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经济环境是对组织而言的,是指组织周围的经济情况和条件。图书馆的经济环境指图书馆的经济条件和与图书馆相关的经济情况。 图书馆存在于特定的经济环境之中,为经济建设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经济环境和图书馆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经济环境决定着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良好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网络环境和信息资源的概念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现状 ,并根据现状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应采取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3.
论人本理念与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传统图书馆和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变化,指出了人本理念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指导思想,论述了人本理念对现代化图书馆管理的影响,强调网络环境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为图书馆更好地实现人本理念创造了现实条件,提出了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模式和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对图书馆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从高校图书馆面临的网络环境出发,分析了网络环境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影响,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搞好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 ,进而着重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新型模式进行了探讨。全新的网络环境给现代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使图书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十分严峻的挑战。在这个崭新的网络时代 ,图书馆究竟应如何重新定位 ,采取什么样的服务模式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已经成为当今图书馆必须正视与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指出了未来高校图书馆是实体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的结合体 ,同时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是信息收集、贮藏和传播的中心,大学生需要借助图书馆拓宽知识面,巩固知识成果,优化知识结构,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所以,图书馆也被称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图书馆的环境建设和管理在保障发挥图书馆职能上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本文就环境建设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邱茂炜 《理论界》2006,(10):239-240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是当前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现就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策略问题略抒管见,以期对当前乃至未来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影响,分析网络环境下读者信息需求的变化特征,提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使图书馆变成全球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化、虚拟化、数字化成为图书馆的发展方向。Internet把图书馆推向联机代和集成化以后的又一新阶段,图书馆的业务操作、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传统的相对独立的图书馆将承受着越来越在的压力,最终不得不在网络环境中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1.
张三丰是丹道修炼的集大成者,主张“福自我求,命自我造”。他认为通过丹道修炼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久视,与道合一。他的丹道修炼方法包括清净丹法、同类阴阳丹法和龙虎丹法。“炼己”和“性命双修”是张三丰丹道修炼思想中的两大重要理论。张三丰认为,“炼己”最难,贯穿修炼的始终,“炼己”纯熟才能使修炼达到高超境界。张三丰在丹道修炼中主张“性命双修”,该理论兼及南北二宗派。  相似文献   

12.
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时代 《云梦学刊》2006,27(3):115-118
地方院校社会实践课程是根据高等教育教学的目标和地方院校教育资源的特色,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侧重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习得,与学科课程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课程形态。从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的意义、特点、目标定位、课程类型、组织实施、效果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推进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黄俊杰 《文史哲》2006,4(5):20-27
孟子学研究颇获海内外学者重视。以往的研究方法有:“内在研究”集中在性善论、身心关系论、知言养气论等三大议题之上,采取一种“即心言心”的进路,将孟子的“心”视为具有“自我立法”能力的、自给自足的、具有自主性的“道德主体”,肯定“心”之独立自主性,对孟子思想的历史与文化的脉络性掌握,常有未达之憾;“外在研究”注重在历史文化脉络中解读孟子学的内涵,将孟子思想置于政治与历史的具体情境之中考察,使孟子学中的诸多概念或理念,取得了鲜活的具体感,不再是抽象的概念,潜藏着某种未经明言的人性论预设:认为人是在具体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中创造历史、进行思考活动,人不是遗世而独立的山林逸士,将孟子“脉络化”于历史情境中的研究进路,推至极端,就有所蔽。未来的孟子学研究必须“内”“外”兼顾,得其全貌。三个可能的研究新方向是:孟子思想中的身心关系论与修养工夫论;东亚孟子学的发展及其思想的同调与异趣;全球化时代孟子思想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14.
儒家敬身之道的原则是"以身训礼","身礼合一","德身一如",不是仅仅为"身体而身体"。它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不亏其体,二是不辱其身。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反思儒家敬身之道对个体身心健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史湘平 《云梦学刊》2007,28(5):135-138
在农村中学,相当部分教师的课程理念、教学方式、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师生对新课程标准及指导思想不是很理解,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教学内容与现实需要脱节。由此,应尽快推进农村地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与发展,加大投入,实施政策优惠,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农村中学学生的身心素质。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不仅是传统武术,还是集易学、医学、心理养生学等于一体的哲理文化。对人的神经系统、微循环系统、生物代谢消化系统等都具有调节枢纽、整合阴阳、维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及促进有序代谢等作用。尤其是脏腑之间的横膈蠕动与按摩对机体的调整作用,是其他运动无法比拟和达到的。太极拳作为意念拳和心身拳,在对抑郁症状的调治上独具特色。通过练拳能够达到心身舒适、意气平和,能够有效改善睡眠质量、整合主观认知、消除心理病因,并改善躯体症状,堪称绿色疗法。  相似文献   

17.
王永平 《北方论丛》2007,(6):101-105
和谐是儒家的理想目标之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儒家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必须热爱自然,遵从自然界的规律,有节制地开发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主张"爱人",由爱亲人扩展至爱一切同类,要宽厚处世,协和人我,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心与身的关系上,儒家肯定人的正当欲求,但他又强调物质欲望的追求必须受内心道德情感的节制,才能实现身心的和谐。儒家和谐思想是在肯定个体存在价值的前提下,追求多元融合,反对同而不和。  相似文献   

18.
微笑传播是人类身体表情的象征性表达。在西方历史的、民族的和个人习惯的社会条件下,微笑传播作为西方文化对于生命与智慧的思索、神圣与人性的媒介、幽默与诙谐的狂欢、身体与权力的规训、社会与交流的共享,承载着人类心灵的符号意蕴。  相似文献   

19.
作者从道与心、工夫论、道与形3个方面探讨了司马承祯的道教心性之学,指出其坐忘主静说将重玄的心性论具体化为道教的修行实践,主张“虚无之道,力有浅深,深则兼被于形,浅则唯及于心”的形神合一论,对后世道教内丹和宋明理学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二元论世界观源于人类主体意识的确立,也是人类精神需求的内在倾向.但二元论所确立的心身对立的世界图景使得意识或者以一种独立的形态存在,或被完全否定而消失于无形.具身现象学通过考察“行为”的性质而揭示出的心身同一论,不仅超越了二元论及其结果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元论,而且代表了一种以有机生命为着眼点的意识研究的趋势.从二元论到具身概念兴起的过程,是人们对意识范畴的否定之否定的重构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