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是四川省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已实施多年并取得成效,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生态屏障建设的理解和分析,针对四川省生态屏障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生态补偿为流域环境保护有着巨大的帮助,现阶段国内基于生态补偿的流域保护实践甚少,相关研究也不够系统全面。本文通过列举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经验和我国对于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案例,剖析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探索中的阻碍,并针对其未来的探索方向进行思考,希望能够对流域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牛志伟  邹昭唏 《管理世界》2019,35(11):133-143
农业生态补偿有两类涵义:一类是"对农业生态的补偿",即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补偿;另一类是"对农业的生态补偿",即对农业生态价值的补偿。与此相对应,国内外关于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也有两类:从生态保护成本和从生态服务价值两个不同角度测算生态补偿标准。成本与价值是投入产出有机整体的两个方面,然而遗憾的是,现行的两类补偿标准研究大多是相互独立的,甚至是割裂的。本文吸取和借鉴两类补偿标准研究的合理内涵,克服其各自的片面性,构建一个"生态系统与生态价值一致性补偿标准模型",将两类补偿标准研究的思路统一在一个分析框架中。对该模型的应用与分析,验证了其对于修正两类补偿标准研究的片面性、为实际工作部门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所具有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构建模型的原理和方法可以进一步延展至不同条件下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为了解决某些情况下出现的相对冗余的资源创造生态价值的能力被忽略的问题,本文借助线性规划敏感性分析工具,对模型初始最优解进行修正,得到能够满足生态系统与生态价值一致性的补偿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本文所构建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4.
作为北方最大的天然草原,锡林郭勒草原是沙尘暴入侵首都的最后一道屏障,对北京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北方的生态环境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在保护和开发上存在很多问题及矛盾导致草场退化,长期缺乏治理,短期内无法彻底恢复草原原有的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草原法律制度不健全,公共草场上演“公地悲剧”,以及经济发展对草原的破坏。为解决该问题,首先应当从法律上完善对草原的保护;其次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补偿制度;同时政府也应当加大草原执法的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5.
李思 《经营管理者》2009,(22):124-124
震惊全国乃至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周年有余,然而这场灾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却远远没有结束。笔者从生态环境受损情况入手,试对灾区生态补偿管理机制创新以及生态补偿实施措施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环境友好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国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提出了建设国土生态屏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本文对国土生态屏障的概念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深圳市相关的生态环境建设,应用生态学方面的相关理论,对完善国土生态屏障建设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生态补偿机制是对生态环境的恶化的必然反应,本文通过对生态补偿机制运作基础的哲理分析,探讨了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确立的必要性,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可行性战略思路以及在具体的补偿方式、方法中应当着力的方面。  相似文献   

8.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1,(38):2-M0001
贾庆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 环境是生产力也是吸引力和凝聚力.保护环境就是保发展、保民生。要坚持生态为重、环保优先,健全完善生态保护与补偿机制,综合治理重点流域和生态脆弱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筑祖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森林法〉入手,介绍了瑞典生态补偿制度的主要内容,总结出瑞典生态补偿制度的特点,同时分析了我国〈森林法〉生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提出了瑞典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是四川省重要的战略目标和绿色发展方向。实现这一目标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了推动四川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以浙江省的经验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浙江省是首个在省域范围内提出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省份。本文回顾和梳理了浙江省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过程,从中总结出了"浙江经验",即逐步建立健全生态补偿的立法、管理及监管体制;加大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进行多渠道融资;加强宣传增强对生态补偿的认知与参与;加强生态补偿科学研究与试点工作。对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流域环境治理的市场失灵是外部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政府主导下的生态补偿机制能够将流域环境治理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是解决流域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微分博弈模型,研究生态补偿机制对流域上下游政府治污努力的影响,通过对比无生态补偿、有生态补偿和中央干预三种情形下上下游政府的博弈均衡解,分析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作用,并提出对策建议,为完善中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解决流域环境治理问题时,上下游政府各自为政的非合作方式绝不可取,中央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流域整体收益,但当下游政府给予上游政府足够大的生态补偿时,能够极大激发上游政府的治污努力程度,促使流域整体收益达到最优。基于此,本文认为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应当完善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建立有约束力的流域生态补偿激励机制,并考虑流域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的生产和开采的规模越来越大,给我国环境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虽然我国也进行了一些生态补偿的尝试,但是由于没有完善的体系和具体的实施措施,能源生态补偿发展缓慢.我们应当结合国外生态补偿的先进经验和实际国情,建立完善的能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激励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慧  吴江 《决策与信息》2009,(8):180-180
大量的实践证明,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当前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本文从自然保护区的角度,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制度的角度对实施生态补偿的各项激励政策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5.
正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五位一体"新高度,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五大功能区域的战略部署,巫山作为"生态涵养发展区",生态文明建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全力涵养好青山绿水,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自觉担当起保护库区生态的历史重任三峡库区作为全国最大的淡水资源库,全国生物多样性基因库,三峡工程核心保护区,特殊的地理  相似文献   

16.
新年伊始,苏州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规定对县级以上限制工业发展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村子,每个村给予100万元的生态补偿;对太湖、阳澄湖等重点湖泊所在的村子,每个村给予50万元的生态补偿;对水源地、重要生态湿地、生态公益林所在地的农民,凡是其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都给予适当补偿。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推进环境生态补偿的金融支持研究,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温州鳌江流域水污染治理过程中生态补偿金融支持参与情况;采用回归分析等计量方法,分析企业因素与生态补偿金融支持可获得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企业规模、企业信誉、企业社会资本均与生态补偿金融支持可获得性存在正向相关关系。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三江源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我国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其生态补偿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会议文件中的生态补偿概念,结合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试行办法》(青政办[2010]238号)的通知,三江源区生态补偿范围包括: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改善和提高农牧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与生活水平、提升基层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三个方面。现阶段根据三江源地区实际及目前财力情况,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事件的频频爆发,构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的呼声愈加强烈。法哲学理论是矿产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构建的制度动因,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只有在相关法哲学理论的支撑下,才能恰当平衡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从而保障矿区整体生态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陈硕 《经营管理者》2009,(16):149-149
在我国构建生态补偿法律机制除了解决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问题外,解决贫困问题也应是我们的目的之一,因为生态脆弱地区同样是贫困地区,环境恶化和贫困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把实施生态补偿和减少贫困结合起来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