一种重要形式,外化中华文化的世界性意义,推动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文化认同,增强国际共识。“中国文化年”活动的开展,推动了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新战略、新格局、新机制的形成,有助于中国国际形象的重塑与良好外部环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12.
抗战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现阶段有关抗战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战文化本体、抗战精神、中国共产党与抗战文化、区域战时文化、战时社会思潮与学术、战时文艺、战时教育与文化名人、抗战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等多个方面。回顾这些成果,有助于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推动抗战文化研究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3.
14.
龙海清 《船山学刊》2000,(3):98-102
俗称为“边墙”的中国“南方长城” ,以它残缺不全的身躯 ,如今依然断断续续地绵亘在湘西苗疆的土地上。由于时代的发展 ,它已渐渐被人遗忘。只是随着长城专家的发现和高度评价 ,又一时成为媒体炒作的焦点和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本文拟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 ,对它作一番考察。一、“边墙”的产生及历史沿革“边墙”的产生无疑是和明清统治者对苗族人民实行军事封锁和民族隔离政策紧密相连的。而这种封锁和隔离用“边墙”的手段加以辅助实施 ,则是苗族被划分为所谓“生苗”和“熟苗”之后产生的。“生苗”这一名称在古籍的出现始见于明代永乐初…  相似文献   

15.
本文界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属性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农业文明的典型形态 ,并论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特征 :源远流长 ,从未间断 ;多元共生 ,交融互动 ;农耕主体 ,农、牧互补 ;融汇吸纳 ,多重开放 ;人文精神 ,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16.
丁素 《中州学刊》2003,(5):138-141
中国近代以来的重大运动和历史转折 ,都始终相伴着对先进文化的选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中国近代文化在黑暗、彷惶中选择的历史必然 ;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核心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是拯救中国革命和导向社会主义前进方向之必须的中国先进文化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解决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在新的历史制高点上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7.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明朝初期一次规模空前、跨越国界的政治、经济、外交活动,也是一次震惊世界的伟大的航海活动,更是中华民族在世界上展示自我、在世人面前扬眉吐气的盛事,六百年来,其影响之大,世人瞩目;影响之久远,后人传颂不息.  相似文献   

18.
19.
2006年11月5日,由黄山市政府主办,黄山市社科联、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所承办,老街一楼实业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暨徽州文化节“中国徽州古街文化论坛”,在屯溪老街隆重举办。来自省内外的徽州学专家学者,研究者约50多人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20.
今天的文化有没有“自主性”呢?就是说,是不是我们自己独立自主地决定我们所要的“文化”?我们中国现在的文化是怎么样一种形态的文化呢?我对这个问题是比较困惑的,因为我觉得现在中国的文化是不能够“独立自主”地决定的,是缺乏“自主性”的。换一个说法,就是自从中国的文化与西方的文化相对一百多年以来,历史就决定了中国的文化不能不发生变化。理由很简单,因为中国没有从自身发展成为近代的历史,中国的历史是古代的历史。用冯友兰先生的一句话说,就是“中西之交,古今之异”。在中国和西方相接触的时候,中国文明或文化代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