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钱学森晚年叩问,将陈寅恪与同时代学者进行学术比较,认为陈寅恪治学特点体现为学贯中西、坚持"求真"、重视史料、诗史互证、理解之同情、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将陈寅恪与同时代学者进行命运比较,大师晚景尤为凄凉,最是文人不自由。假若历史可以假设,陈寅恪将成就另外一个陈寅恪(大师典型)。在转折年代的文化更新何其艰难,陈寅恪一生将学术作为生命象征和存在意义,这样也造成他个人史的悲剧与学术史的交织。  相似文献   

2.
1926年,蔡元培回国不回校,滞留于南方参加苏浙皖三省自治运动,配合蒋介石之"北伐",这是他"拥蒋"的前奏;1927年~1928年,蔡元培积极参与了"清党"活动,达到"拥蒋反共"的高潮;1928年~1932年,他发现蒋介石之"清党"实则摧残法治,蹂躏民权,而新建立的南京政府内部倾轧斗争激烈,自己的教育理想难以实现,遂逐渐与蒋分离;"九·一八事变"后,他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走向了蒋介石的对立面。  相似文献   

3.
史学大师陈寅恪在不同阶段,其交友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大致说来,聚谈、诗文唱和及书信来往是他一生的主要交友方式.陈寅恪与吴宓是结交最早、两心相知、友谊深挚、始终不渝的朋友;王国维是陈寅恪思想感情、学术境界最为相知的挚友;冼玉清是陈寅恪的异性知音;陈垣是陈寅恪在学术上比较推重的朋友;傅斯年是陈寅恪与官员交情最深、持续时间最长的学术上的朋友.陈寅恪的朋友大都有到国外留学研究的经历,大都钟情于学术文化事业且有较高的学识.陈寅恪一生虽从未说过自己的交友原则,但他的交友是有一定之规的第一,学术上的相互推重和相互得到教益,从无文人相轻或相互吹捧之意;第二,学术上的平等地位,可以自由争论,学术争论并不影响个人感情;第三,思想感情、学术境界的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4.
玲儿 《新天地》2017,(9):22-23
近代史学家陈寅恪(1890-1969),被学术界誉为"学贯中西新旧",精通多种语言,在历史、文学、语言方面著述甚多.陈寅恪的侄孙陈贻竹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我和叔公相处的时间很短,那时叔公的双眼已经失明了.但是在我心里,他却是独立与自由最好的践行者.他能在复杂的利益格局变化中独善其身,安心治学."  相似文献   

5.
虽然陈寅恪本人无意建构其文艺美学观,但他长期研究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文学、历史、哲学等现代学科的混合形态,在其为数众多的学术研究成果中时有对中国文学与艺术的深刻领悟和独到见解。他的文艺美学思想在整体上有这几个主要方面:内涵丰富的"自由之思想"说与创作的"天才"论构成了其文学创作的审美特性;"真性情"与"意境"论是对文艺文本审美特性的把握;而"了解之同情"更是其文艺美学之接受主体最应该关注的特点。陈寅恪的文艺美学思想的若干观点既有对传统文艺美学的借鉴又浸透着其浓厚的历史底蕴。  相似文献   

6.
正一夜深了,一轮皎洁的圆月孤悬天际,星云缥缈。从上海开往北平的客轮,航行在茫茫的渤海上,隆隆的马达声,掀起层层白浪。甲板上,阗无人声,陈寅恪独立船头,海风把他的蓝布长衫吹拂得猎猎作响。这天,恰是中秋,海天一色,四野寂寂,他的心,被一股巨大的情感攫住了,他脱口吟道:"赢得阴晴圆缺意,有人雾鬓独登楼。"他,想念新婚妻子唐筼了。陈寅恪13岁东渡日本,后游学欧美,20余年潜心学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讨论了陈寅恪和贺麟对儒家纲纪学说的柏拉图主义阐释。首先,本文对余英时关于陈寅恪与儒家伦理之间关系的解读提出了不同意见,指出他没有正确理解陈寅恪借助柏拉图主义所表明的在儒家纲纪学说上的立场;其次,本文分析了陈寅恪和贺麟的“纲常理念说”,判别了二者的异同,并进一步梳理了贺麟对儒家“三纲说”的柏拉图主义阐释的思路,指出其阐释的得失。  相似文献   

8.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和发展中,国民党第一战区上将总参议萧振瀛的工作卓有成效。他审时度势、反对分裂、反对汉奸、拥蒋抗日,不仅制止反蒋卖国活动,而且有效地谏蒋和平解决两广事变,为结束内战做出贡献。萧将军任天津市市长时,不仅不镇压学生运动,而且支持其妹夫、长子参加八路军;婉拒29军赴江西"剿共",保存抗日实力,联共抗日。  相似文献   

9.
陈寅恪文化守成主义史学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国可亡,而史不可灭"是"史学救国"学术理想的基础;"对历史文化,爱护之若生命"促使文化守成思想的形成;"脱除清代经师之旧染,有以合于今日史学之真谛",自然确立了他史料考证与关注现实并重的史学方法。另外,从总体上看,陈寅恪文化守成主义史学思想当然也有其历史贡献及缺憾。  相似文献   

10.
略论陈寅恪的理性爱国之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学大师陈寅恪的爱国之情,主要包括他的“归正首丘”之义,对国家领土完整的关注,对民族气节的尊崇,以及忧国优民的忧患意识。陈寅恪的强烈爱国情感的形成,既有他的家庭亲属的影响,又有中国爱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陈寅恪因其对历史的深入研究、显赫的官宦家庭出身及丰富的留学经历,使他看问题更具睿智和洞察力,因此他的爱国之情更具理性。陈寅恪没去台湾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他对共产党及其领袖人物有较好印象,更有感情,而对国民党及其领袖人物极其反感甚至可以说已经彻底失望,所以他留在了大陆。  相似文献   

11.
章培恒先生从年轻时起就接受马克思主义,一生服膺鲁迅的文艺思想。从贾植芳先生学习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和文学理论,接受五四精神的熏陶和现代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从朱东润先生学习古代文学和怀疑精神;从蒋天枢先生接受古代文史的基础训练,学习不曲学阿世、不人云亦云的精神。后来又汲取了日本汉学研究的成果和长处,从而在中国文学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人文科学领域里的一代大家,也成为复旦学术传统的优秀传人。  相似文献   

12.
在察哈尔抗战期间,李烈钧支持冯玉祥领导抗日,却不支持其对内反蒋反政府;支持冯玉祥抗日的同时,对政府抗日也表示理解,对蒋介石也有称许,这时他没有参与冯玉祥的反蒋反政府活动;李烈钧调解蒋冯关系的方案,是在政府指导的框架之下,而不是脱离政府,或是反政府。在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中,他出力较多,影响甚大,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3.
陈宝琛、陈曾寿等作《落花》诗表达对清朝的怀恋和对逊帝溥仪的忠贞之心。这些诗作客观上有着悲惜文化衰残的意味。吴宓的《落花诗》在感叹文化飘零的同时,也突出了其固守道义的责任感。陈寅恪的咏花之作则是通过现实事件寄寓文化之思的,其中还浸透着他维护文化尊严、弘扬文化精神的"惜花"、"护花"之情。陈寅恪、吴宓二先生的咏花之诗堪称中国文化花果飘零的悲歌挽词。  相似文献   

14.
岳南的《陈寅恪与傅斯年》记载:陈寅恪跟鲁迅是日本弘文学院的同学,两人很早就认识,后来也有交往,在鲁迅的日记中可以看到“赠陈寅恪《域外小说》第一、二集,《炭画》各一册”这样的记载。鲁迅后来在文坛上的声望如日中天,陈寅恪却很少向人道及他们当年的交往。他晚年解释说:正因为鲁迅的名气越来越大,他怕言及此事被国人误以为自己像鲁迅说的“谬托知己”的“无聊之徒”。  相似文献   

15.
程二奇的《陈寅恪佚文偶拾》一文,披露了陈寅恪先生为学生程曦所撰之学位论文《恽南田研究》所作的评语,其释读有误。评语“亦当审慎”应该是“亦尚审慎”;陈寅恪的签名不是亲笔,而是助教王永兴代签的;程曦完成论文并定稿誊正的时间和陈寅恪评语之落款时间虽用民国年号,但是公历,不能换算成农历。1992年9月号《中山大学史学集刊 》(第一辑)披露了中大图书馆刘少雄先生发现的陈寅恪给学生李炎全的学士论文《李义山无题诗试释》所作的评语。李炎全是美籍华人,在海外以“汤翼海”之名为人所知。他的学士论文后来修订为《李义山〈无题〉诗十五首考释》和《平质苏雪林〈玉溪诗谜〉》发表于海外杂志上,署名即为汤翼海,后都被收入台湾中山大学中文学会主编的《李商隐诗研究论文集》。他还著有传记体小说《康乐园》,忆述其在岭南大学求学之经过及跟陈寅恪先生求学作论文事甚详。此书中还有两条信息,对研讨岭大史颇有参考价值。一是岭大被收归共产党领导之前夜,中文系曾有过一次 “倒容风波”,《容庚传》中并无记载。二是身为该系学生组织国文学会主席的李炎全发起创办了一份学术刊物《南国》。陈寅恪的《以杜诗证唐史所谓杂种胡之义》就正式发表在《南国》第二期上。共襄盛举的还有容庚、冼玉清、程曦等。  相似文献   

16.
陈寅恪先生是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开拓者,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提出许多精辟见解.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关于民族与文化的历史考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他反复强调种族与文化问题是研究中古史最重要的关键.在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关系上,他提出"北朝胡汉之分,在文化而不在种族"的论点.这对研究中华民族融合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蒋师傅,又从单位赶回来烧中饭啊?""是啊,老太太下午还有别的事儿,所以今天得早点开饭了。"蒋师傅家住杭州市上城区清波街道清波门社区,到他家里的时候,已接近午饭时间,刚和邻居打过照面,他就一个人在2平方米左右的厨房间里又是洗菜、剥豆,又是切肉破鱼,忙活开了。  相似文献   

18.
陈寅恪先生<元白诗笺证稿>关于<长恨歌>的考证,不仅是"杨贵妃是否处女"的问题,而且是学术问题、文化问题.陈寅恪先生一生关注妇女问题,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其研究目的就是发微探幽,观察当时的政治、道德的真实情况,在历史真相的揭示中,发现中国妇女身上蕴含的民族文化要素和精神特质,构建中国"民族文化之史".  相似文献   

19.
严复思想直接并深刻影响了陈寅恪.“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是严复和陈寅恪共同推崇和努力践履的现代理念与人格操守.他们是中国传统文明和现代西方文明共同陶冶造就出的知识分子,他们“旧学”淹贯,却不弃“新知”.严复认为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与文化建设应“斟酌新旧间”;陈寅恪认为“旧”与“新”、“中”与“西”虽“相反”而适“相成”.在他们看来,“相反”的中西文明能够互相成全.如果说严复和他的同道们尚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性学人,陈寅恪则以他一生的实践,继承并超越了严复,将自己成全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学人.  相似文献   

20.
从年谱、日记和书信等材料,可以了解20世纪上半叶陈寅恪与西方汉学界的交往情况,他对西方汉学界的熟悉与把握情况以及他与一些西方汉学家之间的相互评价。整体而言,陈寅恪对西方汉学界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西方汉学界对他的了解程度。毫无疑问,陈寅恪在长期留学西方的过程中受到西方汉学界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尽管受到西方汉学界的影响,陈寅恪在建构现代中国学术体系过程中却不拘泥于西方汉学思想的束缚,既以西方近现代学术为衡量标准,又注意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特殊性对建构中国现代学术体系的深远影响,其视野最终超越了单纯的学术研究,上升到重建现代中国文化体系以求再现中国文化辉煌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