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区》2009,(4):54-54
北京一位读者咨询:我是一家日资公司的员工从2002年4月起入职该公司,公司每年年底都与我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期限为1年,约定我从事采购工作。2008年的劳动合同是在2008年1月4日签订的。2008年12月21日,公司通知我,劳动合同到期后将不再与我续签劳动合同,并向我支付两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可是我还想在公司继续工作。请问:公司向我支付的劳动补偿金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行《劳动合同法》中关于经济补偿金的立法规定存在的问题,通过价值判断分析法和逻辑与语义分析得出结论,认为经济补偿的范围应该扩大,标准和方式应该完善,应明确协议解除劳动合同时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条件,完善用人单位单方解除条件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劳动合同解除时的经济补偿是《劳动法》的一个独特的制度,该制度是否完善直接决定着实务操作中能否最大限度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以全新的视角对现行《劳动合同法》中关于经济补偿金的立法规定中存在的问题逐一做出分析,同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经济补偿金法律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经济补偿金·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法旨在调整劳动关系,重在维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然而,现有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经济补偿金,以及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并得以延续劳动合同时,才具有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绝对权利的规定,却不符合按劳分配原则,不利于稳定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百姓生活》2013,(3):28-28
读者问:我们是某化工厂的工人,2010年工厂停产。2012年2月,工厂停发了我们的生活费,而且拆厂子、卖设备,并于2012年7月与我们终止了劳动合同。请问:这样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6.
小葛从学校毕业后,进入某IT公司工作。公司的经济状况一直都不理想,在工作两年后,小葛向公司提出辞呈,主动要求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可没多久他得知,单位以双方协商一致的方式在与其他同事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的同时,还给予了他们一笔可观的经济补偿金。小葛觉得自己太"亏"了,他想知道,自己是否能向原单位追要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7.
劳动者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否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在司法实践中,对此类案件的通常做法是,只要是协商一致解除,用人单位就应支付经济补偿金,而不问是谁提出。这类裁决在司法实践中已成为“通例”,学界也无异议。但笔者认为这是劳动立法的缺陷,对用人单位有失公允,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也容易引起混乱,理应进行立法修改。笔者的观点是:劳动者主动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被动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本文通过下面的案例引出的话题进行探讨和论证,用以证明这一观点的成立。  相似文献   

8.
清敏 《人力资本》2009,(4):38-40
眼看着联想和松下这样的大企业在家门口进行大规模裁员,那些金融危机与己无关的想法、华尔街裁员我们隔岸观火的闲适心情可能已经荡然无存。想想看,如果自己身处的企业也因经济危机业绩大幅滑坡,每个人可能都会惶惶然问自己:如果公司裁员、或者合同到期公司不再续签,自己应该拿到多少补偿金呢?  相似文献   

9.
易丹 《人力资本》2009,(8):44-44
小林在A公司担任销售工作,她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至今年10月期满。9月份.公司人事部通知小林:“由于你工作出色,公司决定从下个月开始.升任你担任市场主管。按照公司的规定.新上任人员必须有半年的试用期。”  相似文献   

10.
案例:2015年3月7日晚,蔡小姐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帖子:"今天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并附上了一张辞职报告以及和男友的合影。蔡小姐的好友不解:"辞职还庆贺?"不过,蔡小姐的回复更让好友大跌眼镜:"我男朋友被美国一所大学邀请当访问学者,我要去陪读了……他明天陪我去单位交辞职报告。"蔡小姐今年27岁,2011年从一所专科院校毕业后,在一家纺织公司从事销售工作。  相似文献   

11.
《社区》2011,(19):49-49
北京一位读者来电咨询:我是一名川籍来京务工者,在北京做室内装饰装修工作。2011年1月,蒋某要我帮着他为北京市某公司的楼房做整体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我负责完成木工方面的工作,当时我与蒋某都没有与公司签订任何合同,只是口头约定每月工资4000元。  相似文献   

12.
徐滔法律服务信箱: 您好! 我于2004年8月大学毕业后应聘于北京一家it公司,经过3个月试用期后,同年11月正式签订了5年期的劳动合同.2006年5月,公司为了培养人才,派我到美国某电脑公司进行了半年的短期培训,共花费人民币6万元.2006年11月,培训结束,我回原公司上班.2007年初,在朋友的引荐下,一家更大型的it公司有意接收我为员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