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英汉语言语态上的差异看英语被动句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和汉语由于属于不同的语系和语言形态,因此在句型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别。本文在分析英语和汉语在使用被动语态上的差别的基础上,探讨了将英语被动句翻译成汉语的四种方法译成汉语主动句、译成汉语无主句、译成汉语判断句和译成汉语的被动句。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汉语修辞学研究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汉语修辞史研究却几乎是空白,从而显得很不平衡。这不平衡可以从三个层面上看出:在汉语史研究中,汉语语音史、词汇史、语法史研究都有了丰硕的成果,而汉语修辞史研究缺乏相应的成果;在汉语修辞学研究中,汉语修辞学史研究成就突出,而汉语修辞史研究则远远落后;在汉语修辞格研究中,共时比较研究成果丰富,而历时比较研究成果薄弱。面对这样的不平衡状况,我们要认清差距,加强汉语修辞史研究,打破这不平衡的状况。其实,修辞学界已有人提出了这方面的倡导和作了这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宗教传播与语言研究的关系紧密,聚焦了佛教和汉语研究的相互关系问题,在考辩佛教与汉语亲密接触的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佛教与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语言理论建设等的联系,结论认为佛教的传播与汉语研究的关联有效地促动了汉语自身的发展以及汉语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4.
在海外进行汉语教学面临诸多难题。以在匈牙利教汉语为例,由于语系不同属,对于只有字母文字的匈牙利人来说,面临汉字的难认难写难记,这些都增加了汉语教学难度。有四方面原因制约了汉语教学效果:一是汉语课课型少;二是汉语教学方法单一;三是汉语教学课堂活动不足;四是中学和社会班汉语课时数少。从教学对象、教学资源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适合匈牙利本土的汉语教学方法,即采用分技能教学方式、加强技能训练、加强汉字教学、教材内容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新词的人文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出现的汉语新词有着丰富的汉语人文因素和汉语文化内涵。汉民族传统文化熏陶下形成的审美心理、思维定势、风俗习尚、价值观念影响到新词的形式选取、词义翻新、再生构建和功能变迁等诸多方面。汉语文化对新词的淘滤极富社会性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汉语新词的存亡。当然 ,在新词层出不穷、大量涌现的同时难免夹杂语言渣滓和语言垃圾的出现 ,语言政策和法规扫除了不良词语 ,起到了规范汉语新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军事留学生生源的汉语一般都是零起点,要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其汉语水平,就不能按部就班地组织汉语培训。文章针对在预科性质的零起点短期军事留学生汉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并且经过两年的实践总结,探索出了以听明白、说清楚、看得懂为总要求的、针对零起点短期军事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移动技术为汉语辞书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汉语国际传播为移动辞书提供了新的应用领域,移动网络和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决定了移动电子辞书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必要性。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移动掌上辞书在内容、表达和体验上有其独特的特征。移动电子辞书给汉语学习模式带来了创新,有利于促进汉语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8.
汉语字母词在汉语中使用非常普及,因此引起了很多语言者的研究兴趣。前人对汉语字母词的界定、规范、入典及其对汉语的影响等方面研究较为深入,但对汉语字母词的使用动因研究较少,且角度单一。尝试从认知视角、模因视角、心理学视角、语言与文化视角四个方面分析汉语字母词的使用动因,为汉语字母词的规范和使用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中法建交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白乐桑在访谈中指出,中法建交以及两国文化交流是他汉语人生的关键,也是法国汉学与汉语教学研究发展的基础。在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法国汉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内容与焦点话题,并不断延伸、突破;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学科在法国得以建立,并在法国汉语大纲编制、中欧汉语水平对标认定、汉字门槛等级设置、“字本位”教学理念等方面,不断结出硕果。白乐桑在访谈中重点指出,汉语已经拥有了国际性语言的身份,学习汉语的目的不止是交际,还有两个目标必不可少:一是培养汉语思维能力,二是培养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能力。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更不能丢弃汉字教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动词、名词、信息含量、适应科技发展、能在电脑中快速传递等五个方面 ,论述了汉语作为信息载体的独特优点。中文动词没有动态与人称的变化 ;汉语名词没有性、数、格的变化 ;汉语的信息含量高 ,用少量的字即可表达非常丰富的内容 ;汉语能适应科技发展的潮流 ,一般不需另造新字 ;汉语能在电脑快速传递。 2 1世纪汉语将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