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土微电影是活跃在当前的一支传播力量,对于表征地域空间、重塑本土文化认同以及建构城市形象有重要的作用。拍摄者将关注的视角对准特定地域空间中"去精英化"的城市草根阶层,讲述其生存及奋斗的励志故事,同时传播主人公在追梦圆梦过程中的正面能量和文化鼓励,这是众多本土微电影的叙事特点。而草根人物对于梦想的追求正是整个中华民族追求中国梦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土微电影亦具有"中国梦"的个人化趋向和地域性表征,是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
微电影是一种艺术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以文化的视角分析微电影或者从微电影中发现文化的呈现,可以更深入地把握微电影的艺术特质,从而折射时代的影视艺术要求及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3.
微时代的到来与微电影的勃兴互为表里。微时代的崭新媒介技术和手段,把我们认识的世界和对世界的认识过程变得和从前很不一样,为我们提供一种身体甚至心智之外的"精神"现实。媒介技术不仅成为我们了解和再现社会及其文化的一种工具,也成为一个切入点。在这个时代中应运而生的微电影在表达方面有着自身的特征,那就是:短(碎片叙事)、平(浅表达)、快(敏锐的即兴创作)。这既是微电影的艺术特征,亦是这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微电影以浓缩的"精微"突破了传统电影的线性叙事和固定观看模式,以一种新的步态走入我们生活的各种时间形态中,这使电影艺术走下原先高高在上的纯粹的审美神坛,走出影院,以平常的姿态走进了赛博空间,走进大众之间,带来了一种新的艺术样式,也使社会文化的转型在这里写下了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4.
以微信、微博、微小说、微电影等为代表的"微事物"引领着大众走入了一个"无微不至"的时代。本文从微电影的"微界定"、"微表达"、"微反思"与"微情怀"视域进行分析,指出其拆解了传统大银幕电影营造的集体白日梦,在新媒体时代形成新的注意力经济。探究微时代下的微电影创作中的艺术追求,将对微电影健康持久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微电影虽是应广告新策略而生,但发展边界远远超出了广告.文章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阐述微电影的落脚点在于电影艺术的审美性,辨析“广告式微电影”和“电影式微电影”、“名人微电影”和“平民微电影”两组划分背后的文化符指.在方法论上,注重特定语境的阐述与界定、超越工具主义与结构主义的桎梏、提倡多角度的文化研究等都给微电影研究以启示.专业化与草根性的丧失、“微表达”与艺术性体现、规避审查制度的利弊、宣传与价值失范问题等四组悖论的探讨也有助于加深微电影在文化领域的研究深度.  相似文献   

6.
今天异军突起的微电影冲破了电影等媒介文化的阻碍,成为了媒介文化的新宠,它的特征有:模糊的身份、多彩的内容以及贴心的服务等.微电影兴起的原因在于:自己较强的陌生化、商家的鼎力支持以及网络这个广阔的舞台.微电影是一种创意产业,繁荣着文化产业;它带有一定原创性,提升着人们的认识能力;要创造精品的微电影,使它与其它媒介文化共同担负起应尽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在后现代文化背景下具有微时长、微周期、微投入、微传播特征的微电影,是以解构和碎片化为乐的互联网与电影互动所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电影探索,并以其显而易见的优势逐渐成为时下新的文化潮流。微电影独特的影像制作模式、创作准则、影像修辞手法、传播媒介、观影方式、受众群体等改写了传统的“电影”概念,对电影语言的创新、电影艺术的发展以及电影关学观念的改变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微电影还以其“微言大义”切入当下社会的“微现实”,关注被主流叙事所放逐、被宏大历史所忽视或过滤的问题,成为一种作者式影像的民间书写。  相似文献   

8.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之下,大数据思维异军突起,致使媒介融合环境之中形成新的“注意力经济”(The E-conomy of Attention),剧情类微电影遂呈现出其与众不同的内在特质,本文借助互联网思维对剧情类微电影的创作特质进行探究,以自创微电影《情意》和网络微电影《鼓舞》为例,试析剧情类微电影在创作中的叙事元素、表现手法以及视听语言等各方面的特质表现,并以此为基点探求受众接受心理的内涵及外延。  相似文献   

9.
不同于以往的DV作品和恶搞视频,微电影已经成为"微时代"重要标签之一,草根创作者、专业团队相继试水微电影。在繁荣的微电影大潮表象之后,对微电影流行的背景、原因及其面临的成长困境进行整体研究,可以对微电影的现状和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深入而有益的理性探讨。  相似文献   

10.
微电影广告是时代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产物,是在互联网逐渐普及的背景下微电影与广告之间的有效结合,打破了传统的植入广告在广告内容和形式上的限制,将当今广告形式的发展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微电影广告往往能够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让观众能够对产品和品牌具有更强的识别性和记忆度。  相似文献   

11.
微电影作为主要通过新媒体传播的视听艺术形式之一,具有较强的通俗文化属性以及较大的传播影响力。由于其与生俱来的草根性、进入门槛低、创作主体庞杂等因素,微电影的创作与传播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量质失衡的问题,亟需对其加强规制及引导。将文化规制及正面引导与微电影创作及传播进程中的自律、他律和建立健全的批评体系结合起来,是促进微电影创作及传播更好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我国微电影传播文化正能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催生的教学模式、学校形态改变,是本世纪教育的最大变革;未来影视教育的目标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转变为促进全民媒介素养学习。微电影(Micro film),时间在几十秒到30分钟左右不等,是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short film);历史悠久,近年来井喷式崛起,主要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播放和超链接转发;微投入,微平台,微时长。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影视教育改革中的微电影教育研究:一、依托新媒体:微电影满足人的文化生物本性;二、个性化时代:遵循吸引力法则,师生双主体共建;三、价值观导向:为公众利益服务,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自2010年底以来,微电影在网络上兴起并迅速形成一股风潮席卷全国,大量的微电影作品蜂拥而出,各大网站亦纷纷启动微电影计划。为了对这一新兴媒体的传播效果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笔者根据微电影的基本特征,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传播效果及相关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分析表明:微电影的传播效果与受众群体的性别、文化层次、年龄结构等息息相关,同时作品的创意、制作技术、演员水准及作品定位也是影响微电影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从微电影的产业形态看,它的整个产业流程有着明显的互联网平台特性。前期融资平台目前以带资金的任务发布和众筹形式为主。与创作相关的制片平台建设在团队组建、剧本选择等方面起到了作用,但合理的形式尚需摸索。发行、放映环节的线上平台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充分体现了微电影的数字化新媒体传播属性。而这些微电影平台脱离传统线下收益的模式,尤其是针对移动媒体的收益形式,是平台发展需要着重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作为网络时代的电影艺术新形态,微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拓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先进文化传播的艺术时空.但在微电影急剧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作品在价值观建构上还存在问题,影响到微电影受众的观影体验和思想观念,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因此,需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微电影的创作和传播,以推动微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4月26日,"中国梦·冬奥情·京津冀"2017微视频(微电影)主题原创作品征集活动在北京启动.此次活动旨在用微电影的形式迎接和助力宣传2022年冬奥会,展现京津冀特有的民俗民风,传承传播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文明.  相似文献   

17.
随着《老男孩》的一炮而红,“微电影”这个名词随之进人大众视线,从此,大众开始喜欢上这种易于传播、方便观看的艺术形式。然而,微电影“速成”的传播效果,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看至旷了它的商业价值,甚至有人认为微电影就是一个马甲,承载了广告效能,于是微电影如何兼备良好的商业价值和刘匕意义成为营销行业讨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将我们带入了信息碎片化时代,手机已成为人们主要的阅读工具之一。生活快节奏的要求使得广告商不得不做出改变以迎合受众的碎片化阅读习惯。在网络视频的广泛传播下,微电影广告应运而生。微电影广告短小精悍,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丰富的电影语言、眩目的明星光环和巧妙的悬念设置等特性。微电影广告要突破简单化、粗糙化、同质化、低俗化的发展瓶颈,朝着广告营销一体化、内容精致艺术化、制作工具简易化和互动模式游戏化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2月16日,凯迪拉克《一触即发》预告片,号称“首部微电影先锋巨制“,第一次正式提出“微电影”的概念,并在网络上引起激烈反响,2010年亦被命名为微电影元年。凯迪拉克《一触即发》就是一个广告,但这种微电影广告与传统植入式广告相比较,观众并不反感。  相似文献   

20.
培育和提升大学生法治观念是我国构建法治社会的重要方面."微时代"背景为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养成提供了新的途径,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从调研数据来看,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课等网络交流微平台并非"洪水猛兽";如果加以良性引导,"微时代"背景可有效促进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养成.我国应当创新高校法治课程的教育模式,探索"互联网+法治教育"的新兴模式,实现由"粗放普法"向"精准普法"的深度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