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交往是社会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和相互了解的过程。在交往过程中,交往主体(个人或群体)凭借一定的方式、手段或工具,与交往对象发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实现物质、能力、情感、信息的交换与沟通。社会交往是一个包含着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复杂系统。它既包括人际交往、群际交往、区际交往、族际交往和国际交往等不同层次,又区分为政治交往、经济交往和文化交往等不同方面。社会交往的多样性和广泛性,说明社会交往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社会交往跨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贯串古今历史的全部过程,渗透在一切社会关系之中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社会,社会文化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但总有一些群体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其中“同性恋”群体的衍生群体——“同妻”就属于这一类。由于遭到主流文化的排斥和歧视,同妻对特殊身份的认同和突如其来的生活变故难以适应。同妻的社会适应不仅意味着与同性恋者婚姻关系的结束,也涉及经济、交往方式、社会心理等各个方面的调试。社会层面对应的是循规性行动,主要探讨同妻交往方式和群体互动对其交往方式的影响等,使其能够达到心理层面的良好适应。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大学师生关系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师生感情趋于淡薄,师生交往存在功利化、庸俗化倾向.这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人本理念的缺失、师生间交往思维和习惯的冲突以及师生素质修养等有密切关系.建立和谐的大学师生关系,要求高校与大学师生应充分认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营造有利于师生交往的良好氛围,使师生养成良性交往的互动意识和相互包容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4.
郝玉明 《中州学刊》2015,(2):102-106
休闲在人际关系中展开,通过人际互动体现出人的"类"本质,实现"群体"的共在。理想性的休闲应是人际性的回归,使人际关系全面展开,是人际交往的生动空间,是人际和谐的构建模式。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休闲交往出现了特权化、功利化、唯我化、虚无化的异化状态。要形成休闲交往的良性秩序,就应建立平等和谐的休闲交往关系,完善休闲交往主体的角色责任体系,推行文明的休闲交往礼仪规范。  相似文献   

5.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认为,交往是一种主体间行为,它是行动者个人之间的以语言为媒介的互动,它注重"主体间"对话的分析,倡导交往行为合理化,强调主体之间平等自然的对话.在教育公平的实践中,作为教师的教育者与作为学生的受教育者之间实施双向平等交往模式,有利于实现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二者之间的和谐交往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交往问题面临着现实的矛盾,处于尴尬的状态.一方面,在文化与道德边缘化、人们交往异化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希望知识分子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发挥道德示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现实社会中的知识分子群体又存在着诸多的交往失和、学术失范现象.解决上述问题,知识分子必须发挥高度的文化自觉,正确处理个体化与社会化的关系,努力建构适应社会需要、引领社会风气的交往伦理.  相似文献   

7.
王春福 《浙江社会科学》2012,(10):73-78,158
民营企业政治行为,主要是指民营企业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行为。民营企业通过行业协会和民间商会展开的政治行为,在完善的社会公共交往领域中更能发挥积极作用。要构建完善的社会公共交往领域,必须不断拓展公共交往空间、提升公共组织层次、强化公共媒体功能。在社会公共交往领域中,实现民营企业家组织同其他公共组织的良性互动和不同主体间的建设性交往,更有利于形成公共舆论、凝结公共理念、聚合公共利益,以提升公共政策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青海河南县那达慕是文化重构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转化为体育赛事的重要形式。其意涵和形式的变迁是人们在民族交往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诠释和再造,使传统文化嵌入到现代生活的文化再生产过程。那达慕赛事仪式中的文化展演与互动通过对文化标记物——赛马的高度关注,和对比赛的情感激发中形成了高度情感联结,从而促进了民族社区内部团结和民族文化自信并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重要平台。那达慕的意义变迁过程体现在多民族多种形式的交往互动中,实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间的协调,建立文化、社会与经济发展一致性的文化资本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贾毅 《兰州学刊》2014,(12):197-203
商贸往来和经济行为互动之间的理解与互信无形中产生了一种默契。这种默契正是通过不同民族成员在经济行为方式上的交流与互动,得以体现出不同民族之间在理解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相互尊重与互信。通过阐述民族商贸场域及商贸群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进一步说明彼此之间在民族文化与风俗习惯上的信任、和睦相处,为营造和谐的民族商业贸易交往氛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00年3月,第一批曾世代居住在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族开始移民搬迁至岳普湖县塔吉克阿巴提镇。在10年移民搬迁过程中,塔吉克民族交往方式发生了变化。在本民族内,从以往同一村落内的交往转变为不同村落间的交往;在不同民族间,与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汉族的交往更为紧密,主要体现在行政、教育、经济场景三个层面。文章通过田野调查所获得的大量访谈资料试图梳理塔吉克族交往互动的模式;从而在居住格局、语言学习和教育程度等方面找到族际交往和民族关系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梁红军 《云梦学刊》2011,32(3):124-12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哈贝马斯交往理论,正是在于其回归"交往理性"的需要。作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互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自身的超越,必须依靠交往理性的理论指导。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交往关系入手,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交往问题进行了分析,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谐交往理性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基于计算机和手机终端的互联网络深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人际交往的途径和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众多的交往模式中,网络交往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和工作中的主要方式之一。作为一种新型的人际互动方式,网络交往对敏感人群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而在敏感人群中,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不可忽略的群体,网络交往一方面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使现实交往更加丰满,另一方面也使这一群体在虚拟、隐蔽的网络氛围中逐渐失去道德约束,其价值观和人生观必将因此而深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世界"是哈贝马斯交往理性定义的交往世界.生活世界是现实的交往主体、交往主体的交往活动和交往的"理想话语环境"三者的统一和互动.生活世界需要规范化和有序化,即需要管理,管理贯穿于全部生活世界.和谐管理是生活世界中人际交往的协调模式.根据交往理性,和谐管理既是一种语言使用的规范化,又是一种交往关系的柔性协调.  相似文献   

14.
旗人入关后,在北京城实行旗汉分居,令汉族官员居住在外城。在外城特定的生活空间里,清初汉官在日常交往活动中,形成了多元互动的"关系网络"。这种网络对汉官及政局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陈名夏和刘正宗为中心的两个交往群体即在此环境形成。两个交往群体都明显利用了地缘关系资源,在外城圈定了各自地理位置和空间意义上的权力范围。各自政治利益集团与外城日常交往对象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女大学生情感细腻、敏感,在新环境中与同学交往,难免有些磨擦。因此要在认知上消除在群体中和谐生存的一些误区,坚持正确的人际交往原则,建立群体归属感,学会沟通,创建和谐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论作为社会控制的社会竞争陈皆明,陈通明所谓社会控制,是一种社会行为和互动发展的过程,是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群体有效地遵守社会规范,从而使社会呈现有序化的过程①。社会竞争作为一种行为模式和互动方式,反映了社会...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的哲学新视界中,他始终是从两个逻辑视角去观察世界的:一是人对自然的改造关系,一是人与人的改造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第32页,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前者,衍生出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人在自己的物质创化中改变自然,进而创造出人工自然和社会客体,由此形成人新的周围感性世界。在后者,是主体际互动。人超于动物,因之人在面对自然中基于一种新的群体交往,人通过自身的总体结合力去改变对象,并不断改变和提高主体自身,以形成独特的社会层系;同时,人的整个生活都是以人与人的物质交往  相似文献   

18.
传播: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我和他”的关系变成“我和你”的关系,意味着对话和交往/传播过程需要确立每一位参与者的主体性,形成传播行为中各种对象性关系,由此超越个体的主体性,走向多个主体在对话和交往中的主体间性,从而达到多个主体性的融合状态.超越传播过程中单一主体性(主客体性),走向不同主体之间平等互动所形成的主体间性,才能实现充分而自由的对话与交往,进而达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憧憬的人的自由发展与全面解放.  相似文献   

19.
社会和谐是人类久远的共同追求。但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生活资料严重匮乏的时代,为了自身生存的需要,人与人、集团与集团之间往往采取极端残酷的手段和方式解决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生产发展所带来的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的普遍满足,人类交往范围的空前扩大及其带来的精神境界的普遍提高,是放弃极端对抗手段,采取"合作协商"方法,解决人与人、集团与集团之间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和谐的历史前提。  相似文献   

20.
道德意识的个体发生机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的观点出发 ,探讨了个体道德意识的发生机制。作者充分肯定了皮亚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生认知理论的贡献 ,同时指出发生认识论对道德发生机制的研究只限于主客体交互作用是不够的 ,还应当借助于米德符号互动理论进一步揭示道德发生的社会机制。作者深入分析了建立在交往实践基础上的互主体关系的性质以及交往过程中的角色扮演过程 ,指出主体间角色扮演在道德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还依据交往的三种类型与交往范围的变化 ,探讨了个体道德判断结构的转换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