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人类学的亲属关系和亲属制度研究,长期以来在"宗族范式"的影响下积累了很多重要的学术成果,同时也在姻亲关系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宗族范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男性意识偏见"。李霞的人类学专著《娘家与婆家》,通过将女性视角和实践的观点引入亲属关系的人类学研究领域,彻底超越了此类"男性意识偏见",她不仅在汉人社会中"发现"了"妇女亲属关系"的存在及其重要性,同时还对妇女们的亲属关系实践的意义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说明。本文对《娘家与婆家》一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述评,明确指出李霞的研究乃是中国人类学者在亲属关系和亲属制度领域新近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相似文献   

2.
混合式的家族管理方式是长美陶瓷企业的显著特征,这一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枫溪陶瓷企业强烈的地域内生性。父亲继嗣中亲属关系的互斥性在这一地区的企业经营中也较为突出;家族事业的延续则表现为企业裂变方式,小企业结构使得混合式的家族管理适应了长美陶瓷企业的发展,也构成了企业家族式管理和家族式延续的独特一面。  相似文献   

3.
九族,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且在当今汉人社会也很普及的一套文化制度和亲属制度。在实践中,它一方面是一个有明确世系范围的小规模宗族群体,另一方面又被实践为包含诸多姻亲单位在内的亲族体系,但不论哪种它都是亲属制度下的一个类别。可以说,九族是中国汉人社会与文化中的一个非常核心的架构。但长期以来,却为中外经验中国研究所忽略,仅仅停留在文献意义上理解。杜靖耗费十余年时间详尽考察了该制度在华北一个村落中的实践情况,撰写了《九族与乡土》一书,提出了"喷泉社会"或"九族连环社会"等理论模型,同时也发现了它的富有弹性的实践情况。这一建基于中国经验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能够改变中外学术界长期以来把中国理解为一个宗族或宗法社会的看法,同时也超越了国际上长期流行的继嗣体系与交换体系相分离的亲属制度研究格局,达到了世界人类学研究水准,推进了国际人类学有关亲属制度和世系群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类学的亲属关系和亲属制度研究,长期以来在宗族范式的影响下积累了很多重要的学术成果,同时也在姻亲关系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宗族范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男性意识偏见。李霞的人类学专著《娘家与婆家》,通过将女性视角和实践的观点引入亲属关系的人类学研究领域,彻底超越了此类男性意识偏见,她不仅在汉人社会中发现了妇女亲属关系的存在及其重要性,同时还对妇女们的亲属关系实践的意义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说明。本文对《娘家与婆家》一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述评,明确指出李霞的研究成果乃是中国人类学者在亲属关系和亲属制度领域新近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相似文献   

5.
从卑南族社会的基本结构"祖家"入手,考察了自1895年日据时期至20世纪末期这一百多年间卑南族社会文化的变迁历史,说明卑南族社会由"双边继嗣"取代"两可系继嗣"是卑南族文化的一个根本性改变.  相似文献   

6.
江苏、甘肃两省三县偰氏、完颜氏和赵氏三个宗族在历史和当下不断跨越他者边界,形成了跨民族、跨地域、跨时空的宗族共同体,宗族成员找到归属感,宗族内部具备关怀感,宗族组织具有使命感。在个人、家庭、家族、宗族社会结构序列中,宗族成为民间合法的最高层级组织。宗族共同体跨民族特性实际上隐含着一种在对"边界"的跨越和消解基础上建构一个更高层级的上位群体,从而由"我们"和"他们"转变为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我们"之过程。这种不断拆除边界、吸收"他们"变为"我们"的过程,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缩影,秉持了中国人一直以来的"混元""连续统"思维模式,传承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思想和讲究"天、地、人"融合的"传统主义",小到个人修身养性,中到宗族关系处理,大到国家的发展,都有着培养一种更广泛的"我们"感的共同体思想基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着启示和助益。  相似文献   

7.
非自愿移民面临血缘亲属网络破裂的困境,为了重新建立亲属网络,男性和女性分别在构建仪式亲属和姻亲亲属上发挥着作用。通过对比发现,由女性建立起来的亲属关系,在情感上更加稳固,在财产方面发挥最大的保护功效,在社会力量上更能壮大宗族力量。这为女性地位的提升创造了机会。  相似文献   

8.
陈明君 《民族论坛》2013,(5X):43-45
非自愿移民面临血缘亲属网络破裂的困境,为了重新建立亲属网络,男性和女性分别在构建仪式亲属和姻亲亲属上发挥着作用。通过对比发现,由女性建立起来的亲属关系,在情感上更加稳固,在财产方面发挥最大的保护功效,在社会力量上更能壮大宗族力量。这为女性地位的提升创造了机会。  相似文献   

9.
在日益全球化和充满流动性的世界当中,传统意义上的罗曼蒂克、完整的"家"已经被更加变动和分裂的"家"所代替.对华人移民而言,"祖先的家"、"情感的家"和"功能的家"构成了"家"的三个基本维度.从移民开始迁徙的那一刻起,"家"及其含义就沿着这三个维度不断发生裂变.随着移民进程的持续,裂变也不断加深,从而在移民心中造成了深刻的焦虑和不安全感.为了克服这种焦虑,移民通过对传统社会组织原则和文化传统的创造性借用以及对集体记忆的选择性营造,努力弥合"家"的内部所出现的裂痕,最终在象征的意义上,重构了一个完整的"家",同时也完成了时于传统的"家"的超越.因此,在全球化的时代,"家"是一个轮回的过程:始于"完整的家",经过"分裂的家",最后达致"象征的家",更确切地说,"象征意义上的完整的家",从而在旅行的起点找到了终点.  相似文献   

10.
在挑战弗里德曼的宗族解说模式时,黄宗智、杜赞奇以外显姓氏符号进行华北地方社会的宗族建构.然而,本人在山东后夏寨所做的田野工作表明,华北村落存在着同姓不同宗的社会事实.就此而言,以姓氏符号建构的宗族,不足以解释华北村落的实际亲属结构和复杂的村落政治现实.  相似文献   

11.
彩陶纹饰不单是一种装饰艺术 ,而且也是族的共同体在物质文化上的一种表现。在绝大多数场合下是作为氏族图腾崇拜或其它崇拜的标志而存在的 ,体现了新石器时代一个氏族的族徽  相似文献   

12.
彝族社会中"尔普"形式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巫达 《民族研究》2004,(1):60-66
凉山彝族社会中的“尔普”(份子钱 )是一种礼物交换形式。对“尔普”的研究和分析 ,可有助于人们理解凉山彝族社会。“尔普”本来是维系彝族传统社会宗族内部亲属组织的纽带 ,由于文化变迁的原因 ,后来发展出了跨宗族的“尔普”新形式 ,又由于族群互动的原因 ,还产生了跨越族群的“尔普”形式。“尔普”形式的变迁是族群互动下的一种文化变迁形式 ,其动力来源于彝、汉两族的互动关系。彝族社会中“尔普”的变迁形式是人类学关于族群互动下的文化变迁理论的鲜活事例。  相似文献   

13.
肇始于19世纪的民族文化自治思想因背负资本主义骂名而遭到苏共的封杀。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主要为了满足境内散居民族成员保存和发展自身语言及文化的需求,从1996年开始正式将"民族文化自治"作为调节本国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制度。该制度在俄罗斯联邦的实施,不仅是对其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也对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及公民社会的构建等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胡青  马良灿 《回族研究》2007,(2):126-129
本文以云南昭通回族为例,从族源、族规、人伦三个维度出发,对回族家谱进行解读。文章认为,族源、族规、人伦是回族家谱的核心要素,是确定家族边界的基本尺度,更是回族家族共同体认同的标志。从族谱中,我们领悟到家族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这三者之间的同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神明崇拜与社区意识具有互为因果、互为表里的关系 ,是客家社会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但相关的研究迄今尚不多见。作者在长期田野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历史文献 ,试图对闽西武北传统客家社区的神明崇拜做一较为全面的考察。文章分析了武北社区神明崇拜的寺庙层次、组织结构、祭祀活动与仪式 ,以及与此相关的社区意义 ,特别是神明崇拜与宗族、村落、乡镇等多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深港间跨界流动人口的出现以及数字的逐年递增,引人注目.笔者选择深圳市樟树布社区作为研究个案,通过考察其特殊的人文和地理环境,从经济发展区位和宗族文化等方面研究世界体系理论是否适用于深港地区这一特殊的地域.笔者发现,尽管深港地区在宏现经济层面符合世界体系理论的中心和边缘的划分,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和中央政策,加之这一地区根深蒂固的宗族家族观念以及强大的文化网络支持,使两地的跨界人口流动出现了逆世界体系理论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中的宗族变迁——以深圳龙西客家社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珠江三角洲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和影响,在充分考察深圳市龙城街道龙西客家社区的城市化进程及其宗族状况的基础上,着重从宗族的习俗调整、宗族的聚居格局、宗族的经济基础和宗族的权威体系等几个方面,探讨宗族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并据此对现代化理论关于传统与现代相对立的理念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8.
汪受宽 《民族研究》2006,282(3):72-77
巩昌汪氏是蒙元时期的世代军功巨族,其与徽州汉族大姓汪氏通谱,是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一件实例。本文依据历史文献、家谱及碑刻资料,考证了巩昌汪氏的族属系汪古,言其为汉人,系对文献误读、误释和改窜所致。巩昌汪氏与徽州汪氏的通谱是在元代后期至明永乐间,但所述系谱颇多纰漏,殊不可信。  相似文献   

19.
The current study examined the main and interactive effects of offender race/ethnicity and sex on sentence length decisions for drug offenders convicted in three federal courts located in Iowa, Minnesota, and Nebraska. The additive model showed that females received shorter prison sentences than similarly situated male offenders, but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white offenders and minority offenders. However, when the data were partitioned by sex, black males were found to receive lengthier prison terms than white males.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white males and Hispanic males, and white females were treated no differently than either black or Hispanic females. Moreover, when the data were partitioned by race/ethnicity, white females were treated no differently than white males. However, black females received shorter sentences than black males and Hispanic females received shorter sentences than Hispanic males. Further analyses showed that black and Hispanic males also received longer sentences than white females and that black males received longer sentences than all other offenders (with the exception of Hispanic male offenders). These findings mesh with those gleaned from other sentencing studies, although they are at odds with theoretical notions that leniency at the sentencing stage is reserved only for white women.  相似文献   

20.
关于国家形成问题,摩尔根和恩格斯曾提出“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的形成模式,美国人类学家塞维斯又提出了“队群—部落—酋邦—国家”的形成模式。我国学者又将上述两种理论重新进行归纳整合,提出了“队群—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或酋邦)—国家”的形成模式。杨茂盛先生不同意上述观点,他在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政权乃至整个中国民族政权形成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氏族部落—宗族部族—国家”的新的国家形成理论,对于推动民族与国家形成理论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