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岑参出任嘉州刺史,自长安至嘉州所经历的时事情况似乎较为纷乱,令人迷惑。迄今对岑参这段时事的考订,多以闻一多先生之说为主,近年出版的《岑参集校注》亦从此说。闻一多先生在《岑嘉州系年考证》(以下简称《考证》)中考订为:永泰元年(765)十一月出为嘉州刺史,因蜀乱行至梁州而还;大历元年(766)二月,杜鸿渐入蜀平乱,表公为职方郎中,兼殿中侍御史列于幕府,同行入蜀。自春徂夏,留滞梁州,七月抵成都。对岑参赴嘉州的时间问题,《考证》定为大历二年(767)七月始赴嘉州任。但闻先生于《少陵先生年谱会笺》中又谓岑参大历元年为嘉州刺史,以杜甫《寄岑惠州》诗作于是年为证。故又出现牴牾。就细详当时史实和岑参入蜀诗作,似觉其历年行事并非完全如此,杜甫《寄岑嘉州》诗系年亦有不确之处,故此略陈管见。尚祈指正。  相似文献   

2.
岑参去世年月辨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岑参的卒年卒月,目前文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颇具代表性。一种是赞同闻一多先生在《岑嘉州系年考证》(以下简称《考证》)中所提出的大历五年(770)正月说,另一种就是以郭沫若先生论定、陈铁民、侯忠义先生《岑参集校注·岑参年谱》(以下简称《校注》)总其成的大历四年(769)岁末说。他们的意见,《校注》作了概括性的总结: 关于岑参去世的年月,学者间有不同看法。赖义辉《岑参年谱》(载《嶺南学报》一卷二期)定岑卒于大历四年,根据是杜甫《追酬故高蜀州(适)人日见寄》诗的序文:“今海内忘形故人,独汉中王(李)瑀与昭州敬使君超先在。”未提及岑参,可见其时岑参已殁。诗序署明作于“大历五年正月二十一  相似文献   

3.
闻一多先生《岑嘉州系年考证》(以下简称《考证》)、陈铁明、侯忠义先生《岑参集校注》附录《岑参年谱》(以下简称《年谱》)并谓永泰元年(765年)十一月岑参由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这是正确的。但他出刺嘉州的缘由,二文却未予揭示。现据有关诗文及史料,对其原因作一探索,不妥之处,敬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4.
岑参生年再辨──兼及各说的论证方法廖立岑参生年最早由赖义辉《岑参年谱》定为开元六年(1930年《岭南学报》第一卷第一期)。不久闻一多{岑嘉州系年考证》又定为开元三年(1933年作,收入《闻一多全集》第三卷)。刘开扬《略论岑参的诗测定为开元四年(195...  相似文献   

5.
岑参与润州     
闻一多先生的《岑嘉州系年考证》述岑参一生行踪,未及润州.而岑参的三首送人赴江宁的诗中都提到了润州附近的自然环境和风景,并且写得很具体.建业控京口,金陵款沧溟.君家临秦淮,傍对石头城.……跨马出国门,丹阳返柴荆.……闲眺北顾(—作登江)楼,醉眠湖上亭.月从海门出,照见茅山青.……  相似文献   

6.
这首诗历来注解分歧,因对其中的一些词句未得正解,故丧失了诗义的文学形象性。现参考闻一多先生的《诗经新义·月出》写成此文,以供《诗经》研究者参考指正。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以他独创一格的田园诗享誉后世 ,但他的《拟挽歌辞三首》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最近展读再三 ,觉得有几个问题 ,前人虽已涉及 ,实际上并未真正解决 ,有必要继续深入探究。(一 )关于《拟挽歌辞三首》的写作时间。这个问题 ,自宋人王质 (《栗里谱》)、吴仁杰 (《陶靖节先生年谱》)等人认定该诗与《自祭文》写于同时 ,即元嘉四年 (42 7)九月以来 ,至今几成定论。① 然而 ,这个结论是值得怀疑的。人们相信《拟挽歌辞三首》作于元嘉四年诗人临死之前 ,是因为该诗有“严霜九月中 ,送我出远郊”二句 ,与《自祭文》说的“律中无射”正相偶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朱金城先生《白居易集笺校》中四首诗歌的系年做出疏正。《看浑家牡丹花戏赠李二十》由永贞元年疏正为元和元年五月;《洛下雪中频与刘李二宾客宴集因寄汴州李尚书》《看梦得题答李侍郎诗诗中有文星之句因戏和之》两首,由开成三年疏正为开成二年冬;《予与山南王仆射淮南李仆射事历五朝逾三纪海内年辈今唯三人荣路虽殊交情不替聊题长句寄举之公垂二相公》由会昌六年疏正为会昌五年初。  相似文献   

9.
闻一多先生的新诗有《红烛》和《死水》两个集子。《红烛》收集的是从一九二○年七月发表的第一首新诗《西岸》起,到一九二二年十二月写的《红豆篇》为止的作品,共一百零三首。《死水》收集的是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七年的作品,共二十八首。《死水》是《红烛》的发展。从《红烛》中还看不出闻一多鲜明的创作特色,但在《死水》里则表现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闻一多对新诗发表了不少好的见解,他的诗作是这些理论实践的结晶。闻一多一生写的新诗不多,而能显示出鲜明特色的也只有二十多首。但诗贵精不贵多,这些作  相似文献   

10.
傅璇琮先生《唐代诗人丛考·顾况考》一文,对顾况的生平考论甚详,但有一些论点似尚可疑。故作此文,以就正于傅先生及关心、研究顾况的同志们。一、顾况的生卒年傅文否定了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定顾况生卒年为727—815年的论断。因为“遍查有关史籍可以确定闻说之所本的……一是所传镇江焦山的《瘗鹤铭》,一是唐皇甫湜《顾况诗集序》”。这两条史  相似文献   

11.
一、生卒年《宋诗鉴赏辞典》说洪炎“著有《西渡集》,生卒年月无考”。其它的资料,诸如《宋诗纪事》、《宋人传记资料索引》等都未提及有关洪炎的生卒年。由于年代久远,缺乏足够的证据来考证其确切的生卒年。笔者以《西渡集》作为内证,以求一个大致的范围。洪炎有一首诗名《庚戌岁六月四日至洪城旧庐无复尺椽怅然感怀用丙午岁迁居诗韵》。从诗名我们可以知道《迁居》诗作于丙午岁,即公元1126年。其《迁退居》诗云:“从官三十载,故山凡几归。昔归尚有屋,再归已倾欹。今归但乔木,竹落荆薪扉。上为鹳鸟都,下为鸡犬栖。相彼东西隅,三亩以为基。…  相似文献   

12.
陈铁民、侯忠义先生《岑参集校注》附录《岑参年谱》(以下简称《年谱》),对岑参的生平仕履、历年行事作了比较详细地考订,大都是可信的,但其中也有一些考证缺乏根据。笔者在翻检资料中,偶有所得,故不揣固陋,愿将一得之见,姑妄言之,以敬俟作者与读者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13.
为整理出版《闻一多全集》,特公开征集: 一、闻一多先生未公开发表的诗歌、散文、戏剧、杂文、政论、学术论著、翻译作品及其他文稿; 二、已在报刊发表而未收入《闻一多全集》(一九四七年版)或辑成专书的闻一多先生的文稿; 三、闻一多先生的书信、题辞、序跋、课堂讲稿、讲演记录及其它墨迹;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三○年的冬天,闻一多在相当长的期间搁下诗笔之后,为诗人徐志摩先生誉为“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地发表了精心之作——《奇迹》.从此,就埋首故籍,不再写新诗了.这是一首充满怅惘、憧憬、企慕、艳羡、曲达圆妙辞句的诗(按:这些词语都是闻先生自己用的),他在向那些关心的朋友倾诉隐藏多年的心绪:  相似文献   

15.
这是闻一多先生的一首抒情名诗。诗情哀怨,意境深远,格式独特,押韵整齐,在闻一多的新诗中占着颇为重要的位置。但是,它写于何时?寓意是什么呢?以往,人们把这首诗同《忘掉她》、《我要回来》二诗并提,说是“诗人怀念早夭的爱女立瑛之作。立瑛逝于1926年冬,也就是说,《也许》是1926年冬以后写成的,是  相似文献   

16.
唐卢纶的《和张仆射塞下曲》共六首,其中的第三首:“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自华罗庚教授提出质疑之后,《文学评论》①又载文对华的质疑提出质疑,《文摘报》并以专文予以介绍,至此,所谓“雪中雁”等问题已瞭然。不过,还有一些疑窦并未解开,这涉及了其他一些注本和专著,如“塞下曲”是否可称作唐绝句?诗中的“单于”与“将军”是否经受了同一场大雪?题中的“张仆射”究竟为何许人?现就以下二题予以笺探,以就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17.
闻一多先生在《诗的格律》中提出的“三美主张”是他在中国新诗创作上的创新之一。本文试从闻一多诗歌传统物象的纯色之美、自然与现实的色彩对比之美和理想生活中的色彩斑斓之美三方面探讨闻一多先生一生追求的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生命色彩的美。色彩虽有不同,但闻一多先生“美的精神”永恒。  相似文献   

18.
《死水》是闻一多先生写的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完美结合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以一种别样的形式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而且也坚决地贯彻了诗人"三美论"的艺术主张.正是这首诗,让读者同时看到了诗人的伟大灵魂和他对艺术的独特追求.  相似文献   

19.
闻一多先生的诗经研究——为纪念闻一多先生八十诞辰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一多先生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位伟人,在他身上兼有诗人、学者和战士的三种品格,他在新诗创作、古代文学的研究和为新中国诞生的战斗中,都做出了他独特的贡献,为我们树立了一面旗帜。但令人痛心的是,闻一多先生竟以四十八岁的盛年,死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枪弹下,他没有亲眼看到为之献身的新中国的诞生,也没有完成他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所拟定的宏大的蓝图。一九四七年。当《闻一多全集》出版时,郭沫若同志说:“一个人倒下去,千百万个人站起来!在革命工作上我虔诚地希望能够这样,在为人民服务的学术工作上我也虔诚地希望能够这样。”在纪念闻一多先生八十诞辰的时候,作为一个热爱闻一多先生品格和学问的后学,我愿意把自己学习闻一多先生有关《诗经》研究的心得写出来,以响应已故的郭老在二十多年前,为纪念闻一多先生所发出的这一切实的提议。  相似文献   

20.
从对后世文人挽歌诗的影响方面来说,《薤露》、《蒿里》要比《虞殡》、《绋讴》大得多。挽歌诗实际滥觞于《古诗十九首》十三。大量的挽歌诗中都或多或少用这种方式表现出了对丧葬礼俗的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