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清代是我国人口大发展时期,是研究我国人口发展史的重要时期,清初究竟有多少人口?学者已有论列: 梁启超《中国史上人口之统计》指出清代人口约五千万左右,”及顺治十八年仅二十兆(按:即二千万)又五去其三矣。”“雍正以后”二十余年间,陡增一百五十兆(按:即一亿五千万),递增八倍有余。 《清实录》:清世宗雍正十二年(1734)人口为27,355,462,清高宗乾隆六年(1741)人口为143,411,559。七年间人口增加5.24倍。  相似文献   

2.
<正> 一、中国封建社会人口增长特点对中国人口史的研究表明,从秦至清末,中国人口一直在大升大降的剧烈震荡中顽强地增长,并跃上了三个大台阶。(《中国人口史)》,赵文林,谢淑君,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一台阶是从秦初2,000万人口,经过200年的增长,于西汉平帝年间(公元2年——13年),首次达到6,000万人口。但这个巨大的人口总数并没有保持多久,经过西汉末年王莽时期的天下大乱,人口总数急速下降至东汉初年(公元31年)的1,500万。仅20几年时间,人口损失了3/4。以后的近1,000年中间,中国人口总数始终在1,500万至6,000万之间反复波动。到北宋英宗治平年间(公元1064年)人口总数重新突破并稳定在6,000  相似文献   

3.
一陕西人口的历史和现状陕西的人口,据不完全的史料记载,从西汉元始二年(公元二年)起至清乾隆十八年(一七五三年)的1700多年间,全省人口一般保持在300万至400多万之问,发展极为缓慢。西汉元始二年,全省约有82万户,31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5.3%,到唐天宝元年(七四二年)  相似文献   

4.
我国今天的人口是我国历史人口的继续。研究当前人口问题,现实而重要,但也不能忽视过去。可惜,至今在这方面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我国的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保存着世界历史上少有的丰富的人口资料。自西汉起,代代相传,连绵不断。整理这些资料,去伪存真,剔粗取精,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实对于了解我国国情和加深对人口学的研究很有意义。这里首先碰到一个问题,是怎样看待我国历史文献的人口资料。几十年来在这个问题上看法不一。有的人基本否定,有的人基本肯定。  相似文献   

5.
国际迁移属于人口移动的范畴,是人口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我国人口的国际迁移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迁移行为的构成因素本身,也是极为复杂的。本文试就福建省人口的国际迁移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福建人口国际迁移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移居海外历史的上限问题,学术界尚无定论。多数学者以为,最早出国的史实,可追溯到秦朝。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曾派方士徐市率领数千人航海,寻找长生药,结果,长生药没得到,连徐市本人也流居“平源广泽”而未归①。据考,“平源广泽”即为今之日本或菲律宾。又据菲律宾史记载,秦时已有中国人抵菲②。  相似文献   

6.
第五,汉代治区以外的人口状况。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为基准,以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为中限,参照民族学研究成果和文献记载,作一近似的估算。 (1)东北地区各族社会经济和人口。挹娄,古称肃慎,早在公元前21世纪就与中原地区建立了联系,帝舜  相似文献   

7.
叶笃庄在《经济日报》1984年4月7日第1版上撰文《西北黄土高原种草种树与控制人口问题》,对向西北地区移民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文章指出:从历史上看;秦、西汉以前,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本是“草木茂盛,多鸟兽”之区。秦与西汉为了“拒匈奴”卫关中,实行了向西北移民实边与屯兵守卫的政策。汉武帝时,两次比较大的屯兵移民即达130余万人。于是内地去的兵民走到哪里,垦到哪里,草原变成农田,自然生态遭到了破坏。东汉至隋六百年间,中原战乱频仍,游牧  相似文献   

8.
人口科学是界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和其它社会科学相比较,它既有社会科学的内容,也有自然科学的内容。由于人口科学研究的客体——人口,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因而,人口的这种二重属性,就决定了人口科学研究的二重性。目前我国人口学界很重视研究人口的社会属性,但对人口的自然属性问题,则涉猎较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地研究和解决我国当前的人口问题,必须加强对人口理论的研究,发展人口科学。人口再生产是人口科学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对我国人口再生产进行一些探讨。 一、什么是人口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不仅包括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而且也包括人口的再生产。人口的再生产从来就是人类的重要活动,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就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不断反复和经常更新,它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人口再生  相似文献   

10.
人口研究有几个缺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我国的人口研究,笔者认为存在几个缺乏。 一是缺乏从生产力标准角度研究人口问题。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为标准。那么我们判断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是非得失,显然应该坚持生产力标准或者说应该运用生产力标准研究认识人口与计划生育。可是我们没有这样做,人口学界和计划生育战线一没有组织过这方面的讨论,二没有组织过这方面的研究,没有参与生产力标准的大讨论。由于没有紧扣生产力认识人口问题,所以得不出系统化的科学观点。如前几年的所谓乐观派、中间派、悲观派关于地球人口容量以及我国生态理想人口,至今也没人通过人与生产资料关系的研究把它说个明白。  相似文献   

11.
一、人口理论(见本刊1981年第一期) 二、国内外人口史,人口思想史,人口政策史(见本刊1981年第二期) 三、中国人口问题(同上) 四、世界人口问题(同上) 五、人口与环境(同上) 六、人口统计和预测(见本刊1981年第三期) 七、人口资料(同上) 八、全国各地人口,西北人口问题1.全国各地人口对1978到2028年我国人口增长的展望游允中人口研究1980年3期18页全国各省会城市人口1979年自然增长率一览表兰州学刊1981年1期97页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实施以来,不仅使我国司法机关和人口工作者在人口管理中有法可依,而且给理论工作者拓展了一个新的研究空间。人口教育对人口立法起着制约的作用,二者只有同步进行,才能充分发挥法律效力,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人口的问题是关系到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对于我国人口问题一直十分重视,先后发表过许多篇有关人口问题的论文。此外,在竺先生的日记中还记录了不少有关人口问题的史料,会议发言及其对人口问题的看法,从中可以看出竺先生对于我国人口问题研究结果及观点。竺先生研究中国人口始于二十年代,几十年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虽几经沧桑,中国人口也已成倍增加,但今天看来竺先生对于中国人口问题的研究成果及其建议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西汉的人口,由于史料缺乏,历来很少有人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近几年来,始见几篇较为具体考证的文章,取得不小成果,如袁祖光的《西汉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初探》、葛剑雄的《西汉人口考》等。读后很受启发,但在具体史料的选择、运用以及计算方法方面,还不尽一致,因而所得出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本文运用数理统计的有关原则,试对西汉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几个时期、几个方面的人口数字,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人口社会学和都市社会学、家族社会学或宗教社会学相并列,它是不是作为社会学的一个独立部门来成立那是另一个问题,这里在于要懂得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并有所理解。社会学之所以要研究人口,不仅由于人口已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还基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为要理解人口问题的本质,需要研究人口社会学;二、为要完成社会学原来的课题也需要有人口研究并在研究结果上得出社会学理论。人口是个极为复杂的现象,它的动向一方面被规定于自然的生物的过程之中,同时又和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种种条件相缠绕,发生着变化。由于社会制度、社会意识、生活态度等关系着出生、死亡或迁移,并影响着它们的实际动向,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人口超过了我们的资源吗?如果超过了,我们该怎么办?这是全世界很多政府深感忧虑的问题。人口问题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即使现在就采取行动也须在多年之后才能慢慢地表现其效果。更因为行动的迟延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痛苦和危险的压力,所以人口问题又是当前一个急迫的问题。世界人口数字是令人震惊的。自1950年至1980年,全世界人口就从25亿增长到44亿,而到2000年的人口数字,根据最近的预测将为62亿,——是1950年的二倍  相似文献   

17.
1981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上升,人口增长速度回升。我们随机调查了陕西省一些地区的人口态势,人口自然增长率也有较大的回升,并有一些新的特点。本文拟对我省1981年人口回升趋势中反映出的人口再生产特点、回升的原因及今后人口控制问题进行一些讨论。分析1981年人口再生产的特点和原因,很有现实意义。因为根据我国人口的峰型状态,1963年以后的我国历史上最高的生育高峰,其惯性周期将在1983年出现.做好计划生育工  相似文献   

18.
广东地区是秦时收入中国版图的。秦时南海郡包括广州、肇庆、南雄、韶州、潮州、惠州及高州北境,厂西平乐东境,梧州东南境。象郡包括雷州、廉州、高州及广两梧州南境,及越南各州郡。秦末龙川令赵佗,行南海尉事,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粤王。汉武帝元鼎五年平南粤,置儋耳、珠崖、南海、苍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等九郡。据明朝顾祖禹辑著的《读史方与纪要》,中国历史地图及各种历史专著资料,西汉  相似文献   

19.
<正> 根据日本厚生省公布的昭和57年(1982年)人口动态概况和总理府统计局发表的国势调查结果进行推算分析,我们可以看到,1982年日本人口的自然变动有如下的新特点:人口出生率下降迟缓;癌症患者死亡率骤增;婴儿死亡率创世界最低水平;高龄化超出预测,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率高达9.6%;离婚人数及离婚率继续保持日本战后的最高纪录。现将1982年日本人口的自然变动情况综述如下: 总人口1982年日本的总人口为1.1896亿人,比1981年增长了0.69%,净增81万人,人口增长速度1972年最高达到  相似文献   

20.
<正> 人口城市化问题是一个涉及到社会、经济各方面的综合性问题,而更重要的是一个经济问题。经济发展水平是人口城市化的前提和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口城市化进程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二者要协调、稳妥地发展。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统一体,它是以一定的空间和自然环境为依托,高度集中了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