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庆贺 《南都学坛》2001,21(4):65-67
霍桑的《红字》是一部探讨人性与宗教、道德习俗关系的作品,它讴歌了个性解放之于宗教的狭隘意识及道德习俗偏见的胜利,呼唤顺应人性正向追求的健康的宗教与道德体系的建立;同时,它也是一部反映妇女不幸的哀歌和女性追求解放的颂歌。这一切主要由海丝特·普瑞思反抗的人生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论劳伦斯对现代英国社会的道德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H·劳伦斯是20世纪初英国重要的作家,他的小说以呼唤自然人性为主题.在作品中,他通过对人性受压抑、被异化现象的描写,批判和揭露了英国现代社会的弊端,并从工业文明、教育体制、传统宗教等方面,对英国社会世俗的道德传统提出了质疑.他竭力呼唤的是一种真实的、尊重人的、以人为本的理想道德.  相似文献   

3.
十九世纪的美国经济迅猛发展,而文化观、道德观、宗教观则大多继承了西方传统模式,作为生活在这一时代的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及其作品深受宗教的影响,他的代表作《红字》便是其经典作品。本文通过对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的性格及命运的分析,探讨宗教对人性的渗透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由于王尔德自身道德有严重缺陷,他的许多作品中都包含着如何看待、裁决乃至惩罚道德过失的关注,以及由此引起的有关人性和宗教干预的讨论。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探讨了王尔德三部戏剧中涉及人性、道德和宗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描写社会和人性的阴暗面是霍桑作品的突出特点,《红字》是其中之一。这部作品突出了他本人独特的思想和对人性的理解。《红字》通过海丝特的人生之梦、丁梅斯代尔的救赎之梦和齐灵渥斯的罪恶之梦,在揭露社会罪恶和人性丑恶的同时,对善良的主人公寄予了极大的同情,肯定了人性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约翰逊作为一个重要的道德作家,在一系列作品中探讨了"幸福"这个十八世纪时髦的主题。在《人类希望皆虚幻》中,作者表达了对现世人生的厌倦和对永生的崇敬,充满了道德训诫和宗教情怀。在《漫步者》中,他继续强调人要控制欲望和盲目的追求,但并不断然否定人的欲望和追求的合理性,甚至在作品中出现许多矛盾的观点。这恰恰反映了约翰逊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7.
作品<马丁·伊登>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主人公马丁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他出身贫苦,却向往上流社会的体面、豪华生活,他为之苦苦奋斗,最终名利双收.可是功成名就后,他却没有了兴致,并感到生活对于他是一种痛苦.马丁心灰意冷,毅然走向自己最后的归宿.这是他梦想幻灭后的选择,也是"美国梦想"幻灭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格林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作品《问题的核心》是一部宗教小说。从同情和怜悯,道德焦虑、宗教情怀及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小说的内涵,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位知名作家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拉帕西尼之女>是纳撒尼尔·霍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故事围绕着女主人公贝雅特丽丝的毒性展开.虽然贝雅特丽丝的身体充满毒素,但是她却拥有一颗天使般的灵魂.在霍桑看来,身体的毒性只不过是一种凡人的幻觉,灵魂的毒性才是真正的邪恶.灵与肉是可以分离的.  相似文献   

10.
《红字》是19世纪美国伟大的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的经典之作.小说以海丝特·白兰和阿瑟·丁梅斯代尔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写了两人私通后的心理活动和自我救赎之路.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入手,运用自由意志、理性意志、伦理身份、伦理困境、伦理选择等理论,重新审视小说主人公海丝特痛苦挣扎的内心,分析海丝特的精神世界和伦理选择,并追寻作家霍桑的伦理道德观.  相似文献   

11.
在“大我”对“小我”的压制、伦理原则的等级化以及道德二难境地的消除这三个方面,“十七年”文学作品显示了一体化伦理规范的强大威力;在其压制下,个体自由伦理逐步泯灭。这种道德理想主义极端化的后果便是道德专制。  相似文献   

12.
道德教育的有效性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这也是一个千古话题。人们不断追问“道德是否可教”?其实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不同的语境下设问的,所问的不一定是同一个问题。因此德育研究首先是梳理“问题”背后的学科立场和话语背景;有了清晰的视野和思想脉络,才能推进道德教育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3.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它生动地描述了主人公哈克与逃跑黑奴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流浪经历,深刻揭露了美国这个所谓文明世界的残暴,寄托了哈克乃至整个美国民众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本文深入分析了哈克的个人道德观不断发展和成熟以追求精神自我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14.
交往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包括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 ,体现着主体间性的交互作用。当前的大学德育仍然是一种知性德育 ,强调道德理性 ,缺乏真正的交往 ,导致了德育的弱效。由知性德育向交往德育转变 ,应成为大学德育创新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5.
重建道德文化要考虑现实,个人觉悟高低不同,若一味强求过高的道德准则,则难以在大众中贯彻实行.“敬”是修身、涵养的修炼,是一个相对容易让人自愿执行的道德规范.能在人心里唤醒平凡的“敬”就是道德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社会变革时期出现的道德严重"沙化"现象,是对五六十年代社会道德的辩证否定.它并不意味着我国社会道德的整体颓废与堕落,相反,这一客观现实背后却孕育着中国社会和中国人对道德建设的强烈愿望和要求,也充分反映了我国社会道德曲折前行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17.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题开启了西方道德理性主义的先河。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而实际上道德与知识是存在二律背反现象的。因此,我们在道德教育中不能把道德作为一种纯粹的知识加以传授和灌输。要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增强受教育者的道德体验,使其在实践中逐步丰富自己的道德规范并内化为自我道德需要,外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8.
中庸之“中”字的涵义是全面的,也是自成系统的,与其相关的“执中”、“中和”、“时中”等概念均由“中”字衍生而来。在“中”与道德的关系上,中国儒家所言“中庸”是“至德”,而古希腊中庸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中庸是区别于自然界的人事界之“中”,是最高的善。中庸以适度为原则,但它不容易达到。人的行为必须以理性为指导,才能达到中庸。  相似文献   

19.
医生"道德风险"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医疗市场与普通商品市场相比具有信息完全不对称等特征,病人可通过重复博弈和信号博弈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医生的欺骗行为.寻求解决医生"道德风险"的对策可从加大惩罚力度和建立一定的信用机制等方面出发.  相似文献   

20.
亚当·斯密提出“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家分析人类经济行为和市场经济的始点和基点。庇古和新制度经济学派对这一假定作了修正。“经济人”假设受到过一些非议与责难。韦伯指出“经济人”的成长需要道德的支持。需要相应的制度呼唤“经济人”的道德良知,建立至善的健康的市场主体,使“经济人”在追逐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实现社会的整体目标,并成为承担社会责任的“道德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