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百多年来中华儿女的理想追求,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党反复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质上是中华文明在社会主义基础上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道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追求;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建成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福建西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是协调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五条原则,目标是初步实现现代化,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达到或接近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正处于空前的大转折时期,经济发展方式、发展路径都处在新的探索和改变之中。事实表明,中国经济转型发展GDP增速趋缓难以避免,中国经济增速趋缓或将长期落入"初等发达国家陷阱"而不能如期实现现代化,中国经济要在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从而如期实现现代化必须做出新的战略抉择,这就是第二产业革命即从工业化向新工业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十三大报告明确指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基本实现,第二步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接近完成重要的“第(?)步”,组织向“第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为我们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第一步战略目标已经实现,现在我们正在为全面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而奋斗。  相似文献   

6.
政治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以来孜孜追求的理想。1979年以来,我国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使这个理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80年代初期,我党制定了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要求到21世纪中叶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建成现代化社会。由于现代化政治是现代化社会中必备的一个基本特征,因而现代化社会的建成意味着政治现代化的基本实现。一、政治现代化的基本特征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经过一个长过程的发展后必然战胜资本主义”[1],“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理论与思想财富。而他关于政治稳定的思想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2 1世纪的目标是实现现代化,2 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在当今全新而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我国政治稳定的实现与维护对于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世界历史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战后,实现现代化已成为不发达国家人民所追求的宏伟目标。但如何实现现代化,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在非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的现代化开辟了一条生机勃勃的道路。中国的现代化不是一国的孤立事件,而是世界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世界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邓小平这一理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这一理论也揭示了不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共同问题,它的基本观点、理论原则和科学方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经济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基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取得了重大进展,突出表现为:我国经济实力跃居世界前列,人均GDP、劳动生产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形成服务业主导型经济就业格局,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现代化城市、现代化基础设施,加速构建国内与国际大循环,在世界最大的劳动力之国实现了充分就业目标,14亿人民收入及生活水平达到世界中高收入水平,我国进入了世界经济舞台中心,创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已成为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最重大的标志性事件,已载入当代中国与世界经济现代化史册。  相似文献   

10.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完善和创新 ,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努力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完善和创新实际上是一个“均衡———非均衡———新均衡”的发展过程 ,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11.
人才问题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个头等重要的问题。党的十二大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至本世纪末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要在建党一百周年时国民经济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建国一百周年时要接近世界先进的发达国家水平。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依靠各条战线上的大量专门人才,培养人才的途径主要通过教育。因此“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成为高校的重大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市现代化水平评价问题,从城市现代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入手,构建了包括城市经济现代化等6大类指标和城市人均GDP等29个单项指标的城市现代化水平衡量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借助SPSS19.0统计软件,对黑龙江省12个主要城市进行了现代化水平的综合评价。研究结果为黑龙江城市现代化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评价中国安全生产现代化水平和所处的阶段,拟采用社会系统原理和现代化理论,将其分解为安全生产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大子系统的现代化及其指标体系进行综合测量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安全生产现代化水平目前正处于中级水平的重要转折时期,与发达国家尚有很大差距;安全生产现代化要实现高级水平,尚需较长时期,需要进行结构性安全治理,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合力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理论 ,初步解决了不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为中国的现代化开辟了一条生机勃勃的新路 ,也为其他不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借鉴。一、把中国的发展问题置于全球时代背景下来观察和思考 ;二、这一理论是面向世界 ,对外开放的 ;三、其出发点是使中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对人类作贡献 ;四、揭示了不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共同性问题 ,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据研究表明,我国2035年后GDP年均增速可能降至3%以内,失去追赶效应,陷入"初等发达国家陷阱",而不能在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如期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前,由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形成的新工业革命正在全球兴起,我们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积极实施新工业化发展战略,确保年均5%6%的增长,到2050年如期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中国钢铁工业现状,介绍了国内、国际钢铁市场变化趋势,指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经过10年的努力,产品结构、工艺技术装备结构及企业组织结构将基本实现现代化配置,主要技经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使中国钢铁工业总体上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头 1 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的十年 ,头 2 0年是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历史发展阶段。煤炭工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长期以来 ,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均占 2 /3以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目标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能源消费量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为了保障我国能源的供应安全 ,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煤炭企业生产必须得到较快发展 ,而煤炭企业生产的发展又仰仗着煤炭企业教育的发展 ,因此处于“科教兴国”、“科教兴…  相似文献   

18.
城市商业现代化评价体系研究是城市现代化评价的重要方面,将推动流通现代化的定量测评,丰富现代流通理论.本研究根据科学的标准和原则,从政府、企业、消费者三个维度出发,架构城市商业现代化基本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北京商业现代化水平做出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为东部沿海地区实现初步腾飞及进一步迈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并扩大国内有效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调整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 ;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能力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实现民族间的共同富裕 ,保持社会政治稳定 ;促进边防省区的发展 ,增强其综合实力 ,提高国防安全程度 ;从整体上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实现 2 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 ,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基尼系数与社会公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已基本实现小康。要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国家仍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战略。而在当前中国居民贫富差距已拉大,影响社会安宁与和谐的危机时有发生的情况下,通过适度地调低目前高企的基尼系数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