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西方现代荒原精神流变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成纪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6)
西方现代荒原精神流变观刘成纪在西方文学传统中,荒原(Desert,BarrenGround,Wasteland)是重要的精神象征形式。源远流长的基督教文学,将它作为人类被上帝遗弃命运的写照。流浪汉文学则将它作为无家可归者的活动场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 相似文献
2.
江玉娇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26-128
纷繁的典故、复杂的象征、多层的意象以及繁杂的结构使《荒原》的意义幽深含蓄、晦涩难懂。本文分析该诗中的水的柬征意象,力求展示诗人所赋予这首长诗的主题,让读者从清晰的脉络中看到这首貌似杂乱无章的长诗的整体性,看到西方现代文明的荒原,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精神的幻灭,更深切地领会这首诗的旨意所在——宗教信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刘宏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314-315
荒原意象是美国文学的母题之一,既象征自由,也象征险恶,具有二元性;而T.S.艾略特的《荒原》描绘的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造成的灾难和精神创伤,影射西方现代文明的堕落、精神生活的枯竭和一代人的幻灭感。通过两种荒原意象的比照,昭示了美国文学传统荒原意象的异化和战后西方社会的信仰危机。 相似文献
4.
中西方意象理论都关注客体形象和头脑中的形象之间的联系,以及对二者起着桥梁作用的语言。中西方文学意象都要传达特定意义,通过现存的事物来表达隐藏的含义,通过客体意象为主观情感找到出口。 相似文献
5.
6.
红柯小说弥漫着丰沛的生命气息,众多引人瞩目的审美意象的诗性展示使之更加充实和浓烈。其中,河流意象出现频密,且意蕴丰富。这既来自红柯十年北疆生活的经验积存,也源于作家文化寻根的自觉诉求,并试图用河流这一古老意象冲刷现代文明的孱弱,重建原始而野性的西部文化世界。由此,既体现了红柯小说风格独特的生命意识,也形成了对西部文学雄健浪漫精神的积极建构。 相似文献
7.
张淑珍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3)
鹧鸪是常见的诗词意象,内涵"臆白点"、"多对啼"、"飞但南"和呜叫声与"钩耕格磔"、"行不得也哥哥"谐音的四大特性,由此被赋予了丰富的感情.随着词的发展,鹧鸪意象的寓意也在不断的变化中. 相似文献
8.
李彦灵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1):46-49
简述了古代垂钓意象的发展变化以及隐逸内涵的形成过程,认为垂钓意象的隐逸内涵自<庄子·杂篇·渔父>和<楚辞·渔父>二文出现而逐渐确立,并在唐代得到巩固;而自唐该意象内涵又发生流变,在盛唐表现为以隐求仕的风气,在中晚唐到宋代表现为对功成身退的追求,在北宋后期以及元代,则表现为一种无名无识的真性回归. 相似文献
9.
李丽程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6)
美人鱼意象是《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最为重要的意象,凸显了整首诗歌的意象群的内在联系。它对诗中主人公普鲁弗洛克丰富复杂、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的揭示,对诗歌主题意义的诠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整首诗歌的灵魂。艾略特通过人鱼意象来展示现代西方社会人们空虚迷惘的生存状态,并凸显了其早期诗歌中的荒原主题。 相似文献
10.
王继霞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10,(6):62-67
回族文学中的阿訇形象,随着时代的不同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和内涵:现代文学中的阿訇是承担着振兴族教使命的启蒙者,是伊斯兰传统"创制"精神的载体和象征;新时期以来的阿訇文学形象,从国家民族意识代言人逐步发展为个体民族精神的彰显者,他们凝聚了回族爱国爱教的政治诉求、崇尚清洁的精神旨归;进入新世纪,回族文学中的阿訇形象表现出在圣俗之间或徘徊或坚守的姿态,这标志着在当下多元文化冲击中回回民族不断反观自身、寻求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超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99-103
张爱玲在塑造女性群像的同时也造就了女性话语霸权下男性系列的独特的精神蕴涵和人格张力,事实上,其传奇式的生命体验对这种形象的性别化处理有着隐约含蓄的指涉和衍生意味,寻找作者在对这些男性群像进行创造时的情感走向和话语态势,可以窥视到男性形象作为一个符码表征,在张爱玲小说中所具有的艺术特色和意义指向,进而从一个新的视阈介入小说的文本内核。 相似文献
12.
吴华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5):137-140
《荒原狼》写作的时代是一个堕落的时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在这样的社会里几乎无法生存。黑塞在小说中提出以幽默作为拯救手段,帮助人们获得信仰和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作家的幽默观是建立在堕落时代背景之上的“绞刑架下的苦笑”,但并不绝望,其实质是爱和信仰。正因为如此,对黑塞的阅读和阐释在今天的社会仍然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龙跃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2):82-84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美国20世纪出色的南方女作家.她的极端的宗教观使其作品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气息和典型的南方乡土特色.其作品所宣扬的荒诞和异化的主题意义以及暴力和神灵顿悟的宗教思想在其短篇杰作<好人难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4.
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成为西方自身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西方看到的不仅是充满异国风味的梦境,而且也看到自己的影像。因而形象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乌托邦形象,是作为一种异己力量质疑现存秩序,期望对自身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进行调整;意识形态形象,是按照本国价值观塑造的,通过主观整合异国的现实来符合本国群体的认知,以维护和整合本国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象征模式。本文反观西方社会对中国形象的认识变迁,解析这两种功能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15.
彭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2):214-215
数字影像在我国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文章针对数字影像时代的特点从摄影观念、审美价值的更新等方面阐述了摄影文化的流变 相似文献
16.
任红敏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0,38(1):74-77
胡姬,是在古典诗歌中频频出现的形象。胡姬形象一经出现,便有一个自身的美感特质,而胡姬这种美感特质的形成,是与时代结合而产生的,因为诗歌创作的文化意识植根于历史的土壤中,诗人写诗必与时代息息相关,胡姬形象美感特质的形成是和历史背景和时代文化意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相似文献
17.
龙跃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4):62-64
《致西莉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剧作家兼诗人本.琼森的一首短小的抒情诗。诗作意境融彻、韵律优美,淋漓尽致的刻画了一个陷入单恋的男子如痴如醉的形象,并高度赞美和歌颂了柏拉图式的爱情,即纯洁的精神恋爱。 相似文献
18.
屯垦戍边有着深厚的中华传统儒家文化积淀。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以农为本、安土重迁和修齐治平、扬名身后等观念与屯垦戍边思想一脉相承。自西汉以来,屯垦戍边思想与儒家文化紧密结合,成为激励中华民族仁人志士屯田戍边的重要推动力,也由此成为了稳定边疆、保家卫国的千古之策。 相似文献
19.
论当代农民题材小说及农民形象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晶晶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1,17(3):71-74
农民形象在当代文学中明显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就文学史的发展过程而言 ,农民形象的演变 ,甚至可以视作是各个文学段落的形象标志。农民形象的变化不仅体现着社会的现代化程度 ,而且也表现出农民自身作为个体的精神独立和人格解放的时代趋势。农民形象的演变 ,实际上就是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精神的发展和演化 ,农民在成长中体现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崭新面貌和走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