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以自主创新为基础构建西部生态循环型农业从 自然资源来看,西部农业发展大有潜力。西部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8%,草地及草场面积达40亿亩,占全国可利用天然草地总面积的63%。我国西部地区的土地资源具有多样化特点,它们为发展农、林、牧、副、渔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但西部地区也是生态脆弱区,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近期启动的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总投资达160亿余元,比一期工程增加一倍还多,以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推进保护区建设工作。目前,三江源一期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初步实现了规划目标并取得明显成效。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保护区总面积39.5万平方公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是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开展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和  相似文献   

3.
朔州新貌     
《城市》1991,(1)
坐落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西南端的朔州市,于1988年3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省辖市。朔州市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现全市总面积5737平方公里,市辖两区一县,即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有59个乡镇,1018个行政村,总人口66万人。境内煤田分布面积达1353.5平方公里,储量为425.5亿吨。因而煤炭产业成为朔州市的重  相似文献   

4.
<正>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是海洋大国,主张管辖海域总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拥有大陆岸线1.8万多公里、海岛岸线1.4万多公里,拥有世界海洋大部分生态系统类型。海洋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修改海洋环境保护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森林资源总面积为13370万hm^2,总蓄积为117.85亿m^3。天然林面积为8726万hm^2,蓄积83.75亿m^3,分别占森林资源总面积和总蓄积的65.27%和71.06%,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天然林连片分布在江河源头或大型水利工程周围和重要山区核心地带。可以看出,天然林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大庆地处黑龙江省西南部,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9万人,分布45个民族,有四个县、五个行政区。大庆油田是1960年4月开始开发,有47年历史。197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大庆建市,大庆市只有28年的历史。这是一座年轻的资源型城市。现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有25.6万人,占总人口近10%。基本上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它速度之快、来势之猛是始料未及的。无论是老年人自身,还是管理组织,从思想准备、心理准备、物质准备都很不足,可以说是匆匆忙忙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7.
从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悉,历经3年,通过对1200余幅陆地卫星影像和1400余幅国产中巴卫星数据处理,我国完成了3期全国湿地分布遥感制图。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近20年间我国湿地总面积减少了11.46%,由1990年的36.671平方公里减少到2008年的32.4万平方公里。值得关注的是,当前的湿地面积中,只有21万余平方公里是相对恒定的,  相似文献   

8.
石漠化是指石山区由浓密植被覆盖状态向石漠状态(岩石裸露状态)演变的过程。对石漠化的防治,石化区域生态环境的重建及生态经济开发问题,在发达国家,最普遍的看法和作法是禁伐禁垦,尽量保持原始的自然生态景观,大力发展旅游业。  相似文献   

9.
近30多年来,生态经济不仅逐渐引起各国政府和公众的重视和关注,而且还使学术界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经济问题展开大量而广泛的研究,使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一起成为时代的强音。本文回顾了生态经济产生的背景和生态经济的概念,总结了生态经济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当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了我国西南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建设和发展模式及对策。希望能为我国西南石漠化地区石漠化的治理和生态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一个心酸的话近8000万贫困者少数人富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迈进市场经济的中国,绝不仅仅是培养几百个、几千个百万富翁,也不仅仅是造就几个深圳模样,它的目标是全民族的富裕和整个国家的繁荣。然而,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最尖锐的挑战之一。80年代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消除和缓解贫困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加之社会、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全国仍有8000万人不能完全解决温饱问题。这8000万贫困人口大部分居住在近乎与世隔绝的高山区、石山区、黄土高原区、荒漠区和水库库区,地…  相似文献   

11.
蔡媛媛  陈欣 《现代妇女》2013,(11):222-222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民族分布地区的一般特点是地域广大,资源丰富,地处边疆,近几年,随着大量旅游者的涌入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起步,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的“生命胚胎”已开始形成,从而较快提高了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实现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但同时也给当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因此.深入研究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利与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苗族,人口849万,是中国西南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和四川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海南省和湖北省的西南部也有少数苗族人居住。苗年是苗族同胞最隆重、最重要的节日。苗族人认为,一年只有热、冷两个季节、二者交替的农历十月,既是热季的结束、冷季的开始,也是旧年的结束,新年的开始。在苗族人口占83.6%的贵州省雷山县,你能看到最为隆重、盛大的苗年庆祝仪式。  相似文献   

13.
骆远 《老年世界》2013,(18):42-42
我国茶区大致可分为四大区域:江南、江北、华南和西南茶区。全国茶叶产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尤以浙江和湖南产量最多,其次为四川和安徽。甘肃、西藏和山东是新发展的茶区,年产量还不是很多。  相似文献   

14.
静海县位于天津中心城市西南40公里处,全县总面积1414.9平方公里,辖3个建制镇,24个乡,383个行政村,1986年全县总人口44.1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38万,占总人口的16.7%,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9.1%。农村改革九年来,商品经济迅速发展。1986年全县乡镇企业1800多个,从业人员9.54万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水力资源的理论蕴藏量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平均功率达6.94×108kW,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其中西南地区的储量居于首位.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及现有对我国西南区水力资源研究成果,分析了西南区水力资源的开发情况,同时分析了水力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国内新闻     
正最新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定主要成果出炉12月17日,国土资源部公布《关于发布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主要数据成果的公告》。《公告》显示,目前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等别总体偏低,中、低等耕地面积占耕地评定面积的70.6%。据介绍,这是自2009年国土资源部完成对全国耕地质量等级首次全面调查与评定后,第二次全面查清全国耕地质量等别及其分布状况。此次调查以基于第一次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耕地质量等别成果为基础,通过开展补充调查和更新评价,形成了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最新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更加精准地查清了全国耕地质量等别及其分布状况。此次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总面积为13507.2万公顷(202609万亩),其中优等地面积为385.2万公顷(5779万亩),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2.9%;高等地面积  相似文献   

17.
沈世华 《中国扶贫》2017,(14):75-78
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和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大多数还没有像水稻、玉米那样改良和规模化开发利用.例如桑科构属(Broussonetia)植物,我国自然分布有4种,分别是构树(B. papyrifera)、楮又叫小构树(B. kazinoki)、藤构(B. kaempferi)和落叶花桑(B. kurzii),构树为乔木,楮为灌木,其它两种为藤本.  相似文献   

18.
岷江上游指鱼嘴以上流经阿坝州5个县和成都市的都江堰市,全长约360公里,流域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上游流域区内居住着藏、羌、回、汉等民族,总人口约为38万人,其中阿坝州约为36万人,成都市的都江堰市岷江上游两乡(镇)约为2万人。总面积约为27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2.7万公顷,林地而积为279万公顷。岷江上游干旱地带分布地域主要集中在自汶川县绵池乡至松潘县镇江关和支流黑水河,黑水县的西耳以及杂谷脑河理县甘堡一带。海拔高度1000~3000米,并限于特定的高山峡谷地貌部位。冬季受北方冷气流控制,常有冬干。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 西南横断山区的水电开发和环境保护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有人说,西南横断山区就像一部(<红楼梦>,水电专家看到了丰富的水能资源,生态学家看到了丰富的生态多样性,地质学家看到了地质脆弱……2008年10月,全国政协和电监会联袂赴云南四川考察长江上游的水电开发和环境保护情况,摸清长江上游的水电分布情况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人居环境视角下的城市生态空间评价体系,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生态服务价值、空间使用功能、城市特色空间塑造三个方面对株洲市中心城区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一、研究区生态空间的生态服务总价值为21 697.73万元,其中空气净化服务价值最低,是空间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的重点;二、研究区空间服务功能良好,综合得分为64.94,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态空间类型单一、游憩空间所占面积较少、生态空间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需加强;三、研究区"山—水—城"整体联系性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空间,但分布不均,且对历史文化景观要素的使用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