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战后美国南部"文化危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朋 《学术交流》2004,62(9):163-167
美国有史以来,其南部一直是一个亚文化区域,走过了一条与其他地区十分不同的发展道路,有着自身独特的保守主义文化传统。二战以后,南部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迁,其经济模式、政治运作乃至种族关系等方面都逐渐与美国主流社会趋同,于是,"多元文化主义"中的南部"文化危机"问题成为美国学术界论争的对象。事实上,南部文化并没有随着南部政治和经济的巨大变革而出现危机。实质上它是论争各方在文化的概念上存在分歧、中产阶级理论的误用和美国当下保守主义思潮的巨大影响所致。美国南部文化特征依然鲜明。  相似文献   

2.
王岽兴 《求是学刊》2000,(4):104-112
本文探讨了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共和党在南部复兴的历程、基本原因及其影响。认为,战后共和党逐步打破民主党对南部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垄断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新政以来在联邦政府积极干预下南部社会经济结构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是其根本原因;共和党的保守主义主张与南部白人传统观念的契合是其深层动因;两大政党各自“南部战略”的调整则是其直接诱因。作者认为,共和党在南部的复兴标志着两党制格局在南部逐步形成,推动了南部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利益纷争,扩展了南部人的政治选择空间,提升了南部在整个国家的地位,加速了南部融入美国社会主流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美国革命初期,黑人军队问题在英帝国中心和英属北美的南部殖民地引起广泛关注.在弗吉尼亚殖民地,总督约翰.穆雷组建了一支黑人军队以镇压爱国者的政治叛乱.而在伦敦,囿于国内人民的反对和其他因素的制约,英帝国中央政府最终否决了组建黑人军队的提议,转而联合土著印第安人和白人效忠派.为了回应帝国中央政府所执行的政策,南部殖民地的爱国者试图阻止非洲奴隶反叛、白人效忠派起义和印第安人造反.详细考察黑人军队问题有助于我们认识南部殖民地在美国革命初期的特点、政治主体的多样性以及英帝国中心与南部殖民地在政治关系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美国从建国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其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美国南部①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历来都落后于其他地区。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联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困难地区特别是南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在联邦区域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南部地区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缩小。本文从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的角度,试图比较全面地探寻美国南部地区边缘化的原因和崛起的路径,以期对中国"中部崛起"相关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经济结构与政治结构(如一种民主选举机制或一小群人独裁决策)之间怎样相互影响,这是比较经济学极为重要的争论问题.美国的资本家是否控制着美国的政治?美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是促进还是阻碍着美国的经济增长?苏联经济的落后和不发达是否有利于一小群自我选举的人的政治统治?封闭性的苏联政治制度是否有助于解决缓慢的经济增长?对此经济学家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一些人以为政治和经济毫无关联,政治领导人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美国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其中最核心的变化被称为经济的金融化.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美国经济的金融化实质是金融资本在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扩张过程,这一历史进程首先在经济领域表现出来,然后辐射到政治、社会领域.它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扩大了美国资本主义的生存空间,在一定时期可以缓和却不能消除美国经济运行的矛盾与危机.它在克服旧矛盾的同时,也制造了新的矛盾,危机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7.
《求是学刊》2019,(4):150-162
后危机时代,外资并购美企股权或控制美国境内生产性资产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经济民族主义在美国投资领域盛行提供了合理性解释。在此影响下,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呈现出借助并购审查制度限制外资准入、政治力量公然干预个案审查程序及外资安全审查导致"商业问题政治化"等三大趋势。美国政府和国会内的保守势力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名频频对中国公司正常的并购业务进行限制和干预,美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已成为制约中资企业赴美并购成败的关键变量。从"国际体系内中美实力竞争"和美国"国内政治逻辑下利益博弈"的视角来看,中美实力竞争、经济技术博弈和国内选举利益考量是经济民族主义在美国外资并购审查领域肆虐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8.
于镭   《太平洋学报》2014,(1):49-60
在全球和次全球(区域)体系中,中国作为全球性经济和地缘政治新兴大国,其上升态势有力地推动了与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大周边邻国的经济融合,以及政治和战略合作。在全球"复合依存"架构下,这种日益增强的经济融合与多领域的合作反映了中国地缘政治新趋势,即将自20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实施的经济外交和针对中国大周边邻国的"外交魅力攻势"紧密结合。这种新的地缘政治战略推动中国和澳大利亚采取"和解"策略,增进经济合作和政治磋商,并最终促使双方构建战略伙伴关系。中澳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推动双边贸易和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扩大,而且也有利于双方构筑政治和战略互信。中澳战略伙伴关系还有助于确保当中国凭借其新增的财富和力量获取相应的全球性大国地位时,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其他盟友不要视中国的"和平崛起"为威胁,并进行自我约束,避免卷入美国遏制中国的任何企图。  相似文献   

9.
对于美国宗教界来说 ,1 965年是美国宗教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这一年 ,美国北方的新教主流派教徒发展到了鼎盛阶段 ,此后 ,逐渐转入衰退。与此相反 ,南部的浸礼教徒从这一时期起开始增加 ,1 965年之前由个人伦理、宗教团体、社会习俗等构成的美国宗教基础开始崩溃。 2 0世纪5 0年代以前 ,美国尚有较一致的宗教方面的舆论观点 ,认为宗教一方面属个人问题 ,属精神方面的问题 ,与政治毫无关系 ,而另一方面 ,又认为各宗教派别在伦理、道德方面的看法基本一致 ,这些看法支持着政治世界的基本道德观。即政治与宗教虽然是分离的 ,但宗教的伦理道…  相似文献   

10.
政治文化和政治发展之间联系紧密,相互制约。现代性的政治文化有利于政治发展,而守旧落后的政治文化则阻碍政治发展。"九一一事件"发生后,美国以反恐的名义和北约盟军一道出兵阿富汗,暂时打垮了塔利班政权。尽管阿富汗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下建立了民主政府,但却仍然是一个政治不稳定、经济畸形发展的国家。本文探究政治文化和政治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从政治文化的维度分析阻碍后塔利班时代阿富汗政治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齐慧源 《阅江学刊》2012,4(4):122-125
《世说新语》在明清时期成为许多小说家竞相仿拟的对象,大批"世说体"小说陆续问世,数量可观。除了《世说新语》本身的价值在明清时期的升华,明清刊刻技术的发展和明清文人的评点也对小说续书繁荣有很大的推动,这与明清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潮等社会文化因素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2.
恩幸是封建帝王身边宠幸的近臣,历代皆有恩幸存在,不同朝代,恩幸的特点不同,由于南朝的时代特点,南朝恩幸表现出明显的参政意识,并广泛参与政治。在中央表现为在皇权的支配下,积极参与中央决策、参与宫廷政变等政治活动。南朝恩幸得以参与中枢政治,与南朝官制变化、皇权上升、士族缺乏行政能力等有关,另外与恩幸自身具有从政能力、善于讨得皇帝信任等特点也有关。通过对南朝恩幸与中枢政治关系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南朝政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孙艳晓 《创新》2010,4(4):56-59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全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困境,经济困境的发生又引发了政治效应,引起了全球的政治洗牌。在这场政治洗牌中,中国应当稳住阵脚,展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魅力,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为全球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六朝历史,因分裂偏安、转蓬离乱,多遭史家否定。今天看来,需要重新检视。六朝政权继承汉族文明,主宰着南方向中国文化高峰迅猛前进。六朝时期,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逐步向南方转移,南方在宗教、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六朝虽为偏于江南的地方政权,从国力和军力而言都弱于北方,但在近三百年的历史中,积淀了璀璨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
南太平洋地处中国外交大周边,构建良好的南太平洋周边环境是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南太平洋地区独特的外交环境以及中国与南太平洋国家关系的现状,中国应坚持将南太平洋地区作为"经济伙伴"、"政治依托"和"安全保障"的战略定位,抓住双方的共同需求和合作愿望,通过多种途径推进双方关系的发展。尽管中国与南太平洋国家关系的发展受到一些内外因素的影响,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双方在各自对外战略中的地位将会继续得到提升,从而为双方关系持续、稳定、深入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Despite the extensive literature on southern identity, we know surprisingly little about how regional identity competes with potential loyalties toward other groups in the South. We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four overlapping identifies—Appalachian, Southern, North Carolinian, and American. We find that people identify primarily as Americans, followed by North Carolinians, Southerners, and finally Appalachians. We also examin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se overlapping identities and test multivariate models to explain each identity using a common set of predictors: age, education, time in region, sex, political ideology, and race. Identity correlates shift depending on the group under consideration and that time in the region is the most consistent predictor, followed by age, and political ideology.  相似文献   

17.
周耀宏 《创新》2009,3(6):9-12
“生命线”是中国共产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历史作用的科学定位,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深厚的理论依据。它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正确方向、坚强领导、良好环境和人才保障,化解了各种矛盾。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为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方面提出了新使命、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孟修祥 《阅江学刊》2012,4(5):125-130
汉代楚歌最能激发人意的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抒写悲怨之情的作品,这类作品在汉代楚歌中的数量最多、最具典型性。汉代楚歌“悲怨”审美特性的成因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就渊源而论,汉代楚歌“悲怨”的审美特性要追溯到“南音”的影响;二是汉代许多楚歌的“悲怨”之声主要源于政治斗争的失败,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类楚歌是政治斗争的产物;三是汉代楚歌“以悲为关”的成因与楚地巫风盛行有关。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朝时期的堰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晓峰 《阅江学刊》2011,(3):115-119
堰埭建设在水利建设史上被长期忽视。其肇始于先秦,发展于魏晋南朝,在农业水利和军事防御两个方面均体现出独特的功能。一般而言,堰多用于农田灌溉、排洪抗涝、军事斗争等方面;埭则兼用于内河水道航运方面,形成此期重要的人工水道,并因此成为政府埭税的重要依托。堰埭建设对古代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综合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黄莺  张严冰 《南亚研究》2011,(3):100-115
印度的地区和自身经济发展政策深刻影响了南亚经济合作进程。近20年来,印度对南亚经济合作的重视逐渐超过对政治、安全问题的顾虑。在其积极推动下,南亚经济联系有所加强,地区经济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但经济融合的整体水平仍不尽如人意,表现出内聚力弱、外向性强的特点。总体而言,印度在地区贸易和投资合作中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印度与南亚其他国家产业基础差距较大,贸易互补性不强;贸易成本较高;南亚其他国家对印度的投资吸引力较弱,以及地区政治、安全因素干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