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古典名著《红楼梦》前80回中有关昆曲的描述,阐述了昆曲在《红楼梦》一书中贯穿故事内容,推动情节发展,参与刻画不同人物生活、性格、命运所起的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展示了昆曲在清朝的社会地位和文化价值,为了解研究昆曲提供了有益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2.
欧孟宏  刘阳 《船山学刊》2009,(2):179-182
昆曲的兴起与明代中后期的社会时尚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文人士大夫的结社交游、兴办家乐、追逐豪华服饰等时尚之风对于昆曲的创作和理论建构、昆曲的传播与表演艺术以及昆剧戏衣的定型等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引领当时社会时尚的文人士大夫自然就成为了推动昆曲勃兴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3.
昆曲作为人类历史上最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在其萌发的开始就同"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经过文人曲师革新后的昆曲更具"雅"韵而受到官僚贵族的赏识和追捧,这促成昆曲走向两百年的兴盛和繁荣.而昆曲在后来的"花雅"之争中败下阵来走向式微乃至衰落也是因为一个"难"字,真可谓是"成也萧和、败也萧和".  相似文献   

4.
汤显祖的《牡丹亭》传奇是昆曲舞台上久演不衰的经典之作.《牡丹亭》在清代昆曲工尺谱中的收录折数与具体出目,动态地反映了该剧在不同时期的演出频度、热度与戏曲史地位.各曲谱对《牡丹亭》原作的文字删减与改动,既折射出昆曲的场上特点,又体现了大众的审美需求.工尺谱中板眼与口法标记的不断密集,则是昆曲唱腔在传承过程中逐渐细化、规范化的具体表现.清代昆曲工尺谱中《牡丹亭》的文字删改与符号发展,均以文人传奇的世俗化为方向,最终服务于舞台,适应于普通观众.  相似文献   

5.
胡亮 《江西社会科学》2021,41(5):245-253
文化艺术的传播、发展与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息息相关,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国自古以来沟通南北地区经济、文化的水路要道,对昆曲文化的传播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昆曲自诞生以来,无论是其自身所呈现的历朝历代的自我革新,或是因南北流布而产生的盛极一时的繁荣,皆与京杭大运河的文化输送与传播能力紧密相连.因此,以京杭大运河文化变迁视角对照昆曲的产生与传播脉络予以分析,能够进一步探究昆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演变的深层因素,总结戏曲艺术形成与文化沟通之间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6.
我为昆曲狂     
"有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叫作‘昆曲'."于丹如是说,不是一副药方,是一种体验.昆曲,让我们"感受那些曾经是我们的先人所创造的包含了优雅、从容、高贵,甚至是获得充满时尚气息的精神享受."白先勇如是说. 在我们身边也有着昆曲一样的"雅人",倒门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爱好,却同样拥有-份淡定从容的美,一颗细腻悠远的心,-份清雅婉丽的气质……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7,(5):140-146
1941年6月同益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弹词大观》中,收录六本有关《牡丹亭》说唱的弹词,题名为"牡丹亭(上、下)"、"牡丹亭梦会"、"杜丽娘寻梦"、"何日君再来"、"柳梦梅拾画"等。初步考证弹词来源于昆曲《牡丹亭》折子戏"游园"、"惊梦"、"拾画"、"叫画"等。"孤岛时期"上海各大剧院的昆曲演出衰微,而电台和茶楼书场的弹词艺术方兴未艾,为了迎合在抗战最为艰苦时期避难于租界的市民和江浙士绅的艺术审美需求,就把昆曲《牡丹亭》折子戏改编为弹词演出。"上海弹词"本《牡丹亭》展示了特殊历史时期《牡丹亭》演变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8.
戏剧史札记     
昆曲“不提防”的流行时代很早,绝对不是到了道光衰世才唱起来的。而且也不限于苏州、北京,浙江、湖北、河南各地都传唱此曲。《北饯》《回回》两折戏,实际上均出于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杂剧《十面》不属《千金记》,而是艺人据元人散曲创制的“大十面”。清军平定三藩乱后,陈圆圆确实在昆明三圣庵安度了晚年。从刘墉《现剧》诗16首,知他是一位昆曲爱好者,是观剧的行家。  相似文献   

9.
徽州徽班,顾名思义,就是徽州人兴办的、唱徽戏的戏班。这里包括徽州人在本土办的徽班,和在外地(如扬州、杭州等地)办的徽班,也包括在明代中叶以唱昆曲为主的徽班,和兼唱目连戏的徽班。  相似文献   

10.
1998年,多卷本<吴宓日记>发表.吴宓先生1919年3月日记,披露了陈寅恪先生提出的昆曲<牡丹亭>中杜丽娘之"至情"说.陈寅恪先生诗学中,强调"古典"为旧籍出处,"今典"为当时事实.<昊宓日记>之新资料,使寅恪先生<诗集>中若干与牡丹事及汤显祖相关的"古典"豁然通解.对陈寅恪先生研究中这一新课题的探讨,增进了我们对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将"昆曲"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刻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