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献载有禹母修己吞食薏苡而怀孕的传说。"薏苡"作为植物再生的仪式和象征,它只是这一传说中的神显植物,在神话思维中有其一定的象征意义。把薏苡视为夏族的图腾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2.
酉卣源考     
通过植物形态解剖学、栽培学与出土文物和文献资料的互证,认定酉卣都起源于薏苡的图腾崇拜,其小口尖底壶形造型是对薏苡总苞形态的模拟。  相似文献   

3.
通过植物生态学的研究与文献资料的相互印证,认定甲骨文中的春与夏是用薏苡的生育期来表示,秋与冬是用薏苡的形态变化表示。这种用同一物种的物候期表征四季的方法是更精确、更科学的,这种理论成果远在母系社会就已完成也是薏苡图腾崇拜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甲骨文“■”,是一个争议很大的字,由于从禾被公认为一种谷物,分歧主要在于双人偏旁。本文认为双人偏旁的上下排列根据金文的映象可隶定为■或以,而■或以通假是描述一种植物的种子。结合另一通假字“仁”的字义,双人偏旁可解为双果仁之植物,与此形象对应的作物只有薏苡一种。另外双人偏旁上下排列也是高度指标,与此相应的作物也只有薏苡。由此判定甲骨文“■”即为薏苡。  相似文献   

5.
通过植物形态学与文献资料的相互印证,认定甲骨文“■”乃隶书苡,为薏苡野生种的文字形式,它与甲骨文“■”即共同组成薏苡属的两个物种,并用“■”即■以字归类之。这是世界上首次关于栽培种和相应的野生种并进而提出生物属的文字记录。  相似文献   

6.
耒耜源考     
通过植物形态学、解剖学和栽培学的研究与出土文物和文献资料的互证,认定耒耜都起源于薏苡的图腾崇拜,并最终演化成了犁。  相似文献   

7.
陶埙源考     
埙是用陶土烧制而成的古代最重要的吹奏乐器。从吹奏乐器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入手,收集关于埙的考古资料并结合同时期的薏苡文化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证明:埙的造型来源于薏苡总苞的形状。埙是中国古代薏苡文化的主要表现方式之一,同时早期埙的演变也反映了薏苡文化的的演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发现早在母系社会薏苡就被驯化成栽培作物,在夏商时代薏苡的栽培水平达到相当的高度,已掌握灌溉、圃种及移栽技术。  相似文献   

9.
彝盉源考     
通过植物形态学与出土文物和文献资料的互证,发现薏苡文化,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统一化趋势的推动下以中原先进的青铜革命为领袖一步一步地缔造了华夏大统一,其顶峰就是夏王朝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薏米又叫薏苡米,属禾本科一年生植物,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种于周至县内,古人称之为:“薏苡似明珠”,现全国各地均可栽培,是一种珍贵的保健滋补品。其籽实具有利水渗湿、清热排浓,强壮筋骨、消除水肿、健脾和胃、止泻的功能,是目前常用的药食两用品,现国内外市场紧缺‘,价格不断上  相似文献   

11.
通过植物形态学与作物遗传学的研究与文献资料的相互印证,认定早在4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中华民族已认识到只在近代才建立的作物产量构成公式全部三因素即株数、粒数和粒重的关系,并用12个不同的甲骨文造型表示。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甲骨文形态的研究和文献资料的相互印证,判定甲骨文“米”,“箕”是对薏苡果实(总苞)脱壳过程即远古舂取薏米仁的描述。发现夏商时代薏苡主要以粥和饭的形式消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甲骨文和文献资料的深入研究发现: 酒,彝酒即仪狄酒是薏苡粥发酵而成的醴,而酒是对这种醴过滤的产物,以后进一步发展为深发酵。这种食品早在夏代以前的母系社会就已发明。  相似文献   

14.
六朝江南妇女的经济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朝时期江南妇女的经济活动,主要是从事养蚕纺织等手工劳动。此外,还从事植物的采集活动,并参与酤酒、卖茶等市场活动。这与六朝时期社会风气相对开放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5.
汉民族几千年在与大自然的相依相存中,把自然万物和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意念相应相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植物民俗文化。大自然的植物,被人们赋予了浓郁的民族文化内涵,具有了独特的民俗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