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论魏了翁词谢桃坊中国儒家学说发展至北宋中期,在新的历史文化条件下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派。这个新儒学派曾自称“正学”、“圣学”、”道学”,南宋后期终于以“理学”的名义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并确立为统治思想[’。理学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它在南宋时虽然数次遭到压抑与...  相似文献   

2.
南宋立国153年,以往人们对它的历史地位评价颇低.实际上,这种评价缺乏对南宋国内外环境的总体认识,忽视了南宋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忽视了南宋人民在抗击金和蒙元的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民族气节和不屈的斗争精神,更忽视了南宋在传承中华文明中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总之,绝不能贬低南宋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论南宋财政岁入及其与北宋岁入之差异高聪明南宋是北宋的延续,南宋各方面的制度以继承北宋为主,在新的形势下,某些方面的变化则是难免的。这是因为南宋是在北方金人的压迫下建立和稳定下来的,为了适应战争形势的需要,各项制度也必须做适当的调整,特别是军事制度和为...  相似文献   

4.
陈港(公元1232-1277年),字瑟玉,莆田玉湖阔口村人,是北宋孝宗年间“清忠亮直抗金良相”陈俊卿的曾孙。他与南宋“节义文章扶宋名臣”陈文龙为从叔侄关系。他们两人同年生,同年殉国。陈港深受中国古代传统经史文化的黄陶和左海“重义轻利”纯朴民风的影响,自幼以大节自励。南宋末年,好雄贾似道权倾朝野,政治黑暗腐败,加上元军侵扰,民不聊生。陈港“仗义疏财”,关心民众疾苦,倾家资散发钱米,以济饥寒百姓。他说:“吾家世受国恩,当为国收民心耳。”恭帝德桔元年(1275),元军东下,大兵压境,南宋政权发发可危。这年12月初,…  相似文献   

5.
元朝的统一与南北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朝的入主中原及最终灭亡南宋,统一全国,先后导致了文化田的变迁。首先,其灭亡金朝后,形成北方以大都和东平为主的两大不同特色的文化圈,表现出各不相同的,亚文化特征。其次,在其灭亡南宋统一全国后,随着在战争中对南方文人、典籍、文物等的搜罗及后来寻访遗逸等行动,造成更大规模的南北文化变迁。由于这次文化变迁是在元朝疆土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使以大都为中心的文化,还表现出某些胡文化的特色,而江南文化经过这次洗礼之后,别更多地表现出审美的人文精神。这样的文化格局对后来的明清乃至近现代,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民族英雄文天祥壮烈殉国距今已七百余年。他那“富贵不能淫,贪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民族气节,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为民族的壮丽事业前仆后继,英勇奋斗,成为我国历史宝库中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因此,认真探求文天祥民族气节的本源,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疑是必要的。社会风暴的洗礼文天祥生活在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南宋后期。他出生的前一年(公元1235年),蒙古统治者窝阔台就已分兵三路南侵,拉开了宋蒙战争的序幕,文天祥就在这场民族战争中成长,接受着血与火的洗礼。战争中,文天祥亲眼看到了“山河千里…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与南京经济苏海涛南京史称之为“十朝古都”,这里面还不包括南京曾为南宋的行都,明永乐京师北迁后的“留都”。南明国都等。为什么这么些朝代会定都南京,主要是南京独具军事与经济的优越条件。在军事上,“金陵为王气所钟,襟三江而带五湖,包东吴而连北越,得...  相似文献   

8.
距今5 000年以降的中原地区由于生态与人文环境的压力,导致其社会复杂化演进的特殊路径。由于大规模人口迁徙与军事殖民,在中原地区常常发生族群之间争夺生存空间的战争,这种战争的目的、性质、规模都具有与史前中国其它区域不同的特性。它在与史前中原传统的重贵务实习俗的结合中,形成了血缘、文化、资源汇聚的“洼地”效应,这既促进原始宗教由自然神崇拜向祖先神崇拜的转化,又形成史前中原的“血缘旋涡”与“文化旋涡”,由此建构了一种特殊的集血缘性、内聚性、世俗性与开放性、辐射性对立统一的“天下结构”的早期国家制度模式。这种制度模式具有普适性、示范性特征及持续的辐射力与向心力,并延续而成三代王朝体制的“天下结构”国家范式,形成华夏早期国家的“中原”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9.
古池残水露新荷──读陶尔夫和刘敬圻的《南宋词史》钱鸿瑛对南宋词的评价,古往今来,意见分歧。推崇者如朱彝尊,其《词综·发凡》云:“词至南宋而极其工,而宋季而始极其变”;王国维《人间词话狈悄:“北宋风流,渡江遂绝”、“其堪与北宋人颌顽者,唯一幼安耳”。真...  相似文献   

10.
巴与蜀的行政隶属 ,从秦统一到 1949年 ,经历了 2 0次大的分分合合。其中以南宋绍兴五年 (1135年 )为界 ,此前主要是“分” ,此后几乎都是“合”。从秦至北宋 ,统治者主要采用让巴与蜀分开的办法来防范其割据。和平时期 ,这确见成效 ,但每遇战乱 ,巴蜀地区仍频频割据。明清时采用“三司分理”的办法 ,才基本避免了巴蜀地方割据政权的产生。多次“合”的形成 ,除了地理、经济、文化方面的原因外 ,主要原因在于 ,在战争年代 ,往往需要巴蜀的合力才能抗击侵略 ,每当天下大乱时 ,也只有二者的合力 ,才能割据以自保  相似文献   

11.
张岳健 《云梦学刊》2001,22(3):109-110
交际,尤其是跨文化交际,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文化有很大关系.探讨非语言交际的基本知识以及非语言交际与文化的关系,有利于跨文化交际与沟通,亦有助于第二语言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英汉国俗语义的等效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思军 《云梦学刊》2002,23(2):113-115
翻译作为不同文化间思想交流的主要手段,除注意准确选词、使用合适的句法形式外,更应注意积淀在词汇上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地理环境等文化色彩语义,即国俗语义。只有对词汇国俗语义的等值转换,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因翻译带来的信息差,尽可能做到等效翻译,来更好地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实现翻译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3.
邓胤 《学术探索》2013,(9):111-114
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响应国家文化“走出去”和云南省建设“两强一堡”战略,通过带领云南演艺集团,紧紧抓住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的机遇,积极推动演艺“走出去”,与柬埔寨有关方面联合创作并推出大型文化旅游演艺项目《吴哥的微笑》,受到柬埔寨政府及世界各国游客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探索出一条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闯市场及演艺“走出去”的成功路径。  相似文献   

14.
实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相互认同,克服跨文化交流中的理解误差,进而改变来自于强势国家的文化偏见,是保护和发展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保证。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国际舞台上所处的被动地位造成了我们在文化交流方面的失语状态,进而失去了我们与西方主流社会进行文化对话的机会,现在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使我们赢得了重新展现中国形象的历史机遇,为此我们应当塑造的是一个与经济中国相互统一的文化中国的形象,使中国在摆脱了贫穷、落后的经济形象的同时,彻底改变封闭、僵化的文化形象。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如何消除跨文化交流中的理解误差,校正历史造成的文化偏见,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旅游影响研究尽管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大多研究缺乏将其文化社会影响和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关联。而民族地区的生态文化景观常常是民族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云南藏区R村的案例表明,旅游引致的藏族生态文化景观的变迁,更多是通过对当地社区文化施予影响来实现的。在旅游发展背景下,重构藏族生态文化景观迫切需要来自规划、经营管理和社区多个层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由于"现代性"在中国仍是未完成设计的议程,因此用"公共空间"表述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似乎更切题旨.自晚清以来,中国的文化"公共空间"以现代大众媒体、物质性的公共构造以及具体的公共文化事件,共同见证了中国"现代性"进程.而1990年以来对"现代性"的反思,则直接引发了当代文化公共空间的裂变.  相似文献   

17.
刘婷 《学术探索》2014,(10):81-84
“微传播”时代的到来使青年亚文化的生成和存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青年群体的文化认同感与日俱增,参与文化传播的方式更为便利,促使代表真实民意的网络舆论的形成,从文化的边缘地带逐渐向传播中心挺进,从而构成“微时代”的亚文化转向.并且青年群体利用网络“微传播”接触的优势,自下而上地向成人社会进行“文化反哺”,促进了文化传承的双向互动.但同时也应警惕在网络“微时代”主流文化权威下降,青年亚文化自主权上升的背景下,亚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班瑞钧 《阴山学刊》2009,22(4):104-108
20世纪末全球化浪潮的涌现,极大地凸显了弱势民族和弱势国家的文化安全问题。站在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民族化的高度,有必要对东北亚区域的民族文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这对于在开放的世界中推动东北亚区域民族文化的发展,有效维护地区民族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东西方古典美学核心观念的两种不同美学形态,"和谐"与"中和"美论之间既存在相通之处,也有着明显的差异.相通之处体现着人类初民共同关心的问题;不同之处则见出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各自独具的特征.这些特征在东西方各自的文化发展历程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延续和深化,从中可以看出二者世界观和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唐正芒 《云梦学刊》2000,21(2):27-30
湖南抗战文化运动十分活跃,在中国抗战文化史上应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上篇从文化.名人汇聚、抗日团体与文化阵营、进步报刊及新闻出版、戏剧歌咏等文化活动诸多方面介绍了长沙抗战文化盛况。下篇概括介绍除长沙以外的湖南其它地区的抗战文化运动情况,并探讨了湖南抗战文化运动的经验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