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意识形态的表达、展现及传播与网络传媒技术紧密关联,在深刻透析网络传媒技术本身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的学术难点基础之上,结合网络媒介意识形态传播的后现代背景解读,判断出在网络媒介时代,互联网等新兴网络媒介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本身,表现出强烈的后现代特征,消解乃至颠覆了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而且媒介意识形态传播的社会发展宏观背景进入了后现代的符号生产和消费的社会.从而,网络媒介意识形态传播有了“日常生活化”转向.这意味着“媒介化生存”已成为许多人“在世”的方式,网络媒介意识形态传播进入“生活化”的空间和“生活化”的符号消费.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后现代艺术倾向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重要素彼此纠葛的当代中国,后现代艺术倾向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①艺术与生活之对立的消解;②艺术与非艺术之对立的消解;③艺术的不同样式之对立的消解;④艺术与哲学之对立的消解;⑤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之对立的消解。然而,在上述“解艺术”的同时,新的重建语言范式、重建审美心理结构、重建审美理想、重建艺术功能的迹象也悄然出现,从而在解构的同时呈现出重新建构的趋向,为未来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3.
刘乃歌 《理论界》2012,(12):115-116
科技的进步、媒介的空前繁荣,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这种的传播方式将艺术带入数字化时代,从而形成新兴的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日益成为一种具有独立审美价值和时代特征的新的艺术形式,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多媒融合性、交互性叙事、数字化交往机制及艺术文本的非物质性。  相似文献   

4.
西方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儒家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后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1、何谓“后现代”当前欧洲思潮环绕着一个重要名辞讨论,就是所谓“后现代”的争论和界定,卡平灵(kaplam)在其书《后现代主义的“非内容”理论及实践》中指出,后现代的观念是从现代发展出来而对现代文明的“文化突破”(culture break或译作对现代文明的“文化中断”),也可说是对启蒙运动塑造的科学和理性文明加以全面反叛.“后现代”一辞有两方面的应用.一是社会科学角度所谓的“后工业社会”,指现代以后的“后现代性(postmodernity),另一是哲学、艺术与文化角度所谓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指对现代文化加以批判和“解构”的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5.
刘成纪 《中州学刊》2006,(5):284-288
海德格尔认为,审美体验是西方美学解释艺术本质的主导方式。但这种对艺术中主体因素(体验者)的强调,却导致了艺术的终结。据此,搁置主体性,放逐审美体验,让作品摆脱艺术家和欣赏者的钳制而独立,就成为一条有效的艺术救赎之路。但海德格尔从作品寻找艺术本源的方式,并无法改变艺术由人创制、为人而在的基本事实。这一事实说明,审美体验对于理解美和艺术的本质仍具有不可或缺性;也说明当代美学的任务不是放弃体验,而是通过现代改造,为体验者与体验对象重新确立一个可以共在的基点。这一基点,就是暂时搁置人对自然的器具性再造(实践)和情志化改造(移情),以最不具僭越性的身体与对象建立联系。由此,所谓审美体验的主体性,就是身体性;所谓审美体验,就是“以体去验”。  相似文献   

6.
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媒介融合,沉浸式艺术的生产利用任何可塑造沉浸感的新旧媒介,实现“泛媒介融合”。其跨媒介叙事方式有助于构建去中心化生产模式,并将过去“传播—接受”的线性路径转变为“人即媒介,媒介即人”的不分彼此的状态。“沉浸场域”开放的意义空间促使观者以具身性的方式参与其中,藉由身体赋予作品生命力,形成技、身、心的合一。沉浸式艺术以观者的接受和创造性理解作为文本意义生成的根源。这一本己性体验不仅契合了沉浸式艺术“可能性高于现实性”的特质,而且能够帮助观者建构自身精神世界的力量。沉浸式艺术使得媒介与人、身体与作品、文本与观者的关系发生新的变化。从“间性”问题出发探讨沉浸式艺术生产,可以走出当代艺术发展中流行的“唯技术论”与“唯艺术论”的困境,重新审视未来艺术的发展和审美嬗变。  相似文献   

7.
据说,我们的世界正进入一个既多元化又一体化、既虚无化又感觉化的“去中心”(decentration)的真正世俗化时代。人们习惯用“后现代社会”(而不是“后工业社会”)来指称这种文化与生活既割裂脱节又水乳交融的矛盾状况,指称这种与已有的一切文化规范(现代的和前现代的)既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向后现代转向,而实现这一转向最成功的是当代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詹姆逊认为后现代化时期的资本主义,即晚期资本主义具有“商品化”、“消费化”、“信息化”的特征,他在对这些特征的性质与危害作深入的分析中展现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后现代景观。从中可以概括出他所说的异化也就是指商品异化,消费异化,审美异化。限于篇幅,本文只集中探讨詹姆逊克服异化的方法。一、总体化詹姆逊的总体化思想可以看作是对卢卡契的继承。在卢卡契看来,解决物化和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文化的出现带来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隐退,新型文化媒介人的崛起。这个新兴文化群体追求情感探索和审美体验,传播新的理念和生活方式,促使后现代新兴领域合法化,消解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等级差异,刷新消费者的接受力和领悟力。  相似文献   

10.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与之相适应,古人的山水意识也进入到一个成熟的、全新的时代,即本体论的时代。所谓本体论,就是人的本体与山水本体的合二为一,就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合二为一,也就是常说的物我相亲、物我同化、物我合一。这是山水意识成熟完美的阶段,也是审美体验的理想境界。柳宗元游记,特别是他的《永州八记》最能完整地体现本体论的山水审美观念,即最能体现物我相亲、物我同化、物我合一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1.
程大城《艺术论》是台湾从艺术本位出发研究的美学专著之一。本文拟围绕艺术美的“心”“物”合一的哲学基础,从审美对象的“典型的描写”和审美主体(人)的“生理节奏”的丰富内涵,进行述评,揭示作者关切人类生活和人类文化的见解,加深艺术美学的总体研究的广度的开掘。  相似文献   

12.
“趣味”是梁启超用以界定艺术审美特性及其功能价值的范畴。梁启超指出。艺术是一种基于“情”与“美”的独特的自主性审美活动,它以情感性打动人心,以审美性愉悦人心,从而有益于人生,并与社会发生微妙联系。通过“趣味”范畴,达成艺术本质论与艺术价值论的合一,并在“为人生的艺术”和“为艺术的艺术”之间求得了统一。  相似文献   

13.
朱霞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1,32(1):99-102,1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媒介的变化以及媒介的全面市场化转型,电影、电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及其产品日益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细节,媒介及其符号价值越来越成为经济世界的组成部分,媒介以其特有的技艺和商业资本联袂创立了一整套审美标准与社会趣味,并越来越控制了人们的精神活动,媒介制约和影响着当代审美文化的生产和消费的方式,当代审美文化日益变为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当代审美文化生产体现了愈来愈鲜明的娱乐性与非历史化倾向;技术本体化是当代审美文化生产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加强当代审美文化生产的人文价值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我们正在迈入一个电子媒介时代.电子技术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对自身生存状态的认知.影视、网络等电子媒介迅速让我们置身于一个图像化的虚拟世界中,我们的审美的对象开始发生着由实物到拟像的蜕变,我们对于美的研究也由过去的纯美学走向了审美日常化的范畴.新的审美模式的出现也必将引发文学发展的新趋势与新理念,文学在电子媒介时代正发生着裂变,旧的模式被打破,新的样式正在形成.因此,对于电子媒介的探究、审美范式的转变以及文学发展新态势,将是今后文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5.
生活的变异     
近年来,人们在谈审美—艺术的新动向、特别是谈审美—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审美—艺术化时,往往把艺术与生活的界线一笔勾销,似乎生活与艺术完全是同一个东西。其实,艺术不是与生活同一,而是将生活变异,即生活的特异化,这是艺术的基本特质之一,从原始艺术到后现代艺术的艺术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对理性生活的感性突围被视作维系审美基因清澈性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我们默认审美艺术需要与生活、与观者保持距离以避免其溺毙于现实的泥沼,但数字技术与消费主义的高歌猛进却在悄无声息间改变了现代人的生存图景。艺术与日常生活间的密切交往引发了学界对泛审美化的担忧。传统思想认为文化工业以机械生产方式来创造“诗意”表现的消费话语体系,通过制造感知“麻木”来杜绝主体反思的可能。而韩炳哲指出:从“麻木”向“平滑”的转变,预示着文化工业迎来新的发展,视觉谄媚的背后潜藏着同质化的恐怖。面对平面化、单调化的审美经验,韩炳哲期冀于重建否定性的审美经验来对抗审美泛化背后的资本逻辑与加速化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说,以形而上的艺术哲学智慧,揭示了艺术形象及境界的审美创造的基本规律。艺术形象或意境,既具有鲜明生动的表象特征,又表现了一种虚幻的超象的特性;既是个别具体的“一”,又具有离异———合一的他性;既是作为艺术构成的“一”部分,又是艺术生成的和谐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善明 《东南学术》2003,(2):122-125
“后现代性”(postmodernity)是一个和“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联系紧密的概念 ,它的复杂程度决不亚于“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一词在20世纪30、40年代开始使用 ,当代意义上的后现代术语产生于50、60年代 ,并在70、80年代得到深入阐释 ,后现代主义研究者们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后现代性”正是在70年代后现代思潮风起云涌之后逐渐被提出来的。利奥塔早在1979年《后现代状况》一书中就提出了“后现代”概念。该书还在很多地方用“后现代主义”指涉“后现代性”。他认为后现代性是终结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思想趋向 ,它通过解合…  相似文献   

19.
艺术的根本特征是“美”。以“丑”为特征的现代艺术实际上是“艺术”的异化,不足以撼动艺术的审美特征。艺术美依据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呈现为“艺术题材的美”与“艺术创造的美”。“艺术题材的美”参与了艺术作品美的构成,但由于艺术媒介不同,产生的审美效果不同,故造型艺术反映丑的题材受到更多的限制,作为观念艺术的文学在反映丑的题材时可以有更大的范围。真正体现艺术的审美价值、决定艺术作品所以美的关键是“艺术创造的美”。这种美表现为三种形态:一是艺术形象的逼真美,二是艺术形象的主观美,三是艺术媒介的形式美。艺术创造的美使美的艺术在反映现实题材时获得了不受美丑严格束缚的广阔空间,艺术作品既可以因美丽地描写了美的现实题材而美上加美,也可以因美丽地描绘了丑陋的题材而化丑为美、丑中有美。  相似文献   

20.
李春媚 《河北学刊》2003,23(1):141-144
西方媒介批评理论中,有四个代表性阶段和人物尤其重要。“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传播思想是媒介批评的理论源头;电子时代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体现出乐观精神和技术论倾向;“后现代”对现代性的反思批判成为“后现代”语境下媒介批评的特殊视角;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媒介批评更加丰富,传媒应如何应对多元文化的交流和挑战成为焦点。这四个阶段的媒介批评理论有着一些共同的精神与传统,并体现出一定的逻辑联系和发展脉络。它们为媒介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以参照的理论背景和原则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