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统计数据,构建Probit模型以考察家庭照料对城镇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老年照料、子女照料均会对城镇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率产生负面影响;隔代照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女性工作和家庭的冲突。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和宏观环境,建议企业、政府与家庭共同发力,进一步提升城镇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率。  相似文献   

2.
关于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相关心理学家也对导致工作-家庭冲突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56名来自于同一所大学的教师进行调查,通过调查他们工作对家庭的冲突和家庭对工作的冲突情况来研究他们的工作-家庭冲突现状.高校教师的多重工作角色和家庭角色分别与工作对家庭的冲突和家庭对工作的冲突相关,同时有导师、授课、学生这些工作角色的教师更容易报告高水平的工作对家庭的冲突,然而有着照顾子女的家庭角色的教师更容易经历家庭对工作的冲突.另外,根据这个研究,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并不能有效地降低大学教师的工作 家庭冲突.  相似文献   

3.
伴随人口老龄化、高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家庭照料需求日益增大,且照料者出现明显的女性化趋势.女性作为主要的照料者,被赋予了更大的照料责任.面对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强烈冲突,女性家庭照料者承受着巨大压力.为此应积极构建针对女性家庭照料者的社会支持体系,从而有效缓解女性的照料压力,促进她们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五位农村女教师的访谈和观察,对她们的工作家庭冲突的现状、原因和对策进行了研究。农村女教师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工作家庭冲突,主要表现在有限时间与多重身分、职业周期与家庭生命周期、归属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并影响着她们的专业发展。教师对自我角色的传统认知、社会对女性的双重期待、性别支持系统的缺乏以及农村女教师的岗位特殊性是农村女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产生的主要原因。农村女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有效缓解,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女教师自身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女性的价值定位与双重角色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社会属性与家庭属性之间的冲突,是近十几年来在中国大陆日益显现的一大冲突,而其中女性在“社会人”与“家庭人”之间的困惑、纠缠、纷争更甚。这,便是所谓中国女性的双重角色冲突。 双重角色冲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女性自己对自我角色认定或在自我角色认定过程中的冲突;一是指男性对女性角色期待或在期待满足中的冲突。无论是女性自我角色认定,还是男性对女性的角色期待,其依据的都是女性的价值定位——女性的自我价值定位或对女性的价值定位。而正如任何定位都必然具有某种方向性及只有在保持方向的单一指向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定位的准确稳定一样,女性的价值定位也是在定位者一定的价值取向下进行的,一旦价值取向出现了双向或多向性时,价值定位便难免会变得游离不定和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发生了基于验资纠纷导致的诉讼风暴,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的侵权责任在许多国家开始成为热点与难点.在对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侵权责任的认识上,会计界和法律界的诸多观点都是相冲突的,特别在第三人范围的确定、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以及注册会计师过错的认定标准上尤为突出.只有正确认识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的侵权责任,才能够在公司、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与第三人之间实现利益上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从事科技工作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女科技人才除了要承受职业角色带来的压力,还要时时受到社会、家庭等对其作为"女性的"压力.为了了解女科技人才的素质状况,在山东省选取2020名男女科技人才做样本,对他们进行了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量表测验.测查统计发现男女科技人才在从事工作性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为此对优化女科技人才素质提出建议建立女科技人才心理健康保障机制;提高基础研究类女科技人才的成就动机;加大对女科技人才素质的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8.
"女性家庭地位"在本次调查研究中界定为已婚女性在家庭中所拥有的自主权、支配权、决策权,同时引入了家庭冲突处理方式以及家务分工状况、妇女自我角色认知等方面。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其研究表明,贫困地区农村已婚女性家庭地位调查数据与全国平均水平值差距悬殊;男性是家庭权力的绝对拥有者;家务劳动分工中的性别倾向仍很严重,"男主外,女主内"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有:思想观念的滞后、教育资源的匮乏、经济独立的缺失。针对此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确定,全面放开二孩的生育政策正式出炉,标志着我国又一次实行了宽松的生育政策。和新中国成立时相比,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环境早已发生了变化。从劳动参与率可以看出,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女性的职业发展由于在家庭中承担的母亲角色,而处于断断续续的状态,从家庭社会组织三方面考虑,为缓解女性的家庭角色与职业发展的冲突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女性职业社会化,育儿对已婚女性就业的影响日益凸显,全面二孩政策更使得已婚女性面临着育儿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以2015年CGSS微观数据为基础,从家庭视角检视育儿、代际分担对已婚女性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6岁以下的幼儿而言,母亲仍是主要的照料者,育儿对于已婚女性就业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代际分担对育儿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育儿对女性就业的负向影响;育儿对已婚女性就业的影响存在城乡差异,对城镇已婚女性的影响明显大于农村已婚女性。国家和社会应通过发展公共托幼服务、鼓励家庭代际分担等路径,帮助已婚女性平衡育儿与工作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推进已婚女性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1.
青年的角色社会化体现在社会政治体系中,就是青年群体从"自然人"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利用角色社会化理论和政治心理相关理论,从角色期望领悟、角色认知、角色扮演、角色内化、角色冲突等角度,研究了青年政治心理培育导向、动力、基础、障碍等等。  相似文献   

12.
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高校教师,在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中,有着独特的角色优势。利用EPPCA模型,高校辅导员能够更清楚更深刻地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和内涵,找准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和定位,准确、合理发力,通过各种途径促进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  相似文献   

13.
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对护士工作倦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392名护理人员的调查,研究角色认知及其维度与护士工作倦怠的关系。结果表明:角色认知是护士工作倦怠的重要预测变量;人口统计学变量会影响角色认知和护士工作倦怠;角色冲突对玩世不恭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角色模糊对情绪衰竭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师角色适应不良表现:其一,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严重;其二,高校教师感觉压力过大;其三,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普遍,这些必然危及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当下,虽然高校教师角色适应不良问题十分突出,但由于它诱发于合理的多元背景即高等教育国际化给高校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社会转型给高校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高等教育大众化给高校教师带来了更重的负荷,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给高校教师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因此,高校教师角色适应不良难以回避。从学理而言,研究高校教师角色适应问题具有十分明显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与已有的高校教师问题研究相比,研究高校教师角色适应问题在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均具有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的精神活动是知、情、意的统一体 ,从事认识活动的主体的意志品质对认识活动及其成果起着重大作用 ,主要有定向作用、控制作用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角色理论的角度看,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角色期待,让学生通过角色学习实现角色扮演,并通过不断地实践,成为一名"四有"新人的过程。要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就要运用社会角色理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角色变化,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角色期待、角色学习与角色扮演的特点,注意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论宏观调控体系中地方政府的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时 ,地方政府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从社会角色理论出发 ,分析了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角色集特征以及由此所导致的角色冲突 ,并探讨了地方政府在对本地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应遵循的角色规范。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只有明确了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角色,才有利于其工作的开展,使其为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而服务。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必须进行角色的创新,转变战略角色,从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管理者转变为企业管理者的合作者,为组织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竞争力提供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儿童作为研究者"打破了过去儿童在研究中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尊重儿童作为社会行为者和参与者的主体地位,提倡以儿童视角研究儿童问题。儿童参与或领导研究能够增加儿童活动参与的广度与深度、促进了幼儿园教育方式的民主化、拓宽了社会文化环境的多元性和开放程度,为儿童学习品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支持。这种新兴的研究取向帮助儿童在好奇心与兴趣、主动性、创造与发明等学习品质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儿童学习品质的发展提供了独特契机。  相似文献   

20.
与修辞信息表达者、接受者并列的修辞信息传播者 ,来源于传播学理论和修辞信息传播事实 ;但有别于传播学中的传播者。他介于修辞信息表达者、接受者之间并专门传递修辞信息。他的中介性、创造性、导向性的行为 ,优化了修辞信息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