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国初期陈云在积极从事领导经济工作的同时,又非常重视维护与发展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统战关系,从而形成了独具特点的建国后的统一战线思想。他认为,建国后民族资产阶级政治态度的变化、当时的国情、民族资产阶级特殊的社会地位及作用等,都要求我们继续维护与他们的统战关系。陈云提出:重统战的合作性,正确处理统一战线内部矛盾;重统战的实效性,正确认识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重统战的目的性,把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作为制定统战政策的依据。这些独到的见解为毛泽东建国后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
陈云同志长期在党内担任重要职务,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丰富的党内民主思想是其党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内民主的重要性、实现民主的途径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今天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仍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董一冰  冯雪 《学术交流》2012,(1):108-112
60年代初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总结"大跃进"失败的经验教训,调整国民经济,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这一时期,陈云为了将新中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为了人民群众的生计生活,对如何解决和改善民生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包括改善民生的根本宗旨、根本途径、根本措施,等等。尽管这些探索有的限于时代条件未能实现,但其努力的方向为新时期加强和改善民生提供了理论上的先导,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环境资源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基础,但长期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忽视了环境问题,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后果。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从环境资源的价值、经济增长与环境、环境退化的原因及公共资源管理等方面入手,对环境资源进行了多方位的考察,针对目前在环境资源使用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在综合平衡中发展既是陈云经济思想的根本点,也是陈云全部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根本点。深刻领会陈云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这一重要成果,对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云认为实事求是的关键是把实事搞清楚,搞全面,方法是调查。陈云通过知心朋友进行调查,可以称之为亲密调查。它的典范是青浦调查,内涵是:长时接触、感情融合为基础,互不保留、追求细节为方向,访谈求教、逐一研究为工夫,物证检验、开会综合为形式。质性研究实质是个性化和实践性,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趋势,和亲密调查的共同点是:样本少而深入,研究自然状态,注意历史比较,研究者对社会行动的参与和互动。  相似文献   

7.
赵迎春 《社科纵横》2010,25(12):122-123,129
图书馆工作的自动化、网络化和文献信息的电子化给采编部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对图书馆现代技术环境下采编工作与传统采编工作的比较,提出了现代技术环境下采编工作的新模式,及其工作人员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8.
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作为分别以毛泽东、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两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陈云在长达70年的革命斗争和治国理政生涯中,始终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问题,不断探索党的建设规律,形成了系统的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张璐  曹炜 《社科纵横》2009,24(5):75-77,83
农村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农村环境问题的恶化和蔓延不仅严重危害农村环境,而且也对农村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危害。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是复杂的,不仅与建国后政府的相关决策有关.而且有现实的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要加强农村的环境法制建设,同时也需要配合其他的经济的、教育的、文化的措施,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0.
赵林青 《唐都学刊》2009,25(5):123-128
遗传资源是基因研究和应用的基础,是国际上称之为三大传统资源中的一种,它与全人类以及未来世代的福祉密切相关,并可通过适当的利用而获得生存的保障和经济上的利益.加强遗传资源的法律保护,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在遗传资源极为丰富的我国,对它的法律保护却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本文结合陕西省对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现状,采用实证分析和法理分析的方法,对如何通过适当的机制获得和利用遗传资源,并分享其产生的利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巩茹敏  张广才  范爽 《学术交流》2007,(12):199-201
黑龙江省境内的朝鲜族具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主要体现为社会风俗、表演艺术、节庆、礼仪等四个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黑龙江省朝鲜族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受到了冲击,有些正处于逐步流失、甚至消亡的危险境地。针对上述情况,黑龙江省政府及各市地政府正从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上加大保护力度;同时,以高等学校为主体,对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保护与传承;此外,重视教育,加快人才的培养也是加大保护力度的又一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网络环境下的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驰名商标一直是跨国公司关注的问题 ,巴黎公约和TRIPS协议对驰名商标的保护都有明确的规定。加入世贸组织后 ,中国有不少行业会有一个逐渐开放的过渡阶段 ,然而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却无过渡可言。对驰名商标的保护 ,不仅关乎一国的投资环境和国际声誉 ,而且对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的发展也至关重要。网络环境突破了地域界限 ,这为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问题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现行驰名商标保护的有关条款进行分析 ,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新中国建立到中共“八大”召开,以高度集中统一为特征的企业管理体制已初步形成,由于照抄“苏联模式”和脱离我国实际情况,在运行过程中,诸多弊端逐渐暴露出来,极大抑制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八大”后,主抓经济工作的领导人陈云,在寻找适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14.
环境污染事件危害性大,损害方必须对它产生的损害进行赔偿.由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环境污染的赔偿上限过低,同时伴随单个污染企业很难完全赔偿这种严重的损失的两难局面,因而建立环境责任保险是必要的.环境责任保险的建立依托于损害赔偿的法理基础、保险学基础和环境损害评估基础.我国的环境责任保险应该是多层次,以基本环境责任保险为第一层次、以企业补充环境责任保险为第二层次;同时要多方筹资,由国家、地方和污染方三方共同负担保险费;建立行业差别费率;建立有特色的基金管理模式,环境责任保险基金应该在国家一级建立统筹,并由国家设立专门的基金管理机构;设立合理的给付标准,给付方式上,应把一次性给付和长期给付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统筹城乡环境建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城市环境有所改善,但农村环境持续恶化。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环境政策有失偏颇,环境权益不公,环境保护投入不均,城乡环境保护意识差距等,归根结底是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产生的城乡二元环境。城乡环境作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相互影响,城乡二元环境不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应当统筹城乡环境建设,促进城乡环境保护的一致性。具体做法是:调整环境政策,实行城乡环境保护并重政策方针;调整城乡环境资源配置,建立生态补偿制度;转移环境保护支付,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加大农村环境教育,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6.
拆除城墙是首都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关于北京城墙的争论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战略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本文主要从专家、市民、中央和地方的不同层面,阐述各自对城墙的不同认识和主张,探析拆除北京城墙的深刻历史原因。北京城墙现状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多种合力的共同作用最终导致了北京城墙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国民性改造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但学者的研究多集中在青年毛泽东时期,而对建国后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忽视,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探讨了国民性改造是否是建国后毛泽东思想发展的主线、国民劣根性的表现及渊源、国民理想人格、国民性改造的路径选择、历史地位和作用等几个方面,并没有形成较为系统和深刻的理论研究框架.这无疑为我们拓展和深化建国后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陈士榘将军是秋收起义参加者之一。在红军时期,他曾任红一军团司令部作战科长,是林彪十分赏识的高参。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担任过八路军的主力一一五师参谋长。在解放战争时期,他转战华东,出任过战功赫赫的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建国后,将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第一任司令员,曾任特种工程兵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将军一生戎马倥惚,战功卓著,然而最为将军所自豪和乐道的是他亲自组织和指挥了我国“两弹”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15,(11):4-9
毛泽东一生对革命情有独钟,他的革命情结对建国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建设产生积极与消极的双重影响,总结其得失,可以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郑红娥 《学术交流》2003,(3):106-110
目前 ,学术界在建立怎样的环境伦理学这个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但由于对讨论的前提———可持续发展存在着比较片面的理解 ,使得两者的讨论各执一端 ,无法为可持续发展观提供合理的伦理指导。非人类中心主义主要局限于对可持续发展作理念层面的理解 ,提供的是世世代代在可持续发展中长期奋斗的目标。人类中心主义主要局限于对可持续发展作战略层面即现实层面的理解 ,提供的是在现实中执行、贯彻的目标 ,因为人类尚需要为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困境做出努力。可持续发展伦理应该综合两者的观点 ,在理念层面要逐渐消融“人类的中心” ;在现实层面贯彻执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