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交通规划流量分配问题中的交叉口延误函数进行了研究.考虑了对冲突流、冲突相位和非机动车交通等因素,通过对交叉口延误函数的进一步细化,对不同转向车流和不同交叉口类型建立了适合我国城市道路的交叉口延误函数,增强了交通分配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山地城市“停车难、停车乱”等静态交通问题,以泸州市为例,调查分析城区各类停车设施的分布状况与利用现状,认为城市静态交通设施总量不足、设施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及停车秩序混乱、违章现象严重是其主要问题所在.据此,从规划、建设和管理三方面提出山地城市静态优化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3.
结合马鞍山交通碳排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低碳交通模式的几点建议:城市布局多中心紧凑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建立低碳交通政策和管理,以此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高架桥的建设中,桥下的平面交叉口空间受高架桥体的影响,很多属于宽中央隔离带的路口,两个路口中间部分按照路段进行渠化,车流互相影响严重。为了解决这类问题,以石家庄市北二环和红星街的平面交叉口为例,对宽中央隔离带路口的交通组织进行了研究。主要从路口渠化和配时上提出了新的交通组织方案,最后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对方案进行评价。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新方案可有效减少延误,提高交叉口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车多场少"的问题已成为城市交通的突出矛盾,并影响城市发展。随着私家车拥有量的增长,这一矛盾将更加突出,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已迫在眉睫。从宜昌市静态交通的现状介绍着手,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从制定专项规划、加强规划管理、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出台停车场管理措施、多元化投资建设停车场和立法管理违章停车六方面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专业课程教学中“工程项目案例教学”和“思政案例”相互融合,解决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分离割裂的问题。本文结合“交通设计”课程中“慢行交通设计”教学模块,对教学案例、教学环节进行融合设计,重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慢行交通设计理念中的引导作用,探索“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效融合”的课程实践途径。通过“双向融合”“深入递进”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7.
交通工具是交通肇事罪成立的必备要素,但我国刑法并未明文规定交通肇事罪交通工具范围.刑法学界对此问题也争论不休,影响着交通肇事案件法律统一适用.在公共交通场所.非机动性交通工具与机动性交通工具共同参与交通活动、违章肇事的,都会侵害公共交通安全,符合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的,应当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设计及交通管理与控制的主要内容,回顾了心理学在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设计及交通管理与控制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道路平面交叉口使用者的主要心理活动,对心理学在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设计及交通管理与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并探讨了在这一新形势下交通工程学科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
针对非常规突发事件下区域大规模机动车辆疏散的交通运行管理进行了研究。以元胞传输模型为理论基础,针对疏散交通流时空分布的高度随机、动态特性,建立了区域疏散系统最优动态交通分配模型。进一步重点分析了平面交叉口在疏散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整合了交叉口流向冲突消除的交通管理策略,构建了基于交叉口冲突消除的疏散交通管理优化模型。最后以长春市中心区路网和2020年人口预测数据为依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为疏散交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0.
认定某种交通工具是否列入交通肇事罪中交通工具的范围,应始终把握交通肇事罪的本质特征,即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符合这一特征的,则应列入交通肇事罪交通工具范围,反之,则不应列入.由于非机动性交通工具,如自行车、人力车、马车、帆船等违章肇事的行为完全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本质特征,因此,应包含在交通肇事罪的交通运输工具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机动车对非机动车、行人的无过错责任,体现了对交通事故受害人的人文关怀。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适用无过错责任能够合理分配交通事故的风险,实现法律公平的基本要求,在兼顾公平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效率的最大化。但是,由于《道路交通安全法》自身存在的制度缺陷和相关观念、配套措施的缺失,我国现阶段在交通事故中适用无过错责任有实际困难。鉴于此,笔者建议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规定例外情形,修正现行规定的不足,以确保无过错责任在交通事故中的准确适用。  相似文献   

12.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之法律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之后,第76条有关司机责任的规定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借助法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进行剖析,从社会成本、交通效率、道德风险等几个方面加以利弊权衡,可以看出:在这种责任分配体制下,将预防或注意的成本过多地分配给司机会产生道路交通的低效率;过高的赔偿风险将极大地增加整个社会保险(含商业保险)的成本;举证的困难大大增加诉讼成本并引起对法律的失望;不合理的责任分配会引发道德风险及由此引来的违法行为。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采取一些相应的立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新颁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否定了"撞了白撞"。但对这一通俗的说法应有更准确的法律解释和更深刻的理论分析。依据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规则的法经济学分析,表明过错推定责任规则更有效率地体现了立法原意。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无人驾驶汽车时代正悄然而至。无人驾驶汽车的应用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可能引发安全隐患。近年来,各国不仅加紧推动和扶持相关技术发展,也在加快出台无人驾驶汽车法律法规。相比较而言,中国针对无人驾驶汽车虽然出台了一些规范性文件,但是在相关法律法规方面仍然处于空白状态。而无人驾驶汽车引发的诸多问题,对中国现有法律框架下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产品质量法》《保险法》等相关法律已经提出挑战,亟须更新相关法律规定。在兼顾促进行业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和保障相关人员合法权益的原则之下,应当制定针对无人驾驶汽车道路交通管理的相关规则,建立无人驾驶汽车专门服务机构,明确无人驾驶汽车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主体、责任归属以及执法主体,可以在交通管理机构内部建立专门的技术评定机构,提供无人驾驶汽车道路交通事故的技术评定;在保险制度方面,应更新现有的强制责任保险,扩大受益主体,调整赔偿比例,提升赔偿金额,可推行车内人员伤害保险制度,创设设计者责任险新险种,从而有利于更加及时高效地对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进行救济。  相似文献   

15.
安全始终是交通运输生产的主题.本文结合我国交通运输事故与安全管理的特点,以安全工程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轨迹交叉论的交通运输事故的机理模型,从理论层面推导出防止发生交通事故应从改进管理做起的结论.根据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提出了加强交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部分措施:加强行政管理;加强行业管理;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安全始终是交通运输生产的主题。本文结合我国交通运输事故与安全管理的特点,以安全工程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轨迹交叉论的交通运输事故的机理模型,从理论层面推导出防止发生交通事故应从改进管理做起的结论。根据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提出了加强交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部分措施:加强行政管理;加强行业管理;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机动车超载行为的博弈分析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结合新近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内容对机动车超载的成因进行了博弈分析,认为导致中国现行治理超载措施成效不佳的主要原因是交通规费差别化的不可能、公正处罚的概率不高和管理者的自由裁量权过大。提出了规范汽车生产企业的运力标示行为、加大对交通管理部门的腐败查处力度和细化处罚标准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佛山市道路交通事故作了综合性的比较,分析了交通事故的成因和分布特征,指出了佛山市交通安全极需进行综合治理.借鉴交通安全取得卓著成效的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佛山市的实际.提出了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一带一路”中的战略理念与空间生产问题,对“交通”与“和”进行全面分析。研究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交通经济带(圈),“交通”是整个战略的支点,“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和平发展,“成和”是整个战略的目标,“交通成和”既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也是现代区域科学的核心范畴,它是对西方二元对立政治哲学理念的扬弃,从而为避免大国政治的悲剧提供了一个战略制高点;“一带一路”的本质是一种空间的生产,亚投行与丝路基金的实质是“距离投入”,通过钢铁铸就的新丝绸之路,无疑拉近了沿线国家的地理距离;心理距离的拉近需要充分激活古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使之成为沿线国家民心相通的内在动力,地理与心理距离的拉近是判断“一带一路”战略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交通是由人类行动本能演化而来的、为满足自身生活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实现人、物、信息空间位置转换的社会活动。现代交通美学就是一门分析研究人们交通活动中的审美规律,指导人们正确按照“美的规律”构建现代交通理念、设计现代交通工具、规划现代交通网络、营造现代交通景观、提高现代交通效能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深入研究现代交通美学,有效运用现代交通美学研究成果,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导交通事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