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世界文明发展史的视角考察中东社会的发展,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认识中东社会复杂的现状、把握其发展态势。中东地区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只是在近代以来衰落了,目前中东国家正处于十分重要的转型时期,即摒弃传统专制主义之后向现代民主政治迈进的“过渡政治阶段”。伊斯兰教本身却仍处在相对滞后的发展阶段,承载了太多的非宗教功能,使政教关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社会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东国家政治、经济和宗教的发展,伊斯兰教改革滞后也影响到中东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伊斯兰宗教改革不仅能实现自我完善,还必将推动中东地区深刻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2.
从世界文明发展史的视角考察中东社会的发展,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认识中东社会复杂的现状、把握其发展态势。中东地区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只是在近代以来衰落了,目前中东国家正处于十分重要的转型时期,即摒弃传统专制主义之后向现代民主政治迈进的“过渡政治阶段”。伊斯兰教本身却仍处在相对滞后的发展阶段,承载了太多的非宗教功能,使政教关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社会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东国家政治、经济和宗教的发展,伊斯兰教改革滞后也影响到中东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伊斯兰宗教改革不仅能实现自我完善,还必将推动中东地区深刻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3.
中东地区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曾经创造辉煌灿烂的伊斯兰文明。但在历史演进中,中东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历史文化积淀逐渐显露出其消极面,尤其是伊斯兰教根深蒂固的影响以及延续千年的教派矛盾,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形成的中东现代主权国家体系存在着先天缺陷:国家认同缺失或不足,中东国家缺乏地区治理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世俗和伊斯兰教两种秩序观的长期斗争,现代化进程中的东西方文明激烈碰撞造成宗教极端思想的蔓延和恐怖主义的肆虐,等等。这些缺陷导致无论是中东国家的内部治理,还是中东的地区治理,皆陷入困境。以扬弃的辩证方法对待伊斯兰文化的历史积淀,抛弃历史包袱,最大限度地减少历史人文因素的消极面对中东国家和地区治理的影响,走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是破解中东国家和地区治理困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中东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地区的恐怖主义产生和发展与其宗教、民族、历史、文化有密切关联。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常为他们的恐怖活动披上神圣的宗教外衣以实现其政治目的。中东地区的各种社会问题长期得不到公正解决加剧了不同宗教、文明间的碰撞,刺激了恐怖活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哈瓦利吉派是伊斯兰教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极端宗教—政治派别,其极端主义思想曾在伊斯兰教历史上产生过严重的负面影响。作为宗教—政治派别的哈瓦利吉派虽已不复存在,但它所主张的宗教极端主义思想至今仍具有影响力,甚至被当代某些极端主义势力奉为圭臬。研究哈瓦利吉派及其极端思想,不仅有助于厘清中东地区极端主义的历史根源与思想渊源,通过正本清源认识伊斯兰文明和平、中正、宽容的历史传统,而且对促进"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东国家的文明对话与宗教交流、有效遏制和防范极端主义的滋生与蔓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东国家,尤其是伊斯兰国家与国际体系之间存在复杂的辩证关系。从发展水平看,多数国家在世界发展体系中居于边缘位置。但从中东的能源储量、地缘位置、文明发展模式及其对世界的影响等因素看,中东又绝不是世界的边缘地带,而是接近国际体系的中心地区。尽管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有识之士也正在作出努力,推动自身文明与国家的转型、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东国家,尤其是伊斯兰国家与国际体系之间存在复杂的辩证关系.从发展水平看,多数国家在世界发展体系中居于边缘位置.但从中东的能源储量、地缘位置,文明发展模式及其对世界的影响等因素看,中东又绝不是世界的边缘地带,而是接近国际体系的中心地区.尽管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有识之士也正在作出努力,推动自身文明与国家的转型,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雅兹迪民族是中东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雅兹迪教吸收了伊斯兰教、祆教、基督教等多种因素和西亚古老的种姓制度,并在其民族历史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雅兹迪民族自身力量弱小,自古以来在其他民族的夹缝中艰难求存,在伊拉克北部摩苏尔等地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居住区域。雅兹迪民族的历史进程是中东地区多种文明交往的历史缩影。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遭受压迫、屠杀和被迫改宗等磨难,构成了雅兹迪人共同的历史记忆,也对其特有的民族心理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东地区的恐怖主义产生和发展与其宗教、民族、历史、文化有密切关联.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常为他们的恐怖活动披上神圣的宗教外衣以实现其政治目的.东地区的各种社会问题长期得不到公正解决加剧了不同宗教、文明间的碰撞,刺激了恐怖活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深化改革开放特别是向西开放的国家战略,也是亚欧国家特别是中东国家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中国经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而中东国家经济却在动荡与战乱中艰难前行。从全球经济来看,中国经济和中东国家经济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这种差异恰恰反映出经济合作中的互补性,双方应该把握历史机遇、利用互补优势、实现双赢的合作。明确中东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中国对中东战略应该把握好拓展国际政治空间、加强国家安全、扩大经贸合作、注重提升软实力等四个发力点。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美国断言萨达姆政权存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实际上,这场战争与美国的中东政策所造成的巴勒斯坦一以色列冲突长期未能解决有着直接的关系。巴以冲突由来已久,其本身有着复杂的历史根源和现实的地缘政治、经济利益的原因,中间涉及民族、宗教、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的纠缠,再加上大国势力的角逐,致使中东地区成为自二战结束后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地区。迄今巴以双方战事频发、以暴易暴的仇杀事件持续不断,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同时也是人们观察“文明冲突”的窗口。凡是关注国际关系的人都可以发现,美国的中东政策明显带有偏袒以色列的倾向,这里除了犹太移民在美国具有能左右世界金融走势和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结果的雄厚政经实力因素之外,还有其更深刻的宗教一文化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中东的关系源远流长.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丝绸开始传入中东,成为我国与该地区交往的先导.公元前139年(建元二年)至公元前126年(元朔三年),汉武帝派张骞首次出使西域,开创了中国通往西亚的道路,这使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中国同中东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也为促进东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作出过重要贡献.近代以来,中国和中东都受到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侵略,两地的交往因此受到严重的干扰和影响,双方传统的联系一度中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与中东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两地的关系逐步得到恢复,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不断加强.但冷战时期,由于受两极格局的制约,中国与中东关系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冷战后,随着国际格  相似文献   

13.
这里地势险峻,曾是历史上的兵要之地,是全国抗战的重要根据地;这里民风淳朴,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文明,书写过游击战的光辉篇章;这里孜孜不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催人拼搏,千百万群众力战贫困.一月中旬的太行山区,积雪未融,寒气逼人. 2017年1月14日,农历腊月十七,春节将至,太行山深处的山西省武乡县,处处洋溢着欢快的气氛.这一天,汪洋副总理来到了武乡县岭头村和南亭村,慰问贫困群众和基层扶贫干部,并与省际交叉考核组和第三方评估组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14.
中东近代经济主要来自于内外部力量的共同推动,分别是中东自强意识支配下推行的改革,以及工业文明的冲击和列强的经济渗透。但是中东改革者们急于通过西化改革来摆脱长期落后的面貌,没有对内外部诸多因素进行考虑,从而造成了中东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缓慢。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参与中东地区的卫生治理以医疗援助为主要形式,迄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医疗援助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中阿关系的发展,也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民心相通"的历史基础所在。21世纪初以来,尤其是在中东综合呼吸症大范围爆发和中东难民危机升级后,中国对中东传统意义上"点对点"式的医疗援助模式,已不能适应全球化时代出现的中东地区公共卫生治理的新要求。中东卫生治理的全球性关联及其带来的非传统安全效应,已经对中国参与中东卫生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更加凸显中国参与中东卫生治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二战后,中东经历了民族解放独立运动和社会革命,现代化进程向全面化、纵深化方向发展,地区经济合作和区域化逐渐加强,中东地缘政治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和重要.巴以冲突持续不断,中东问题呈现出复杂化、长期化趋势.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和扩散在国际意识形态及国际政治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形成所谓"文明冲突"六个趋势与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在主权财富基金全球兴起的形势中,中东主权财富基金以其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雄厚的资金实力独树一帜。本文阐述和剖析了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指出其在对本土经济发挥支柱作用的同时,在全球经济和金融运行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进而产生了多方面国际政治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光阴荏苒,《阿拉伯世界研究》从其前身《阿拉伯世界》于1978年创办,到1982年获教育部批准公开发行,至今已出到总第200期了。现任主编丁俊教授和编辑部都希望我作为创始主编能撰文以志纪念。盛情难却,这里谨就记忆所及稍谈一点往事和感受,权作200期感言与寄语。我在漫长的教师生涯里总共创编过三种刊物,它们是1978年起创办的《阿拉伯世界》、2007年起与国外合作出版的《亚洲中东与伊斯兰研究》(英文版)和2015年教育部批准出版的《中东地区发展(年度)报告》。  相似文献   

19.
欧美在中东展开的民主治理是各自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成为在中东实施民主治理的两个最大国际行为体,尽管它们对民主的侧重点、伊斯兰与民主关系、中东战略地位以及中东民主化的主导权等方面虽有不同认知,但对民主和中东民主的必要性与有效性存在相同认知,深究其因,双方中东民主治理的差异源于欧美所处的历史阶段、发展起点与路径以及利益攸关地区的根本不同。只有打破将西方视作铁板一块的旧有观念,才能对中东与欧美在民主等问题上的关系产生更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王泰 《阿拉伯世界》2005,(2):37-42,56
二战后,中东经历了民族解放独立运动和社会革命,现代化进程向全面化、纵深化方向发展,地区经济合作和区域化逐渐加强,中东地缘政治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和重要。巴以冲突持续不断,中东问题呈现出复杂化、长期化趋势。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和扩散在国际意识形态及国际政治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形成所谓“文明冲突”六个趋势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