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物权法》第五章关于农民集体所有权的规定涉及村民自治的有第59条、第60条、第62条和第63条,这些规定涉及集体成员的表决权、知情权和撤销权。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法律需要进一步完善,与《物权法》衔接、配合,方能更好地发挥集体财产的效用,保护集体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2.
唐芳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21(6):27-32
生育保险法律制度能够对生育女性及其家庭的安全提供保障,是对女性生育社会价值的肯定,有助于实现男女平等和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生育保险适用范围关系到生育保险法律制度价值的实现。我国目前生育保险制度适用范围狭窄,很多弱势群体难以享受该待遇,因此有必要将其扩大为全体女性,才能真正实现生育保险制度的价值,实现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公司财产独立作为公司的法律人格要素,构成了公司独立责任的依据与物质基础,并据以维护交易安全。公司财产独立主要借助于公司资本制度及其相关规范实现,这也构成了公司资本制度存在及变革的内在逻辑。但公司资本及财产独立均具有制度价值上的局限性,因而必须反思公司资本制度及相关规范的合理性,缓和传统公司法僵化的资本制度。这就要求健全公司财产独立的保障性制度体系,借助于公司意思独立的保障性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公司财产独立的虚化。 相似文献
4.
高学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0(2)
为了揭示中国传统法律近代化的复杂多样性,以丧服制度在近代的变迁为考察中心,采用历史文献学与法律社会学等方法,认为丧服制度作为传统礼制和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法律儒家化的重要表现.在中国传统法律近代化过程中,作为传统法律重要内容的丧服制度经过了一个由修改到逐步废弃的过程,是传统法律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在丧服制度的变迁过程中,传统与现代、激进与保守、东方与西方等各种矛盾和冲突交织在一起,凸显了中国传统法律近代化的复杂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黄伟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88-93
探讨单一海洋划界的法律基础,实质是从合法性权利基础和管辖目的探讨200海里内大陆架制度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融合程度。在200海里内距离标准已成为两种制度共同的合法性权利基础;由于专属经济区制度更侧重开采水体的自然资源,故两种制度的管辖目的并未完全融合。因此,目前单一海洋划界的公平解决还不具备充分、明确的法律基础。不过,只要通过长期反复实践并逐步积累法律因素,两种制度的管辖目的有可能更加协调或融合。 相似文献
6.
体验教学的课堂定位与实现途径——以教师的生存意识和生命价值为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都以“现实的人”为前提才能得以实现。教师作为现实的人,有其本真的生存意识和生命价值追求。以此为视角,可以把教育个体的生命体验定位成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目标。教学过程也就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生命诉求。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坚持自我批判,与学生共同体验,开展理性的评价,获得自己的生存之道,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
文化是文明的载体,是各文明国家之间彼此理解、相互沟通的媒介。然而,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文化冲突却愈演愈烈,强势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要求全世界都接受西方文化的使命,导致其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冲突无法避免,甚至造成大量流血冲突,既不利于文化多样性保护,又将损及每个人的文化权利及相关国家的文化主权,甚至会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国际法作为调整国家间各类冲突的法律,对此类文化冲突具有当仁不让的调整义务,但相关的国际文化法律制度却面临救济困境,文化包容互鉴是走出救济困境的根本依赖。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包容互鉴观为引领,探索构建文化包容互鉴的国际法体系,以“一带一路”中我国文化与沿线各国文化交流时的实践经验,展望文化包容互鉴的国际交流范式的中国方案,呼吁保护文化权利、文化主权,保持文化多样性,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相似文献
8.
李明欢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06-113
通过分析法国的中国新移民人口数据可以发现,浙江、福建、辽宁三个地域性社群移民人口构成,显示出不同的地域特色.浙江移民群,性别均衡,平均年龄轻,但总体年龄跨度大;福建移民群,以年轻男性移民构成移民人口主体;而以辽宁为代表的东北移民群,则以中年女性构成移民人口主体.地域传统的路径依赖关系、国家制度政策的规制性力量以及市场需求关系的绩效原则,共同构建了三种地域性移民模式的差异格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对我国司法解释制度进行改革的呼声在法学界日渐高涨,但一直没能在实践中有所突破。《澳门刑事诉讼法典》中的统一司法见解制度融合了两大法系在适用法律方面的制度优势。它专门为统一法官对法律的不同解释而设立,在功能上与司法解释类似;又由于该制度根植于个案之中,对我国目前“同案不同判,同法不同解”现象有很好的遏制作用;且该制度符合我国目前的制度构架和司法技艺:值得我国在司法解释制度改革中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10.
蚩尤在中国远古神话里占有重要地位,但自《山海经》开始,其叙事模式几经变化。《史记》塑造的“乱神”与“战神”双重形象,延续千年。清末至民国,随着民族国家观念的进入,蚩尤成为统合以“苗”为主体的边胞人群的象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蚩尤不仅是苗族身份认同的符号,而且与黄帝、炎帝构成中华“三祖”,成为新时期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的标示。但在各种力量驱动下,它也同时成为可资利用的文化品牌,引起争夺。在此过程中,作为“遗产”的蚩尤经历了多重阐释,也数次重塑了集体记忆。 相似文献
11.
混合所有的股份制承担实现公有制的历史重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友兰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2):174-176
如何将全国现有的社会资本调动起来,确保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解决让所有社会资本能否平等进入市场,实现产权的自由流动和交易,参与充分的竞争的问题。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混合所有股份制就是一条重要途径。为此,从股份制是所有制的基础分析入手,论述了推行混合所有制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北京奥运项目的业主招标是对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和经营的一次重大改革。当前在经济发达地区,业主招标制正在积极试点过程中。业主招标制是《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的重要举措,本文尝试对业主招标制度推行的可行性、管理模式、委托人与项目公司的职责划分及项目风险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指出推行业主招标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
我国股份制改造是为推进公有制尤其是国有经济改革而提出和实践的,具有自身独特的优越性,促进了我国公有经济的巨大发展.同时,将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与公有财产权的实现并非背离而是辩证统一的,公有财产权应当通过公有股权落实和体现出来.当前,我国股份制改革也存在一系列现实困境,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使股份制成为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公有制理论的实践与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公有制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但是这种探索是很不成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公有制实现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再探索并取得了重大成就.党的十五大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了公有制理论的重大突破,从而找到了一套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合的公有制理论. 相似文献
15.
程龙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2):40-43
通过对公有制的概念形成及20世纪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公有制形式实践探索,找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公有制的真正实现形式。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公有制虽然不是有些人挞伐的经济发展缓慢的“原罪”,历史实践也证明了公有制排斥市场经济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使股份制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新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2):104-107
《资本论》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股份制,并由其"两权分离"的特征出发,指出它是一种区别于私有制资本主义的"新的生产方式",提示了利用股份制实现社会主义的思路;以当代中国股份制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不仅是对马恩股份制理论的继承发挥,而且也是对中国改革经验的总结和发展;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论断是对《资本论》第3卷有关思路的继承发挥,也是对传统公有制理论的突破,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找到了具体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乔传福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3(2):165-171
本文通过对我国建国50年来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所有制结构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所有制结构是经济增长变量的结论,并在理论上分析了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动趋势和合理区间。 相似文献
18.
宋全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115-120
从理论上看 ,对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进行批判 ,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进行 :一是从道德伦理的层面上 ,全面否定私有制对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以 18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卢梭和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代表 ;一是从政治学的层面上 ,对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进行正反两个方面的辩证否定 ,以马克思为杰出代表。马克思既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对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因而主张 ,当私有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没有达到极限的时候 ,破坏私有制就是破坏人类社会的进步 ;也看到了它的局限性 ,即私有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有限度的 ,它必然被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所取代。私有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发挥到极限 ,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的起点。铲除资本主义的私有制 ,主要从经济上来实现 ,而不是单从政治上和法律上来实现。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的社会主义各国对私有制的绝对否定 ,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建立在道德伦理的基础之上的 ,是从政治和法律的角度 ,而不是从经济角度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内容。认真探索和认识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特征、逻辑结构、实现形式及其发展规律,对深刻理解邓小平提出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企业转制或私有化进程中的腐败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国的企业转制把公有制下隐性的资产流失转化成了转制过程中的显性腐败,其根源在于公有制企业内在的治理结构缺陷,而不是企业转制本身。虽然企业转制中出现了腐败,但转制本身却能够减少公有制企业中的腐败,因此,企业转制的进程是短期内的平等与长期内的效率之间的权衡。在既有的企业治理结构和政府权力结构下,企业管理者很可能会和政府官员通过合谋来决定转制方式,并分享企业转制产生的利益。企业的转制能够带来效率的提高,虽然腐败客观上推进了企业转制,但也由此加剧了不平等。在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的企业转制中,权力结构不变、效率和公平这三个目标是不可能兼得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