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华中师范大学成人教院夜大学学员中提起陈昌龙,没有哪一个不伸出拇指夸奖的。陈昌龙是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防暴队关山检查站站长,是华中师范大学成人教院思政专业94级学员。他长期忘我工作,刻苦学习,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显著成绩,获得了工作、学习双丰收。在公安战线上,陈昌龙为打击严重刑事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先后10次受到市公安局嘉奖,一次荣立一等功,一次荣立二等功,三次荣立三等功,1993年被中共湖北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4年荣获武汉市劳动模范、模范共产党员称号,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  相似文献   

2.
秉公执法     
秉公执法邓州市检察院全振歧邓州市检察院自1992年以来,72次受到省、市检察院的表彰;4个科室荣立集体功5次;12名同志荣立二、三等功;46名同志受到省、市检察院表彰;98人受剑市级以上单位的奖励。使我院1994年跨入了南阳检察系统先进单位行列。一、...  相似文献   

3.
从事公安工作近二十多年来,邹周灵同志始终保持和发扬了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献身公安事业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奋战在公安第一线,积极带领民警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高度赞扬,连续18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先后二次荣立个人三等功,1992年被广东省公安厅授予先进基层派出所所长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在价值观上的集中体现。但在当今现实生活中,集体主义却时常被误解为"抽象集体主义"。"抽象集体主义"无视人的实践活动对"集体"性质的历史规定,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仅仅看成是两个抽象概念间的关系,并由此主张集体高于个人,集体价值比个人价值更重要,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导致个人尊严、个人权利等遭受侵害。"抽象集体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直观思维方式、封建文化、苏联模式和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等的产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以人为本",需走出"抽象集体主义"误区,走向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5.
解放军运输工程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近年来,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中取得显著成绩,先后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全军文化课教学先进单位,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评为政治理论课教学先进单位,并荣立集体三等功.该室现有教授、副教授8人,讲师12人.助教10人.近5年来,在担任全院10余门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同时,共出版著作4部,译著2部,参编教材5部,辞典3部,在《求是》、《国外社会科学》、《世界政治与经济》等国家级和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译文近200篇,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及学院领导的表彰和学员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区分了"真实的集体"和"虚假的集体",从马克思的理论出发点"现实的个人"和"人的感性活动"可以看到,集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境遇中的"现实的个人"展开其感性活动的空间,是人的价值的历史实现空间,集体是历史的。  相似文献   

7.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一个老话题。话题虽老,意义却常新。为了使社会主义国家的个人和集体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我们认为,认真研究和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反思并纠正以往在这个问题上的失误是非常必要的。一、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毫无疑问,个人与集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个人是构成集体有机体的细胞,没有个人的存在,也就无所谓集体和集体的一切。没有个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也就谈不上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因此,集体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另一方面,个人在任何时候又是依赖社会的。人不是孤立的人…  相似文献   

8.
个体记忆何以可能:建构论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里峰 《江海学刊》2012,(4):171-176
由于集体记忆/社会记忆研究的兴起和"建构论"话语霸权的形成,个体记忆的自主性乃至可能性成了一个需要论辩的问题。记忆的真正主体只能是个人,集体记忆则是一个隐喻的概念,须以个体记忆为载体方能存在和传承。集体记忆抹杀了记忆鲜活、质感、多元的本真特质,需要个体记忆来进行平衡。借助个体记忆及其负载的情感和意义,普通人可以对集体记忆、公共记忆进行"微抵制",获得"微自由"。记忆研究应该超越"建构论"的束缚,致力于寻绎、理解、阐释记忆之于不同群体和个人的多元意义及其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上,我们必须明白,处在现实社会中的集体与个人是一种相互蕴含的对立统一关系,它们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个人必然是处在集体关系中的个人,而集体也必然是由个人构成的集体.  相似文献   

10.
当前的集体与个人关系新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上,我们必须明白,处在现实社会中的集体与个人是一种相互蕴含的对立统一关系,它们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个人必然是处在集体关系中的个人,而集体也必然是由个人构成的集体。  相似文献   

11.
王腾 《兰州学刊》2008,46(5):23-27
和谐社会有两种形态:自然的和谐及建构的和谐。和谐社会的构成要素有三个层面:个人自身的和谐,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个人、集体、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价值的诉求关涉到“知本”价值、创新价值、财富价值和幸福价值四个方面。个人价值的诉求的结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不和谐,反过来,社会和谐的目的也是为了保证个人价值的实现最终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至善。  相似文献   

12.
农村出现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名不副实,而集体土地所有权虚拟的深层根源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基本矛盾——农民个人既是土地所有者又是非土地所有者,即集体"主体"虚拟。集体权利主体的多级性法律规定,集体行为事实上被"代理人"的意志支配,以及承包经营权、国家行政权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侵蚀等导致集体土地权利的缺失。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选择是设立农民集体大会,重塑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  相似文献   

13.
城市居民作为理性经济人从成本收益角度考虑,存在垃圾分类个人行为动机不足与集体行动"搭便车"的现象。本文从垃圾分类个体行为与集体行为两个视角出发,借助法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如何通过法律改变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行为成本与收益,改变集体环境下居民个人垃圾分类的博弈均衡,进而走出垃圾分类集体行动"囚徒困境"与搭便车的困局,促进城市居民形成垃圾分类的社会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4.
在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上,我们必须明白,处在现实社会中的集体与个人是一种相互蕴含的对立统一关系,它们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个人必然是处在集体关系中的个人,而集体也必然是由个人构成的集体。  相似文献   

15.
从Demsetz、Anderson和Hill以及Umbeck等关于制度形成过程的讨论中,我们发现外部性效应积聚到一定程度将自发地"催生"某种制度以缓解冲突,而且该制度往往成为个人理性向集体理性过渡的条件.借助这个分析思路,能够为西方近代伦理学与纳什均衡、公共选择理论中关于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关系的争论找到契合点.  相似文献   

16.
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一直是影响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传统视域中的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是在单向度上的道德隶属关系。在现代视域中,随着能力问题的突出,开始从能力与道德双重向度来构建新型的集体与个人关系,建立真实的集体,塑造健全的个人。本文尝试以此为切入点,对集体与个人关系进行新的探求,以期对构建真实的集体有更透彻、明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我所理解的"集体话语" 和"个人话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话语既可以为个体"在场"提供参照坐标和价值认同的可能性,也可能引导个体在他性的效仿中逐渐丧失我性的参与和创造,走向傀儡生存.个人话语在拒绝媚俗的旗帜下,部分地疏离了集体的声音,但很难想象对集体话语作真正意义上的"告别".二者之间,有对抗,也有对话.  相似文献   

18.
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以云南诺邓白族村盐井的"十六灶"组织为个案,认为"十六灶"起源于民间卤水资源分配的传统习俗.明清以后,国家的盐业机构开始利用"十六灶"民间组织,把它与国家灶户制度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上、下阶层共同管理井盐生产的民俗事象."十六灶"成为一种灶户与盐村遵循、国家认可的组织民俗,它同时涵盖了个人、集体和政府等多重关系,规范着个人、集体和政府使用盐业资源的原则和行为,反映了卤水资源分配中的民间权力,体现了国家灶户制度在下层的实行.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13日下午,贵州省普定县130个单位的140多名年鉴工作人员集体"充电",听取《普定年鉴》编辑人员讲解如何撰写年鉴稿件。  相似文献   

20.
为期4天的"2001中国西部经贸洽谈会暨香港优势博览会"(以下简称"西博会"),于5月28日在成都大盘收官. 来自世界26个国家近2000名政、商精英和记者与港、澳、台及沿海发达地区的5000余名商贾政要相聚蓉城,为这座千年古城在新世纪西部大开发揭开了新的篇章.120个亿的签约合同,证明"西博会"不愧为继去年四川召开"西部论坛"之后的又一杰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