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其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一个重要的着力点,而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目前群众要求最为强烈的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将更多的社会成员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多年以来,尽管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但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是太窄,多数城镇职工未能享有社会保险,而广大农民则基本上被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种情…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政府开始重视人权的保护。1991年11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向世界公布的第一份以人权为主题的官方文件。进入新世纪,中国政府不仅在立法和国际关系中明确承认人权,而且还更积极保障人权。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在主题报告中将“尊重和保障人权”确立为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中国民主宪政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是中国… 相似文献
3.
鉴于我国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高度重视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的问题,明确提出了逐步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则和政策,强调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我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除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再调节和再分配外,最基础的是必须建立起市场经济自身客观的、公平的初次分配…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建设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城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而生态城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生态城市研究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引起的区域环境污染的加剧和城市生态系统的退化,人们对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反自然的城市建设模式进行了反思,重新思考真正适合人类生存的人居环境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城市是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时期中国区域政策的调整方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十五”期间中西部地区投资和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加快,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十一五”规划时期,中国区域政策应采取“4+2”的战略,即按照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四大区域的地域框架统筹安排和部署全国的经济布局;在此基础上,按照主体功能区和关键问题区两种类型区,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由此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对“十五”中央区域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2000年10月11日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促… 相似文献
6.
按科学发展观转变我国农村发展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试图揭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尤其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转换的研究不断。从一些文献来看,从不同角度反映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转换的概括多种多样,甚至一些概括还转化为政策语言,用以指导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有的从世界农业长期发展趋势角度概括中国农业发展正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阶段;有的从资源利用方式的角度概括为农村经济增长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有的从农户经营规模角度概括为从小规模均田制走向适度规模经营;有的从农业比较效益变化角度概括为从弱质农业走向高效农业;有的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 相似文献
7.
8.
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懂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为此,需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调研。提出如下意见。一、培训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1.培训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一是筹措了培训资金。在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2004年国家投入黑龙江省1000万元培训资金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具有法律约束力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今,我国已经制定和实施了十一个五年计划或规划。这些计划或规划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实践中却大都不能被很好地实施。究其原因,与人们对它的法律约束力认识不清密切相关。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载体的《纲要》是法律性文件,具有法律约束力,并只对政府具有约束力。因此,我们应将"规划"纳入法治轨道,确保中央"规划"对地方"规划"的指导性和约束性,维护"规划"的法律权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