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用人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才理论,是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的重要理论武器。科学的用人观念邓小平同志总是从战略的高度上看待用人问题。1982年10月他指出:“我们不是没有人才,问题是能不能把他们组织和使用起来,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挥他们的专长。”①“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道理很简单,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人才,我们的事业就…  相似文献   

2.
<正>人才派遣又称劳务派遣或劳动力派遣,是在"两种契约,三方当事人"模式下运作的一种新型雇佣方式,指人才派遣服务机构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后,将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从事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用工方式。人才派遣用工方式是一种雇佣和使用分离的用工方式。采用人才派遣方式,将"单位人"变成"社会人",有利于人才资源的最优配置,有利于建立灵  相似文献   

3.
人才安全是党的执政安全体系中最本质的安全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人才建设成绩斐然。但目前人才安全状况仍不容乐观:一是人才总量相对偏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二是人才观念滞后、体制不健全,限制了人才作用的发挥;三是人才资源外流严重,削弱了我国人才队伍的实力;四是投入不足,后续人才培养乏力。强化人才安全,一是要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保障人才的供给安全;二是要加强高层次专门人才队伍建设,保障人才队伍质量安全;三是要完善人才吸引和使用机制,保障人才效能安全;四是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法律化,保障人才流动安全;五是要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制,保障人才工作方向安全。  相似文献   

4.
简论准人才     
人才是人才学最基本的概念。创造性是人才的基本特征,只有当某人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某些创造性劳动,才能将其称为人才,反之,则不能算为人才。根据人才的创造性劳动是否得到社会的承认,可以把人才分为显人才和潜人才两种基本类型。不言而喻,人才和潜人才之间是一种属种关系,因而,人才的基本特征——创造性也必然是潜人才的必备特征。正如有的人才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未进行创造性劳动,未进入人才之列的,不能成为潜人才。”(杨敬东《潜人才纲要》第3页)  相似文献   

5.
人才辩证观     
人才是世界上所有宝贵的资本中最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是关系到国家兴衰和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古今中外的英君明主和有识之士无不高度重视人才问题.今天,随着国际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兴起,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四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人才问题愈来愈被提到重要的战略地位和议事日程.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这样一大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到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事情成败的关键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并多次强调:“这是个战略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有的人才学家也尖锐指出:“今天,谁拥有一支宏大的高质量的人才队伍,谁就能在各种竞争中占据优势,谁就有可能掌握未来.”可以说,人才是“立国之本,创业之源”已成  相似文献   

6.
构筑21世纪我国能源新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能源是现代文明的动力,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文明的积累和提升,人类社会的进步,无不以能源的利用为基础。没有能源,没有动力,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现代文明,也不可能有将来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能源的利用是有代价的,地球资源的日益枯竭,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在某种程度上是能源利用的后果。我殷切希望,我们每个人不能是一个“盲目”的用能者,不能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而是要做一个“自觉”的用能者,知道用能的代价,大家都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我国的有限资源最高效、最经济、环境最友好地应用起来。 我…  相似文献   

7.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现代企事业制度改革,市场经济越加激烈,竞争给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更新的要求。无论是企事业之间的经济、还是国际经济竞争,这些竞争既是客观存在的,又是刻不容缓的,而竞争的核心关键就是人才竞争。
  管理人才是企事业中的中坚力量,对单位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企事业单位管理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已在一个单位发展当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21世纪的人才短缺将是每个企业所面临的现象。在企业的发展当中如果传统的人才争夺多数属于“个案处理”的话,那么今后的人才争夺可能要“批量进行”。一旦时机成熟,将会出现“赢家通吃”的时代。我们的企事业单位如果没有充足的而且是高品位的人才资源做支撑,将无法适应经济市场化、知识化和全球化的要求。抓紧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跨世纪的合格青年人才,加快企业管理人才资源开发,形成有利于管理人才发展的工作机制,有效地促进企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作为用人单位,最关键的是要大力挖掘、选拔、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能为社会带来活力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不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不惜用轿车、别墅、高薪为条件,广招人才,大有求贤若渴、嗜才如命之感。然而,值得玩味的是有些领导对本单位的人才却视而不见,见而少用,让好端端的人才在那里撂荒,群众称这种钟情外才、轻薄内才的现象为“人才灯下黑”。一些地方、单位和部门为何不用“灯下”人才,而偏要用重金外聘人才呢?个中原因主要有四:其一,谓之不敢用。有的领导思想仍然不够解放,对观念新、思路活、办法多、作风正派的人才不敢启用、重用,生怕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捅漏子,惹麻烦,影响自己仕途升迁或事业发展;其二,谓之不能用。…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是关键.没有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培养造就一支宏大的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农村人才队伍,特别是农村实用人才,让他们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时代最为迫切的要求.文章以山东省淄博市为例,调查了当前农村实用人才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来划分,可以把人才分为复合型人才和专业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可以“富国”但不能强国,培养专业创新人才是走强国之路的必然选择.培养专业创新型人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重塑人才观念,形成人才强国的社会共识;(2)构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制;(3)建立专业创新型人才任用机制;(4)营造一种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环境,建立创新风险由国家承担的救助机制.  相似文献   

11.
发展先进文化 塑造四有新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告诉我们,一个社会的发展,如果仅仅强调经济的发展,而没有相应的文化环境的形成和人的精神世界的完善,这个社会的未来将是不美满的。正如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所警示:“脱离人或文化背景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所以,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三步战略的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选拔、使用和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么,要使真正的人才充分地发挥其潜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发现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管理人才的制度和办法,从该文中或许我们会得到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正>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教学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作为社会主义的水利院校,培养同现代化相适应的水利人才,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关于人才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一个概念: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人才”? 人才学研究者的观点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就是人才。在他们眼中,人才的最大特征就是——“德才兼备”。  相似文献   

15.
在谈这个问题以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两点: 第一,中小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坚强的革命后代,使他们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我们的年青一代应该是自觉而积极的革命者和建设者。我们是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绝不能象封建社会那样,培养出来的青年是“唯唯诺诺”“唯命是听”,这种青年是不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不能成为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我们培养的青年,也不能象资本主义社会那样,使他们获得了一些科学知识(和封建社会比较而言),但目光短浅,志趣狭隘,极端的自私自利,这样的青年也不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讨论高等教育如何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时,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培养高水平,高层次的文化科学技术人才上,对这类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水平的人才,是现代化社会的精华,没有这样的人才,新的技术革命就搞不起来。因此,通过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造就这类人才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类人才,即短期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如美国的社区学院被人称为“在高等教育历史上是对国家  相似文献   

17.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在电力企业中人才泛指: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和技能人才。正是这些人才支撑着电力大厦的科学、持续、健康发展。如何能充分开发每个员工的潜能,打造优秀人才团队,发挥企业人才的规模效应?本文从"选、育、用、留"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现实生产力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进展,都要求我们对“劳动者”这一范畴做进一步的考察。 纵观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历史,可以把它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古代生产力→近代生产力→现代生产力。在这一过程中,不仅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者及其构成也发生了质的飞跃。第一,就劳动者个体来说,不仅体质大为增强,而且素质(特别是智力)已由体力型转变为专业科技型。第二,特别重要的是,劳动者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传统意义的劳动者即“蓝领工人”,往往只占很小的比例,而所谓的“白领工人”则越来越成为劳动者的主体。就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地位和作用而言,显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者,但就他们与生产资料的关系来说,则与蓝领工人没有区别,他们一般也不占有生产资料,因此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地区要振兴发展,需要大批人才。然而,在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人才需要的层次和来源问题上,没引起人们的普遍注意和重视。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自古以来,人才是创业之本。现代社会,人才更是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事业成败的关健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他还指出,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种种原因,经济、文化十分落后。要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早日赶上全国的先进水平,对人才的需求不仅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早在一九七八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为了发挥教师的这个关键作用,八六年《国家教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要求:“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要着重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明确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崇高职责。”这就把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和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