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余小倩 《社区》2012,(7):54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心态也变得浮躁起来:不少企业忙着做广告,做市场,而不去想做商品质量;有些媒体以花边新闻哗众取宠,专业报道却浅尝辄止,漏洞百出;学生静不下心读书学习,忙着挣钱;家长却又急着让孩子早日成才;甚至友谊和爱情,都已经变成了利益的交换品。  相似文献   

2.
南北战争前,时局动荡不安.各种令人不安的消息不断传来.战争的阴影笼罩着美国大地。人人都在忙着安排自己身边的事.忙着安排家庭、财产,而约翰·洛克菲勒却在  相似文献   

3.
西方学术发展中的主要关节:亚里士多德集大成之"四因说"的源头开端(可谓西方学术发展中的一种数学"标准式")-康德、黑格尔的形而上学之超越及其终结(可谓西方学术发展中的元气大势的高潮、丧失与终结)-西方近现代的实证主义及其偏锋与倾斜(可谓西方学术抛弃形而上学之后走向纯数学/逻辑的恶果,其致命处,是把哲学变成了一种纯技术),实证主义之外,则是学术脱轨的"散兵游勇",仅是表示衰落、失魂的象征。中土学术发展中主要关节:《易·系辞》、司马迁《史记·报任安书》的源头开端环节(中土学术发展中的标准式之确立)-近世以来的西化奴性环节: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口号之泛滥成灾(形成"哲学空白-古典训练阙如-以西方说辞为本"覆盖学界的可悲局面)。对照文化传统,当今的中国学术大多是"以西方说辞为本"的学术;或空口大话或奇言怪语或耸人听闻的伪学术。中西学术发展至今天,却走向各自不同的危机。挽救危机的观念与方法,只有回到"源头"处,重新开源拓流,厘清并找到学术观念发生之真机,才有新希望。西方挽救学术危机之最早的觉醒:是"回到原典(原点)"。文艺复兴是"回到古希腊",近世是"回到康德""回到马克思"……中国学界,则全缺乏这种"回到原典(原点)"的意识,多以独出心裁,求新求异、追赶时髦或耸人听闻来取代危机。这是一种麻木症与文过饰非,那是非常笨拙和危险的学术观念。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出现的"谱系"研究"热"主要有传统谱系学与后现代谱系学两种方法资源。对后现代谱系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引入、兴起及运用情况进行学术分析发现,后现代谱系学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带来了思维观念的更新、研究方法的变化与问题意识的拓展。有助于强化学术研究的审视意识,关注可能被忽视、遮蔽的历史细节,警惕可能存在的学术盲区。然而,相关研究却又无法摆脱后现代谱系学自身理论预设的批判和质询:反对连续性历史叙述,却建构了另一种连续性;解构宏大概念,却建构了新的宏大概念;反对本质主义,却又没有摆脱本质主义思维。其反本质主义思维和建构论认知观念,也隐含着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的困境。正因此,许多研究者倡导以中国传统谱系学为根基,并不放弃文学谱系的建构;引入后现代谱系学,强化文学谱系建构的学术审视意识。  相似文献   

5.
回归学术特性:学术职衔的本质涵义在于"学术"特性。学术职衔的目的只有一个:全面选拔和培育学术人才,促进学术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回归学术精神:整体上看学术职衔是一个多元素的复杂系统,应切入和容纳"宽容"、"团队"、"尽责"、"碰撞"四大学术元素和学术精神。回归学术发展轨道:学术职衔运作中的"去国家化"和"非学术化倾向"对学术发展有害无益。回归学术经济价值:学术职衔与工资脱钩的非合理性在于无视和抹杀了一个基本国民应得的经济权利。回归"最高学术荣誉"本义:院士这一级作为最高学术职衔应予改革,院士应实职化、年轻化、流水化,建议增加"学术大师"这一荣誉性的终身的国家级最高学术职衔。  相似文献   

6.
小资的生活是时下国内的年轻人忙着追求的目标,但作个学术青年的理念也在悄然兴起。一个作过商人的年轻人踏上美国的国土去学教育,并想作一名老师。和这个学术青年有关教育、财富和道德的对话不容错过。  相似文献   

7.
孔令雪 《社区》2012,(10):54-54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心态也变得浮躁起来:不少企业忙着做广告,做市场,而不去想做商品质量;有些媒体以花边新闻哗众取宠,专业报道却浅尝辄止,漏洞百出;学生静不下心读书学习,忙着挣钱;家长却又急着让孩子早日成才;甚至友谊和爱情,都已经变成了利益的交换品。  相似文献   

8.
于力  李铮 《社区》2004,(12):52-52
组织部的干部是管干部的干部,一年到头忙着考察考核考验别人,忙着为别人准备乌纱;而且“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己也比较容易得到提拔,“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嘛。只凭这两条,他们容易滋长一种优越感,这是一种“心里暖烘烘”的感觉。四川省组织部门的干部,却开始“感到背脊凉飕  相似文献   

9.
姚永朴两本文字颇有雷同的著作《国文学》和《文学研究法》,其出版相距不过四年,但学术声名却一隐一显。学人多以"体系、结构、组织"之善为由褒奖《文学研究法》,也因此消解了《国文学》的成就。而笔者经过对这两本著作的细读、剖析和比较,反倒以为《文学研究法》"体系"之建构并不成功;相反,《国文学》表面松散的撰述方式却别有内在理路,更能扬永朴之长而避其短。学界忽视两书之内情,径以表面之"体系"、"结构"为衡量,这一现象实际上折射出西方现代学术体系和学术著述观对中国学术产生的深层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0.
当新媒体在大众传播领域高歌猛进、传统媒体节节败退之时,传统学术期刊作为主流学术媒体的中心地位却依然稳固.其原因在于学术信息源与受众的单一性使学术期刊得以垄断信息源,学术期刊体制的特殊性使学术新媒体无法获得合法的学术传媒身份,学术评价机制的不合理使学术新媒体不能成为评价对象,故独立的学术新媒体始终没能产生,但纸本时代的"刊"与互联网时代的"网"之间还是形成了很大的张力.国家层面的媒体融合战略的实施为创新期刊体制提供了契机,从而为"合法"的学术新媒体的诞生提供了机遇,学术期刊将面临真正的挑战,唯有主动开发学术新媒体,让新媒体成长与媒体融合同步进行,方能求得在互联网时代的新生.  相似文献   

11.
当前学术期刊中的文艺学批评缺失严重,其突出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主批评"与"次批评"的地位颠倒,认真严肃的"指名批评"匮乏;二是没有多大学术意义的"栏目"五花八门,而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学术批评"栏目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总之,文艺学批评乃至整个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批评任重道远,尽管目前它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只要紧紧围绕学术期刊、批评队伍、理论武装和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来做工作,就必定有进步,也必定有收获。  相似文献   

12.
朋友来电话说,来看看我吧,想你了。我说,既然是你想我了,那为什么不亲自来看看我呢?你已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有的是大把空闲时间。他呵呵地笑,说忙着照顾老父亲呢,他那病,须臾离不开人的。朋友才40多岁,却已经"退  相似文献   

13.
运用多维分析法分析立场标示语在学术语篇中的共现模式,可知中西学者在学术语篇中的立场表达:(1)英语本族语学者在学术语篇中立场标示语的共现频率明显高于国内学者;(2)英语本族语学者在学术语篇中更频繁地利用立场标示语对命题内容进行限制和表达对命题内容在某种程度上的不确定性;(3)在表明"知识的来源或命题为真的视角"时,英语本族语学者更倾向于直截了当地指出来源,但国内学者却更显著地倾向于"引经据典";(4)国内学者在"言语风格"和对命题信息"现实性"的判断上所采用的标示语与英语本族语学者相比也存在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4.
剑桥大学通过大学章程对学术组织进行了体系化建构,即以规范职责职能为路径,形成分层分类的学术组织框架体系;以申报审批程序的严格执行为载体,形成"相对分离"的学术权力运行路径;以多样化组织形式建设为基础,形成多元学术治理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对我国高校大学章程与大学学术组织建设的重要启示:明晰学术组织职责职能,强化学术组织建构的"体系化";严格学术事务申报审批程序,强化学术权力运行的"相对独立化";加强基层学术组织建设,保障学术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采访上帝     
我在梦中采访了上帝。人类有什么最让你惊讶?上帝答道:他们厌倦童年,他们忙着长大,然后又希望回到孩提时代。他们牺牲健康来挣钱,然后又用钱来恢复健康。他们老是想着未来,却忘记了现在,结果他们既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每一新版"核心期刊"、"来源期刊"的发布都会在学术界和期刊界引起强烈震动,"以刊评文"盛行使学术评价的危机正在显现。危机的表象是被异化和简化成排行榜的学术评价大行其道,在危机的背后是评价机构与评价对象间双重的信息不对称,危机的后果则是学术批评的式微与学术诚信的缺失。面对危机,却难觅具有操作性的"以刊评文"的替代方案。尽管学术评价应回归学术共同体的评价基本已成学界共识,但如何才能体现公正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解决的唯一办法就在于学术民主,由学术共同体的代表根据"民意"来进行评价,并有效地接受学术共同体的监督。因此,表达"民意"和进行监督的平台至关重要,最合适的平台无过于学术期刊。真正能成为某一学术共同体交流对话平台的学术期刊必须具有学科专业(专题)边界清晰、开放、通畅传播这三个特征,而目前却鲜有这样的平台。因此,重建学术评价机制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改变封闭和半封闭的综合性期刊占据多数的现状,建立起以开放的专业(专题)期刊为主并能通畅传播的学术期刊体系。  相似文献   

17.
更正声明     
<正>本刊2013年第5期目录中"世情、时序与学术:方向的理学话语建构探微"有误,现更正为"世情、时序与学术:方回的理学活语建构探微"。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先生的学者之路经历了曲折多姿的过程。他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体制化学术训练,却通过自我摸索探寻到研治国学的正途:受近代以来古史研究学术新风影响,他自少年起就领悟了地下出土实物与纸上传世文献对勘的读书法,并在长期阅读古籍的过程中,从经史子集扩大到工艺杂著,逐步完成文物研究的知识积累;通过文物的收藏和捐献,他进入了"好古—集古—考古"的传统学术轨辙,也参预到"从个人研究到集团合作"的现代学术序列;他因一贯钟情于"社会百工技艺",受此"无言之美,产生无言之教",最终圈定以物质文化史研究为中心的治学范围;又由于追踪王国维、胡适等国学大师的考证方法,他精于"文史研究与实物相结合",不囿于"以书证书",而是拓殖于"以物证史"的学术新领域,具有学术创造的意义。沈从文先生从文人到学者的转身,使其接榫于中国"学者而兼文人"的大传统,并成为这个传统在现代中国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9.
去绝踪 《可乐》2008,(1):9-9
一年冬天,在山西太原,某医院病房里,住着两个小战士。他们很少说话,只是忙着各自的事。一天,穿蓝裤子的战士问穿黄裤子的战士:"你每天起那么早,干什么啊?"穿黄裤子的回答说:"练嗓子,要当歌唱家。"他反问穿蓝裤子的:"你每天看书看那么晚,干什么啊?"穿蓝裤子的回答:"要当作家。"  相似文献   

20.
从"政治批判"到"学术转型"再到"美学争鸣",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可谓是"思想改造—‘双百’方针"合奏的一曲美学"双簧"。尽管讨论起点上是对朱光潜的政治批判,话语形态上也是对苏式美学的翻版移植,但在荆棘丛生的学术语境中,却仍不失为一道"夹缝"中的学术奇观,其学术意义与历史价值绝不容抹煞。但因政治意识形态的全程干预,"美学大讨论"又并非一场"真正的百家争鸣":从《文艺报》的"编者按"到《人民日报》的"编者按"再到《新建设》的"编者附记",中央权威报刊专门就美学问题先后发出了六条编者按语,直接框定并控制着美学讨论的进行;从抓美学领域"唯心典型"而令朱光潜"自我批判"到为制造凸显"百家争鸣"气氛而让高尔泰"论美",更清晰地显露出学术论争背后更为根本的意识形态目的。因此,在权力场域的干预下,"美学大讨论"不但并无"自由""平等"可言,还在苏化美学话语膨胀与欧美美学话语萎缩中尽显本土性美学话语的残缺及其学术性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