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当前农民的就业问题成为"三农"中最突出的问题.加入WTO后,我国进一步置身于全球化之中,这势必会对农村劳动就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劳动就业形势,并针对全球化对农村就业的冲击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针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动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经济全球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速度影响着人们的就业,认为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含义是国际分工,因此在比较优势作用下不断扩展的国际贸易、资本的跨国流动以及由此推动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全球化影响劳动就业的传递机制。  相似文献   

3.
人口的发展对社会生产、劳动就业、人口投资和经济技术投资、国民收入及其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方面均有深刻的影响。目前中国人口的许多方面已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质量 ,让其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4.
劳动就业是指劳动者与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相结合,使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有效的社会劳动,劳动者据此取得劳动收入或报酬。简言之,劳动就业就是劳动者取得现实的社会职业。一定时期,一个国家的劳动就业受制于多种因素,其中人口是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搞清人口与劳动就业的关系,对于制定正确的人口政策,寻求解决就业问题的最佳途径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统计表明,今天从事家务的人是少数。工薪阶层在全部劳动就业人口中差不多占70%,而五十年代中期劳动就业人口的大多数还只从事农业。1955年左右开始的经济高度增长,对家庭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实行“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但现实中劳动就业区别城镇与农村居民的二元化政策,使得各地在劳动法颁布施行后制定的旨在限制农村居民进入城镇就业的立法例阻碍了劳动法的贯彻实施。虽然2004年以来相继废止,但对其合法性以及形成的社会背景进行研究,可以看到中国城镇与农村人口二元化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政策改革的趋势与方向。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在一个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全球化环境中开始的。由于政治稳定、要素集聚能力强,中国抓住了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有效地规避了全球化的风险。实现了繁荣富强。中国的经验表明,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坚持以切合比较优势的方式参与国际分工,实施正确的开放战略,保持正确的开放时序至关重要。同时,对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只能是合理的扬弃,在容忍的前提下加以改造,而不是对现存的经济秩序进行挑战和全盘否定。  相似文献   

8.
一、劳动就业的严峻形势劳动就业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为全社会所关注。最近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就业问题更加突出了。我国去年以来,70年代初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进入就业年龄,开始进入新的就业高峰,城镇劳动力大幅度增长,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比较突出,就业形势严峻。据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9.
民族国家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符合本国利益诉求的“全球化话语”,指导参与全球化的实践。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届领导人有关全球化的论述进行文本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全球化话语”指引了中国从初步认知、适应开放和积极应对、积极参与和主动融入到主动出击和积极引领的全球化实践,也实现了自身的历史演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倡议、新理念,丰富、发展了中国“全球化话语”,引领全球化实践朝着公平、公正、全民共享的方向发展。然而,“逆全球化”现象、美国对全球化的话语霸权等给新时代中国的“全球化话语”体系建设带来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0.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口及劳动就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定性和定量分析并预测了重庆高新技术开发区人口及劳动就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发展目标、实施途径和对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物流业在市场供给以及市场需求中起着桥梁作用,能够为毕业生提供广泛的就业空间。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不十分理想,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一直差强人意。本文就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并根据毕业生就业能力情况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失业已成为我国一种普遍现象,并对经济、社会乃至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根据我国劳动状况的实际情况,从失业统计指标、年龄、调查频率和调查方法等方面对我国失业统计的主要缺陷进行分析,提出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就业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道路,是统筹城乡就业的关键所在。实证研究表明,个人关系型社会资本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途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但是依靠这种途径进城就业并不能带给农民工较高的就业质量,也不利于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看,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不能过多地依靠社会资本,政府应该在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就业转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开始的经济危机开始有所缓解,但是危机对青年就业的影响巨大,在很多国家青年失业率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复苏而有所降低。很多政府在危机中制定了一系列促进青年就业的政策。本文考察了危机中和后危机时代各国青年就业的状况,并希望通过对青年失业原因及各国青年就业政策的研究,发现其特点及对中国青年就业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奥肯定律"是研究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之一。本文通过验证"奥肯定律"在东北地区的适用性,得出就业与经济增长呈弱的负相关关系的分析结论。东北三省应把就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目标,在经济增长中充分考虑就业效应,以实现经济振兴与就业增长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我国灵活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灵活就业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的关注和重视.文章分析了我国灵活就业的现状和影响其发展的若干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思路,以促进我国现阶段灵活就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毕业即失业”是20世纪30年代民国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高校毕业生发起职业运动呼吁政府解决.虽然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取得一定成效,但无论是1934年成立的全国学术人员工作咨询处和各高校设立的职业介绍所,还是1936年开办的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训导班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动摇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信念,读书无用论的寒流泛起.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国外弱势就业群体理论及其政策支持情况分析,认为发达国家主要从提高弱势就业者的就业能力、拓宽社会对弱势就业者的需求量、采取特别措施和相关法律程序保障弱势就业者实现充分就业等方面促进这一群体就业。这些积极的治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弱势就业群体的就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对我国解决弱势就业群体问题也有积极的政策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而高校实施有效的创业教育是解决该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没有形成完整的创业教育理论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有待改善的地方.而美国和日本的高校创业教育在长期的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总结其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剖析,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同时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而经济和环境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研究两者对就业的影响方向及作用机制,对实现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有别于已有研究考察经济或环境单个因素对就业的影响,选取2008—2017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将经济和环境纳入同一分析框架,研究经济增长、空气污染及两者交互项的就业效应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经济增长、空气污染的就业效应有所不同,经济增长有利于扩大劳动力就业规模,而空气污染对其产生不利影响。不同性别人群具有异质性,相对女性劳动力而言,男性劳动力就业对经济增长和空气污染更加敏感。第二,经济增长、空气污染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对劳动力就业产生影响,全国和东部地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中部和东北地区产生显著抑制作用,西部地区交互项对劳动力就业作用不明显。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改善空气质量以增加劳动力供给、因地制宜推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以扩大地区就业规模等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