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再生混凝土(RC)的配合比进行分析,探讨水胶比、再生骨料掺量以及超细粉煤灰(UFA)掺量等因素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结合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并优化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再生骨料掺量90%,可配制出和易性优良,3d抗折强度大于3.0 MPa,28 d抗折强度大于5.0 MPa的再生混凝土,均能满足重交通和特重交通开放交通的要求.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拉压比和折压比在后期均有提高,韧性改善.同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再生混凝土强度与胶水比、再生骨料掺量以及UFA掺量的经验公式,相关性高,为再生混凝土的配制技术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粉煤灰对高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泵送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特别是与减水剂复合使用时,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性能.研究了粉煤灰高强混凝土中粉煤灰的细度、掺量对混凝土流动性、可泵性及强度的影响,最后给出了煤灰在高强混凝土中的最优掺量,可为工程应用借鉴.  相似文献   

3.
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的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中包括废混凝土块和废砖,通过控制砖在再生粗骨料中的掺量来配制再生混凝土,分析研究建筑垃圾中废砖的掺量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自由水灰比的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再生骨料的特点,对基于自由水灰比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进行研究.首先以再生骨料饱和面干状态为基准,确定再生粗骨料的有效吸水量,在拌和混凝土之前将这部分用水量加到再生骨料中;再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通过试验数据处理确定再生粗骨料对应的回归系数,目的是准确地计算适合出再生粗骨料 天然砂混凝土的自由水灰比;最后总结归纳基于自由水灰比的再生混凝土初步配合比设计步骤,为实际工程应用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泡沫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以及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研究表明,分别增加粉煤灰用量和发泡剂的用量干表观密度以及28 d抗压强度都随之下降,吸水率上升,并且对比了动物蛋白发泡剂和动植物复合发泡剂使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动物蛋白发泡剂性能更优越。石膏掺量在3%~4%时,粉煤灰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高,而石膏掺量超过5%时,强度反而下降,得出各个因素的改变对粉煤灰泡沫混凝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孔道灌浆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新桥规的具体要求,提出掺加粉煤灰改善浆体的技术性能。研究了粉煤灰对浆体流动性、稳定性、耐久性和强度发展的影响。经过试验,得出结论:粉煤灰在一定掺量范围内可以改善浆体的流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掺量在30%以内早期强度可以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修补混凝土自密实的要求,利用高效复合减水剂增塑和超细复合粉煤灰改善胶凝材料级配等有效措施,尽可能降低新拌混凝土屈服剪应力,使混凝土拌合物达到自密实所需要的流动性.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自密实混凝土的配比参数.针对超早强的性能要求,通过胶砂试验,在多种化学外加剂中,选取早强剂A作为超早强水泥混凝土的外加剂,并确定其合理的掺量.同时在此基础上对自密实超早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技术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选用高效减水剂、早强剂A、普通硅酸盐水泥可配制出1d的抗折强度达3.0 MPa以上,2d抗折强度达4.0MPa以上,自密实性能好,30min后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损失小的自密实超早强高性能混凝土,能够满足对混凝土路面进行快速修补、无需振捣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掺量粉煤灰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容重下,泡 沫混凝土28d抗压强度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是呈上升趋势,粉煤灰掺量为30%时抗压强度 最高,而且在设计容重越大的情况下强度受水灰比影响越小。而吸水率是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 加而整体趋于下降,并且在设计容重为600kg/m3,水胶比为0.42时,粉煤灰掺量为30%时,泡 沫混凝土的吸水率最低。导热系数在粉煤灰掺量较小时,影响较小;当掺量为30% 时,导热系 数最小,仅为0.55 W/(m·K)。  相似文献   

9.
为得到不同养护方式下可确保混凝土碳化耐久性的粉煤灰临界掺量,在CO2体积分数(20±3)%、温度(20±2)℃、相对湿度(70±5)%环境中研究了标准养护28、56、90 d、干养护3 a(分别记为A、B、C、D养护条件),水胶比0.37、0.45、0.53,粉煤灰掺量等质量替代水泥0、30%、45%、60%以及水胶比0.61的纯水泥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建立了不同养护条件下确保混凝土碳化耐久性的粉煤灰掺量与水胶比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当水胶比为0.37和0.45时,水胶比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较小;对于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较低的水胶比和适当延长的早期养护时间(一般不超过56 d)可使得其抗碳化性能得以保证;得到不同养护方式下水胶比与临界粉煤灰掺量的数学关系。在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养护条件确定粉煤灰的临界掺量,进而指导拌合站的配合比设计,对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进行事前控制。  相似文献   

10.
以实际铁路大桥工程为背景,以解决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问题为目的,通过试验分析了矿粉、粉煤灰对水泥化学收缩和干燥收缩的影响,结果显示:内掺50%的矿粉能够大幅度降低早期塑性阶段的化学收缩,对减少后期的化学收缩也有一定作用,矿粉与粉煤灰复合后对降低7 d以内的化学收缩都有显著作用,粉煤灰比例越高,作用越明显;单掺加矿粉会增加干燥收缩值,而采用矿粉与粉煤灰复掺的方法则能够有效提高体积稳定性。根据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的试验分析,并结合工程要求和化学收缩、干燥收缩试验结果与分析,提出了优化大桥原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方案,经过实际施工检验,有效避免了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复合引入炼钢废渣和粉煤灰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对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和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粉煤灰、钢渣和水泥作为胶结料复合使用,对各物料的水化反应起到促进作用。当粉煤灰掺量为15%、钢渣掺量为10%时,透水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均较高。粉煤灰和钢渣复合加入,使胶结料连接桥更致密,强度更高。  相似文献   

12.
从混凝土工作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耐磨性等方面,分别研究了石灰石粉对道路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掺入质量分数为10%的石灰石粉时,道路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和后期强度;石灰石粉的掺入可提高混凝土的早期耐磨性;双掺石灰石粉和粉煤灰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和后期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以榆林市辖区电厂粉煤灰地基回填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强度室内试验和现场荷载试验,分别测定其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的干密度较小,比一般土小约30-40%,γd/γs=0.51;在压实度为0.97、含水量为最优含水量条件下,0.2〈al~2〈0.5MPa-1、3≤Esl~2≤10Mpa;粉煤灰不具塑性,本无粘聚力,但试验表明,当有一定的含水量时,其模量、强度及地基承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品种粗集料配制的不同水灰比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以及水泥石孔结构,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吸水率较大的集料有利于降低水泥石孔隙率,而活性较高的集料则有利于降低其最可几孔径和大孔含量。本研究条件下,玄武岩集料附近水泥石的这三个参数均较低,故配制的混凝土抗冻性最优。花岗岩集料附近水泥石虽然最可几孔径和大孔含量均最低,但孔隙率最高,故配制的混凝土抗冻性较差,特别是当水灰比较高时。而在低水灰比条件下,较大的最可几孔径和较高的大孔含量对混凝土抗冻性的不利影响更为显著,有着较高大孔含量的石灰岩集料  相似文献   

15.
从普通砼和高强砼掺用粉煤灰对强度的影响入手,分析了粉煤灰在砼中的效应,并说明了这些效应对强度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