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婚姻是家庭的法制保障,人类繁衍的基础。中国传统的婚姻具有他主性、压女性、传嗣性等特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的婚姻观念和婚姻模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在这一冲击中我国现代的婚姻制度呈现了良好的局面,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要在发挥其积极性的同时,也必须将其消极影响降到最低点。使现代的婚姻更加注重平等、自由、忠诚与和谐。  相似文献   

2.
方言是记录文化的工具,也是民俗文化的构成要素。陕北方言是黄土地锻造的,它不仅积淀着陕北文化,而且体现着陕北文化。透过这种独特的方言艺术,可以回溯曾经的陕北历史,领略精深的陕北民俗,解读淳厚的陕北人性。陕北方言凝结了陕北人的智慧,也雕塑了陕北文化。  相似文献   

3.
论婚姻合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婚必须是男女双方的合意,合意指双方当事人达成的,有身份行为的效力意思(婚意),即以确立夫妻关系为目的的真实意思表示一致。合意是婚姻合法有效的要件之一,而且是重要的核心要件。合法有效的婚姻均是建立在男女双方确立夫妻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础之上的。与此相反,不符合婚姻法定要件的婚姻即违法婚姻的一个重要事由是婚姻无合意。无合意婚姻即意思表示有瑕疵的婚姻,我国婚姻法对于无合意婚姻仅对其中的胁迫婚规定了可撤销,对其余没有规定,因而,应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将虚假婚或虚伪婚、错误婚、欺骗婚也列入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之中,使我国的婚姻法更加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合法婚姻的严肃性,遏制违法婚姻。  相似文献   

4.
婚姻是人类学/民族学关于亲属关系研究领域的一个核心主题和重要分支。不同的理论定义对婚姻所涵盖的不同内容的追逐与强调,使人们对婚姻本质的理解和理论阐述充满了歧义性。其根源在于人类的婚姻事实多样化存在,试图以自己所属文化的婚姻为参照中心去定义它,势必把共时空间分布的不同婚姻现象,统一于历时的序列中,颠倒了时空的坐标系,这在逻辑上难以成立。于是,把婚姻功能和社会后果引入对婚姻本质的理论界定,从而又陷入婚姻的普遍性与相对性的论说中。如果没有对婚姻本质的解答,只能是在旧有理论平台或框架内变换形式而已。因此,婚姻理论的关键性问题在于,只有通过对婚姻本质的解答,超越旧有的理论平台,才能梳理婚姻理论的建构与遮蔽问题,进而廓清婚姻理论中的普遍性与相对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陕甘宁边区政府建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一些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进入边区,使边区人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边区政府制定了一些新的法规,尤其是有关婚姻方面的规定。自由、文明、平等的婚姻观念逐步为边区人民所接受,人们摈弃了旧式的封建婚姻习俗,建立了新的、平等的男女婚姻关系。陕甘宁边区的婚姻风俗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风俗的改变为新中国婚姻法的制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陕北行走,听得最多的自然是陕北话。陕北话总体上发音比较低沉——不像陕北民歌那样高亢激越。而且,陕北人说话似乎口齿比较含混,你费劲地听也很难听懂。其实任何一个外地人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听本地人说话都是这种感觉。不过听陕北人说话,却发现有许多奇特的说法。  相似文献   

7.
《赶牲灵》这部长篇小说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追求,追求真实性、民间性和文化性。具体来说,其审美追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色彩浓厚的陕北方言。从方言表现了陕北人特有的人文地理以及陕北人豪放亲和的性格两方面来说明。二、信手拈来的陕北民歌。陕北民歌不仅表现了人们的生活场景、吐露出人们的内心情感,还表现了陕北人投身革命的热情。三、应时应景的陕北说书。陕北说书历史悠久,不仅应景,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更新变化着。四、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相似文献   

8.
婚姻制度是一定的婚姻关系及其模式和规则 ,是婚姻行为的规范体系。传统婚姻制度有三大特征 ,主婚权属于父母 ,婚姻目的是生育 ,婚姻规范是男主女从、包办、买卖、顺从。现代婚姻制度是从传统婚姻制度发展而来的 ,它也有三大特征 ,主婚权属于婚姻主体 ,婚姻目的是爱情 ,婚姻规范是婚姻平等、婚姻自主、婚内性生活、婚内感情。只有现代婚姻制度 ,才是快乐、幸福、高质量、高稳定婚姻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的《婚姻法》将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两性关系规定为同居关系,不认为此种男女两性关系为婚姻,导致刑法和婚姻法对重婚标准的认定不一致,给司法审判活动带来严重混乱。究其原因,是对婚姻这一原始概念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只有回归婚姻的社会性,将婚姻看作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才能合理界定婚姻和重婚标准。是否构成婚姻关系,与法律的评价无关。只要同时存在两个婚姻关系,即构成重婚。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中几种不同婚姻模式的具体剖析,论述了小说中婚姻与爱情的不等距离,指出只有建立在真正爱情基础之上、经受过人生种种磨砺之后得到的婚姻才是最理想的,这样的婚姻并不惧怕婚姻距离爱情的路途有多遥远。对现代青年知识女性如何将真挚的爱情引入幸福婚姻的殿堂提出了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1.
氓之蚩蚩     
万想姣 《新天地》2011,(10):206-207
用不着后来的电视刹冉胡诌些什么《中国式离婚》了,在诗经的时代,中国的先民早已制造了中国式婚姻的范本——那悲剧婚姻的源头性模式。  相似文献   

12.
清代小说中反映的婚姻伦理〔韩〕朴永钟古人认为,婚姻基于天地阴阳自然之性,为人伦之本,家始于是,国始于是,社。之一切制度,莫不始于是。故历来统治者都很重视,将初出于礼的有关各种规制,先后入于法,使之相为表里。但儒学经典所记录,只有受过学校教育的人才能理...  相似文献   

13.
陕北有着极其浓厚的巫术性地域文化,强烈地影响着陕北人的心理构筑和生存观念,培养和塑造了陕北地区民众独特的价值观、审美观以及人格品性。而在这一基础上,也极大地影响着陕北民间艺术在民间生活中的作用和存在意义,并形成与之相关的民间艺术的造型语言、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4.
《人生与伴侣》2011,(6):47-47
如今,结婚就是找个良辰吉目喝一顿喜酒,但是您或许不知道,中国传统的婚姻风俗有很多讲究。点喜日子、闹洞房、三天回门等这些风俗并不是封建迷信或繁文缛节,而是与性健康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5.
婚姻伴随人类的发展而变化,从伦理关系演变为法律关系,婚姻在现代社会仍然是重要的法律关系。研究婚姻问题需要从婚姻法律学涵义入手,厘清学界一些争议,明确法律婚姻的几个要素:两性结合,自愿前提,夫妻身份的公示性,合法结合的社会性。婚姻在法律社会需要法律规范和法律保障,这对于维护婚姻的稳定性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云南两个边境县的实地调查发现,跨国婚姻移民现象正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不仅数量增长迅猛,地域空间扩大,而且族际通婚比例快速上升。深入挖掘其形成的内在动力,发现其更多是受到民族国家制度与政策差异、市场经济牵引等现代因素影响。随着跨国婚姻移民现象的普遍化,其对边境治理的影响日渐深入,既有负面的,更有积极的。只有理性客观地看待这一现象,才能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完善的边境跨国婚姻移民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婚姻习惯法是拉祜族习惯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拉祜族婚姻习惯法体现在恋爱、订婚、结婚、离婚、再婚、财产继承及不正当两性关系等诸多方面.拉祜族婚姻习惯法的大部分与我国婚姻法相一致,但仍存在一定的冲突.只有主动地与婚姻法进行调适,才能更好地发挥传统婚姻习惯法在拉祜族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婚姻观念多元化、婚姻行为多样化、婚姻角色平权化以及婚姻与性的分离,这些现象是当代中国婚姻文化嬗变的主要表征。这种嬗变导致家庭的许多正向功能被严重弱化。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异质化和高速流动、传统之性禁锢和现代的性解放之间的张力、社会生活及文化领域的高度商业化、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婚姻文化嬗变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从论述陕北生态地理环境演化和陕北人种构成入手,分析了陕北历史文化的精神品格,认为:陕北文学是陕北历史文化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它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中,最有价值、最震撼人心的是陕北文学所蕴含的悲苦意识的审美风范。  相似文献   

20.
以婚姻为标准,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可划分为前婚姻时代、婚姻时代和后婚姻时代。与这三种时代相对应,性权利从前婚姻时代的性特权演变为婚姻时代的性权利,再演变为后婚姻时代的性人权。性权利的历史演变反映了人类追求性自由、性尊严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