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某种程度上,在《德伯家的苔丝》中,亚历克通常被认为是反面的人物形象,是苔丝悲剧的主要制造者。实际上,哈代在刻画亚历克的形象时,渗透着正面与反面的交织,因而不同时代的读者由于前理解不同,可能对亚历克产生不同的评论。从某个角度来看,亚历克的思想代表着新时期的前卫思想,他走在时代的前端,而他对爱情的勇敢追求和真心付出也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2.
哈代笔下苔丝的悲剧性结局有着多重的成因.在性格上,苔丝勇于承担责任,敢于自我牺牲,坚持自己纯洁善良的本性,即使与社会现实格格不入也不与之妥协;在性别上,苔丝作为一个女性,在男权制社会中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其所有的思想和行为都应为男权思想服务,否则,即被人们所嘲笑.另外,苔丝家庭的不幸、亚历克的罪恶及克莱尔的错误均是导致苔丝悲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以他的故乡为依托,建立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威塞克斯"世界。《德伯家的苔丝》作为哈代的代表作,蕴含了不少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苔丝的"孝女"与"贞妇"人物形象,契合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对女性的要求;苔丝对命运妥协的人生选择,与中国人"成事在天"的天命观有着相通之处;哈代对苔丝反抗的结局处理,也符合中国人对"大圆满"结局的象征性符号的意义追求。  相似文献   

4.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最为著名的小说之一,描述了一个被人诱奸而后又犯下杀人罪过的女人的故事。文章试图站在现代人的立场,并从女性的视角来剖析这部作品及它的作者:苔丝仍然是以男性为中心的世界里被理想化的缺乏自我意识的女性牺牲品;而哈代在对苔丝同情的背后,在把苔丝纯洁化的同时,也把他作为男性喜好的烙印打在了苔丝的身上。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斗潭社区的华寿康今年已经83岁了,他被人称为"环保卫士""除癣斗士"。如今,他仍然在为衢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环保和市容默默奉献着。华寿康家住斗潭社区斗潭东区的一套小房子里,他是原衢州市煤机厂的离休干部,曾获衢州市"五城联创"优秀督导和衢州市级绿色家庭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2011,(6):158-159
紧身裤、镶钻手套、太空鞋、金属腰带,甚至是机器战士的重磅盔甲,他通过这些似乎与流行音乐毫无关系的元素,在舞台上耀眼地打造出专属于他一个人的非凡气势。他就是迈克尔·杰克逊,流行音乐的无冕之王,同时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设计师"。他为自己设计了一座后人难以逾越的音乐高峰,也为自己永不坠落的童心建造了一座梦幻庄园。他对生活、音乐和时尚的想法及创意永远超乎你的想象,即使是在他离开我们两年之后,仍然能从他遗留下来的种种精美物品中感受他无可匹敌的气势。  相似文献   

7.
幻灭是哈代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最成功的小说,其主人公苔丝也是一个最能体现哈代幻灭主题的女性人物形象.哈代的幻灭主题主要体现在他对苔丝被人诱奸、遭人抛弃和最后又被人勒死等方面的详细刻画上.在哈代看来,苔丝的毁灭既是她自己的悲剧,同时也是社会和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8.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和诗人,他在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对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命运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述。一定程度上而言,苔丝的悲剧命运根源于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但就主观而言,却更多的归因于苔丝自身,或者说归因于她可怜背后的可恨个性。  相似文献   

9.
"一般"与"个别"是一对在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哲学范畴。亚里士多德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特别是柏拉图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一般"与"个别"的较为合理的思想。但在他的思想中也存在着矛盾之处:在本体论上,他注重对"个别"的认识,认为个体事物是第一实体,从而具有唯物主义倾向;在认识论上,他更为注重"一般"、"共相",从而回到了柏拉图式的客观唯心主义,由此为中世纪唯名论与实在论的争论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0.
正9月是繁忙的开学季,在教师节前一天,记者才约到闵行区社区学院常务副院长赵双成。身材魁梧、性格随和的他没有一点"官架子",与社区学院的教师和学员亲切地打招呼:在交流中他也没有一点"官腔",言语中不乏真诚和直爽。"我的体育项目是跑步,一直跑直线,喜欢直来直去,不喜欢说弯道话。"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赵双成这样评价自己的个性。1984年8月,刚完成学业的赵双成正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此后他历任学校体育教师、体育教研组组长、教导处副主任、副校长和校长,一步一步不断成长和攀登。整整三十年过去了,如今他仍然耕耘在教育领域,书写着一位"草根校长"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海明威这个名字是一个与战争和勇敢、爱情和暴力、美和死相连的名字.他不但以实际行动树立了自己在公众面前的"爸爸"形象,还以其独树一帜的作品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个在重压下仍然保持着优雅风度的"硬汉"形象.  相似文献   

12.
城子 《新少年》2012,(Z1):16-17
你要是问米可:你最快乐的事是什么?他会告诉你:"读书!"你再问他: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他仍然会告诉你:"读书!"是的,丹东市汇才小学三年级男孩儿米可的童年充满了浓浓的书香。在上一个寒假里,米可读书还"读"出了一个令他十分快乐和难忘的故事。我们来看一看米可那个最快乐的寒假是怎么度过的吧。  相似文献   

13.
《德伯家的苔丝》塑造了一个纯洁、善良的女人,她的悲剧让人唏嘘不已。家庭的贫困和亚雷的人身压迫并未使苔丝真正放弃生活的勇气。克莱的魅力与诱惑使苔丝第一次掉进了他编织的陷阱里。新婚之夜,善良的苔丝愿意原谅克莱婚前的放荡生活,但是克莱却始终无法原谅苔丝。克莱之后的远离与遗弃,瓦解了苔丝对于爱情的幻想,真正意义上摧毁了苔丝的精神,也成为了克莱亲手献给那个虚伪、残酷的男权社会的祭品。  相似文献   

14.
《德伯家的苔丝》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极富个性特征的贫寒美丽的乡村姑娘苔丝的形象。苔丝的命运是悲惨的,其悲剧命运产生的根源大体有三:社会家庭的客观因素,苔丝自身的悲剧性格以及哈代命运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即爱,但是这种爱不同于墨子所言的"兼爱",也不同于《圣经》所说的"博爱",而是一种等差之爱,是一种在泛爱基础上的有亲疏远近之别的爱,通俗地讲即爱每一个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爱。在当今中国,这一观点仍然发挥着构建人文精神的作用,不断在人性角度上对人们进行着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6.
"○"与"0"是两个不同的数字符号。关于它们的起源与演变、功能与用途以及用法差异等学术界存在着分歧。"○"是一种汉字,它的起源地在中国;"0"是印度数码,最先由印度人创造。虽然"○"与"0"在符号的创造上是极其相似的,但它们仍然是泾渭分明的两个数字符号,不能等同与混淆。  相似文献   

17.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苔丝也是哈代在人物塑造上的顶峰。苔丝的悲剧命运让整部作品笼罩着浓厚的悲观主义气氛。本文试图从不同角度,对苔丝命运的悲剧的起源、性质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诚"在杨时的理论思想中居于枢纽地位,"天人之道一于诚","诚"是合内外之道。他坚定地主张"诚"在现实生活中效果显著。在政治活动中,法度和治理技术固然不可或缺,但是最根本的仍然是至诚。若无至诚,即便有好的法度和治理技术,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他对"诚"的高度重视,自然地延伸到对"直"的重视上面来,有创新性地提出"直"是"尽其诚心而无伪"的说法,并指出非道德意义的"(率)直"在工夫修养中具有有益的作用。杨时的诚论是依托解释、引证儒家经典展开的,其中他继承和发扬了二程的四书思想和经典互诠方法,对儒家经典的诠释作出了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他是山东省滕州市、滨湖镇两级人大代表,是滨湖镇财政所所长,是滨湖镇纪委委员,他还是心系民生的理财管家。说他"抠",并不是说他吝啬,而是说他对工作的付出与执著,凭借着特殊的角色,他在一步一步地实现着人生价值。他就是龙厚明。当家理财必须"抠"1998年8月大学毕业后,龙厚明被  相似文献   

20.
在鲁迅"五四"前后的诸多论述中,"生存"是最为核心的概念。鲁迅对"生存"的重视和使用辐射到了诸多议题,他既用之改革家庭,又以之作为反传统、革新思想的依据。虽然鲁迅在进化的语义中使用"生存",但他把生物进化论与意志论融合起来,显示出他并不是在达尔文的"适者生存"意义上使用"生存"。是鲁迅误解了进化论吗?鲁迅频繁引用尼采阐释进化,通过梳理科学史可以发现,尼采与进化论存在着复杂的历史关系。鲁迅正是接续了德国学者对生物进化论的讨论,这改变了他论述"生存"的方式,为其界定"生存"概念提供了新的原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