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客体和对象〔俄〕A.И.奇思妥巴耶夫等由之译社会经济地理学曾经历了漫长的形成道路。其起源可追溯到遥远的往昔──古希腊罗马时代。在新土地的发现和开发过程中,地理研究的需求不断增长。它们既涉及自然现象,也涉及人的经济活动。后一方面就构... 相似文献
2.
社会经济地理学的结构和地位[俄]A.И.奇思妥巴耶夫、M.沙雷金由之译社会经济地理学是一门完整的综合科学:它是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一门有复杂内在结构的相对独立的学科。由于整合和分化的共同作用,在整个科学系统和地理学局部系统中形成了社会地理... 相似文献
3.
4.
演化经济地理学:当代西方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方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来演化思想日益受到经济地理学者的关注,演化经济地理已是西方地理学研究的一种新方向,尽管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明晰的概念和系统的理论.本文介绍了演化经济地理学在西方研究的基本状况,分析了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基本主张、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方向,提出了演化经济地理研究的4个基本层面:企业/组织层面、产业/区域层面、空间系统层面和制度层面.本文认为,演化经济地理在当前的经济地理领域可以大有作为,但其理论来源、理论内容和经验研究范围也存在着不足. 相似文献
5.
经济地理学的使命是研究生产布局、社会劳动的区域分工、经济部门在地区内部的结合、以及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地理学同其他社会科学,首先是同政治经济学一样,是拟制国民经济计划的方法论基础,它可以保证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地区(区域)组织布局的政策具有科学依据。苏联经济地理学的理论问题是在拟制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分区长远规划过程中,根 相似文献
6.
创新具有本地化特征。早期的经济理论中,熊彼特强调企业家在创新中的关键性作用,传统的集聚理论从外部规模经济的角度解释了企业在有限的地理空间集聚的原因,但关于创新的局域性问题,相关研究尚少。新产业地理理论认为社会关系、根植性和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集聚创新的原因。现代演化经济学在不确定性、路径依赖等概念下探讨了企业的区位选择问题。区域创新体系强调企业和其他机构的相互联系、交互行动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作为一种基础理论性学科,首先是客观、真实地恢复各地理要素在历史时期的本来面貌,其次是探索整个历史时期某一地理要素或某一区域综合地理要素变化和发展规律。但是,由于我们生活在与历史时期同一个地理环境之下,而今天的地理环境又是历史时期发展而来的,因此,对今天地理环境的认识、适应、保护和利用,就必须要了解其历史过程和规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史地理学又是与当代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应用性学科。无论从基础理论研究角度,还是为当代社会服务需要出发,历史地理学领域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8.
乡村社区作为乡村地理学研究的微观空间单元,在经济发展高速增长,社会网络El渐复杂的背景下,其内外空间发生了急剧变化。从微观视角研究方法探索乡村社区各空间(包括居住空间、社会空间、生产空间、文化空间、生态空间等)的特征、形成与演化,能深入了解乡村社区各空间的内在作用机制,合理制定乡村发展方略,优化乡村社区空间,指导乡村社区的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通过对经济法学界有关社会经济团体的研究成果的综述,总结了当前学界对社会经济团体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指出学界对社会经济团体的研究,突破了以往经济法主体研究中以“企业———政府”二元范式为基础的研究框架,建立起了“市场(企业)———社会经济团体———政府”三元范式的研究框架。阐明了社会经济团体是中国经济法主体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行为地理学是把学习、感受和态度形成等人类行为过程以及认识过程用于解决地理学问题的方法,它是人文地理学领域主要以人类行为的内在认识过程来解释空间模型与人地关系的一门分支学科.行为地理学(behavioral geography)是一个最近才出现的名词,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十年以前.卡尔·素尔(Carl Sauer,1925)认为人类是通过自身的文化来改造自然的.J.K.赖特(Wright,1947)则注意到了人头脑中的未知区的概念,他指的是与同一文化、社会或职业集团中的其他人具有相同特 相似文献
13.
14.
消费需求是对国民经济增长影响惯性最大的部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稳定、最重要的因素,消费规模的扩大和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具有典型的内陆型经济特征的国家更为显著。加强消费预警研究,掌握消费需求的发展规律,编制消费景气指数,建立科学的消费预警机制,对于准确判断社会消费的变化趋势,引导企业投资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更好地实现与国际惯例有效接轨,有效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要判断某种研究是否具有科学性,通常有两个方面是值得注意的焦点。一个是研究的内容,另一个是该研究的信度。社会调查研究是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或社会事件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整理、分析的实践活动。调查与研究则是这一动态实践活动的两个阶段。调查的主要功能在于“搜集”信息;研究则主要是“优化”信息。调查的任务在于搞清“是什么”,研究的任务则是探究“为什么”,以及“怎么办”。社会调查研究作为人们科学地认识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费孝通先生是国际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也是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早年留学英国,其博士论文《Peasant Life in China》(中文名《江村经济》)被国际社会学界誉为人类学的一个里程碑。回国后,费孝通先生致力于中国乡村社会的实地调查,发表了诸多经典的调查报告。他一生致力于社会学中国土本化的努力,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还是获得过赫胥黎奖和马林诺斯基奖的亚洲学者。 费孝通先生对《社会》杂志的发展曾寄予以极大的关心和希望。他曾为《社会》创刊号寄文,其著名论文《江村五十年》也是首先发表在《社会》杂志上的(1986年第6期)。在即将迎来他95岁华诞之际,本刊特刊发一组有关他学术思想的述评文章。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乡村旅游进化到了较为复杂的时期,突破了传统的微观投资阶段,走向了多功能农业经济体。这其中包括了基于历史空间发展的多重路径,旅游合作社的演化研究,这些问题是国内外研究的焦点。基于"有限理性"假设,阐述演化经济地理学EEG研究框架,突出其系统科学方法论的特征,着重研究乡村旅游合作社的路径依赖与各部门在政策调整下的分布关联,使用其中的代表性模型TALC(旅游地生命周期,意译)研究国内旅游合作社的增长状况,着重分析以东南沿海典型乡村旅游合作社为样板的研究。通过历史性空间变化与路径依赖的分析,发现东南沿海乡村旅游增长是农业结构中农村设施、农民行为、区域与全国政策、市场这4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作用的结果。为乡村旅游经济的研究提供案例,并对旅游合作社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布斯式调查、功能学派深度田野调查和马克思主义调查构成了193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的三种重要方法,分别蕴含了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和批判与行动主义的认识论取向。特别是功能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布斯式调查者提出的批评和后者的反思,推动了学术界对近代中国国情的认知、对调查方法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和社会科学的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人的调查更为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以1930年代社会经济调查方法的论争为切入点,试图就三者的主要观点、分歧及其认识论意蕴做一个初步的探讨,为中国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和调查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