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禾 《社区》2009,(21):47-49
民以食为天,无奈“病”从口人已经升级到“毒”从口入的不争现实。如何才能吃得安全呢?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抽丝剥茧悉数美味入口前的逐个环节,环环相扣,才能吃得安全。  相似文献   

2.
《华人时刊》2004,(7):46-47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若把这句话中“人上人”理解为“佼佼者”而不是其它不健康的含义,用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药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蔡宝昌教授身上,倒是十分贴切。  相似文献   

3.
孙福熙 《社区》2011,(2):4-4
中国人太把“读书”看得严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的说法,先认读书为苦不可耐,于是用黄金利禄来引诱,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意思。  相似文献   

4.
林林 《今日南国》2008,(15):79-80
夏季很多人胃口不好,总感到“口苦”,但这个时候偏偏又是人体力消耗大需要加强营养的时候。那么,夏天应该怎么吃得清爽又健康呢?  相似文献   

5.
最好的早餐     
陈晓卿 《社区》2012,(28):59-59
读《暴食江湖》,一篇关于早餐的文章写得精彩,焦桐先生很文艺地把早上这顿,称作“一天中最初的期待”,听起来如情窦初开般美好。字里行间,他甚至不能苟同将早“餐”说成早“点”,生怕吃简单了。如果因为赶早而“吃得粗鄙”,则一天都会“觉得面目可憎”。如果想到翌日清晨即可吃到美味,则“心中就绽放着桔梗花”。真浪漫啊。焦先生生活在台湾,换到像北京这样快节奏的大城市,想吃得精细而丰富,可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6.
矿物     
古人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也告诉我们:苦难是成功的奠基石。[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传说,有个叫郎屯的和尚,云游四方,走到哪吃到哪,吃得多、吃得快,人称“吃遍天”。有一次,他来到一个寺庙,刚进山门,迎头有一匾牌,上写“国中大吃”。郎屯很不服气,大声喊道:“谁人敢称国中大吃?出来见识一下!”他话音未落,一个瘦小枯干的和尚早站在他的面前了,并拱手说道:“在下胡延便是。”二人说着来到厨房,吃的比赛就此展开。他们虽然都是出家人,但并不吃素。这边郎  相似文献   

8.
骆统     
骆统小时候,有一年闹饥荒,乡里的和逃难的人没粮食吃,饿得浑身无力。骆统见了,吃得也一天比一天少。姐姐见他总是难过的样子,就问他有什么心事。他说:“看到大家连糟糠都吃不上,我怎么能只顾自己吃饱呢?”姐姐说:“你为什么不跟我说,自己一个人吃苦呀!”于是,她拿出自家的粮食交给骆统,又告诉了母亲。  相似文献   

9.
两首儿歌     
大凡做父母的总是偏爱最小的儿女,家乡人俗称“圪宠垫窝儿”。比较起兄长与姐姐来,“垫窝儿”总要吃得好点儿,穿得新点儿,做的家务活儿少点儿。  相似文献   

10.
我属于那种胸有“小志”的人。 上小学时虽然正好赶上全民胸怀“大志”时代,满世界都是“埋葬帝修反”、“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人类”之类口号,那志向大得没了边。可我却硬是没有“近朱者赤”,与时俱进,我的志向说来好笑,希望自己将来长大当个养鸡大户,娶村东头那个又黑又红的胖姑娘为妻,什么时候想吃鸡蛋就煮一个,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作文》2007,(8):36-36
糊涂活了26岁。被生活误导了27载。小学时候不喜吃鱼,爸爸对我说:“孩子鱼吃得越多能让人变得越聪明。”我置若罔闻。一次老妈做出了很有特色的火培鱼,我与老爸协定:吃一条5毛钱。结果,当月老爸的私房钱宣告破产。从此以后,我见到鱼就想吐。大学里。我自以为禀赋过人,主动把鱼让给学友们吃,并以老爸之语戏谑。  相似文献   

12.
《社区》2010,(3):41-41
1.维生素片宜在饭后服 在有些人的心目中,维生素类药物都是“补品”,是蔬菜、水果的“代用品”,副作用少、安全性夫,因此,不少人吃维生素类药犹如吃蔬菜、水果,非常随便,有时饭前吃,有时饭后服,没有规律。  相似文献   

13.
庄子的猴子     
《庄子》里有一个故事:养猴人要给猴子吃果子,先说“早上吃三个,晚上吃四个”,猴子听了,怒形于色;他于是改口说“早上吃四个,晚上吃三个”,猴子听了,转怒为喜。  相似文献   

14.
高明 《小康生活》2005,(11):54-54
误区一:晚上很晚吃饭会使你发胖.因为在睡着的时候人是没法消耗卡路里的。“这是一个荒诞的说法”,美国营养学家说,“晚上吃得晚不会让你发胖。但要小心的是,如果你经常很晚才吃饭并且体重增加的话,这就要检查你所吃的食物是否有问题,许多人喜欢在一天结束的时候‘款待’自己,他们觉得这个时候应该享受一些特别的东西,像冰激凌、薯片一类的。”  相似文献   

15.
学生创业,一直是一个受人关注的话题,这份勇气和胆识让人称道,其敢于吃“螃蟹”的魄力实非等闲。顾磊,在当时也可算是勇吃“螃蟹”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6.
我属于那种胸有“小志”的人。 上小学时虽然正好赶上全民胸怀“大志”时代,满世界都是“埋葬帝修反”、“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之类口号,那志向大得没了边。可我却硬是没有“近朱者赤”,与时俱进。我的志向说来好笑,希望自己将来长大当个养鸡大户,娶村东头那个又黑又红的胖姑娘为妻。什么时候想吃鸡蛋就煮一个,逢年过节,杀只鸡解解馋。  相似文献   

17.
著名心理学家达芙妮·库珀经多年研究发现,导致肥胖的罪魁祸首不是食物,而是恐惧和恐惧造成的压力。人类大脑中存在一种“食物缺乏恐慌信号”,一旦食物不足,恐惧感油然而生,一想到要放弃“吃”,就会焦虑、紧张,最后吃得更多。  相似文献   

18.
每个家庭吃东西的模样都不一样,每个人吃东西的样子也不一样,我们家吃东西的样子可有意思了。爸爸吃饭的时候是最壮观的,不管多少饭,他都会“一扫而光”连一粒饭都不剩。爸爸的饭量大得惊人,一顿能吃三碗,而且是“狼吞虎咽”的。一点都不文雅,可把筷子大哥忙坏了,东夹一下,西夹  相似文献   

19.
鲁迅与周扬有着不同的“左翼文学”观念,体现出不同的文化追求。鲁迅所追求的是通过改变“吃人”的文化来改变人奴役人的现实,实现建立“人国”的理想;周扬所追求的是树立权威,不但自己崇拜权威,而且处处以权威来号令他人。这在解散“左联”和“两个口号”的论争中表现得特别突出。  相似文献   

20.
刘净植 《社区》2009,(14):46-47
家里两年前种的那株玉兰终于在今春开了花,粉紫的花朵开得非常的健旺,大朵大朵的,花瓣晶莹肥厚,在春日的阳光下格外诱惑人的眼睛。我忙回头去问奶奶和姑姑:“这花瓣吃得吗?”姑姑笑了:“这个怕不行.是叫辛夷吧?是中医里可以入药的那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