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明浩 《城市》2003,(1):56-57
鉴于对西部大开发的关注,尤其对西部地区城市问题研究的浓厚兴趣,我悉心阅读了牛凤瑞等人的《西部大开发聚焦在城镇》一书。读后,受益匪浅,颇有体会,简单归纳几点,愿与同仁们共同研究:一、观点明确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中,区域交通、矿产开发、能源利用、生产力布局、环境治理等问题是理论界、学术界和决策部门关注的问题,当然,城市问题也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2000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召开了一次较高层次的研讨会,专题讨论了西部大开发中城市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此后,城市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尤其…  相似文献   

2.
邢燕  巢元凯  谭健 《城市》2010,(7):26-30
近20年来,我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城市建设也随之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然而在大都市的更新和发展中,为缓解其膨胀所带来的压力,大多采取高强度的城市开发模式,主要体现在高密度和高容量两个方面,我们称这种采取发展模式的地区为“城市高密度地区”。城市高密度地区一般存在于大城市的现状城市中心和商业区等土地资源和价值高度集中的区域,同时它也是城市风格和文化特征集中体现的区域。  相似文献   

3.
和谐新唐山     
《公关世界》2008,(12):4-15
这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城市,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和“北方瓷都”:这是一座充满朝气的城市,唐山湾“四点一带”的开发与建设,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无数的机遇,集聚了智慧的人群;这是一座充满人文精神的和谐城市,勤劳善良的人民筑造了一座充满爱心、正义与团结的丰碑。这,就是渤海湾的一颗明珠——唐山。  相似文献   

4.
现代城市的社会管理有宏观和微观两种理解。宏观的城市社会管理涉及除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管理之外针对各种社会事务的管理。国外对应的概念则是“社会行政”,指一切有关人们社会生活方面的政策制定与施行。  相似文献   

5.
在上海“十字轴”商务带规划建设中,以大浦东和大虹桥为带动的东西向商务轴串联了淮海路、南京路等商务商业高度集聚的商务区,已具有较强的发展内生性。而北起复兴岛、南抵上中路隧道的沿黄浦江南北向轴线存在商务功能开发缺乏纵深、房地产开发过度、产业结构雷同等问题,与东西向轴线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加快浦江沿线商务功能开发,完善中心城区“十字轴”商务体系构架,不仅有利于上海传承历史文脉、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而且对加快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和服务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光照 《公关世界》2016,(13):24-29
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相似文献   

7.
王廉 《城市观察》2009,(2):122-132
如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资源是否具有唯一性?国家中心城市该如何规划与建设,它的国际国内走向、定位、形象表述该怎样进行?本文以“流量”、“聚集力”和打造“话语权”独特的分析方法,探究国家中心城市规划开发模式与解决方案之可操作性与前瞻性。  相似文献   

8.
贾艳慧 《城市》2009,(7):66-68
“城乡结合部是一种在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地带.位于连片建成区和郊区以及几乎完全没有非农业住宅、非农业占地和非农业土地利用的纯农业腹地之间.是土地利用发生转变的地区”。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正步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城市中心区大量的工业、房地产开发等向城乡结合部转移.大量的乡镇企业也随之涌现.城乡结合部用地急剧膨胀。加强城乡结合部的土地管理.对于提高城市土地开发利用效益、保障城乡用地结构协调统一、提高城市化水平等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樊平 《城市》2010,(7):43-45
城市滨水地带拥有天然的水面,是城市中最富有生气的地方,其价值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得到了充分的认识。滨水区开发作为城市复兴的契机,带来了巨大的环境、社会和经济的综合效益,而深入剖析其内在原动力,滨水区的最大优势是具有丰富的“亲水性”元素,即人对于水的依赖和亲近使滨水地带成为人们向往、聚集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自从我国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处在一系列激烈的社会经济变化之中,需要面对社会经济体系的转轨、城市进程、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急剧扩张等多种多样的变化,这就使得我国的传统城市规划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挑战。城市规划就像是城市的大脑一样,一个成功的规划或者管理,可以使城市焕发青春的活力。城市的规划和管理是城市发展的主要保障。在现阶段我国的大多数城市都已经意识到城市规划和管理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城市规划中的问题,对我国未来现代化城市规划的发展策略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据香港大学中国事务副总监黎慧霞介绍,香港大学与多个专业组织合作,为内地机关及企业的中高层行政人员及专业人士提供“度身定造”的短期培训课程,涉及金融及资本运行、工商管理、银行经营及管理、企业管理及领导力开发、法律、城市建设和管理、教育管理和发展、公共行政和政府职能管理、医疗及社区卫生管理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12.
马玫  张颖  沙骏刚 《城市》2010,(12):40-42
一、引言 “十一五”期间,天津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品位得到了有效提升,产业结构与布局日趋合理,初步构建了“东提、西快、南拓、北进”的区域空间发展格局。随着滨海新区九大功能区全面开发、多元发展态势的升级,以及开发区多点开发、分区建设的全面展开,“十二五”期间,天津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将迎来新的转型。在愈发复杂多变的内外形势下,  相似文献   

13.
宋振华 《城市》2009,(7):55-57
一、引言 风景区属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项目.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生态环境、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价值的有效载体。按照“以城养城”的投资理念.项目自平衡、滚动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运作理念.天津南淀风景区在项目开发模式设计上应积极探索按市场化要求运转的开发模式和投融资模式.力求在确保城市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长远规划的同时.盘活存量资源.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形成有个性、有特色的城市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4.
王超  夏吉祥 《城市》2009,(8):59-62
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问题逐渐突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增加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必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地铁等大规模地下工程在全国各大城市广泛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管理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地下空间资源管理.建立地下空间信息数据库.实现地下空间信息化管理.成为许多城市规划管理建设的重要课题和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5.
区内资讯     
《金色年华》2014,(12):8-8
拥有“中国绿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靓丽名片”的南宁市,又锦上添花,再获殊荣:在10月24日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组织的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答辩会上,南宁以精彩的阐述、出色的答辩,在全国16个参与决赛的城市中名列第六,成功跻身“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据悉,这是广西城市首次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16.
《城市》1990,(2)
城市土地开发,从狭义讲就是变农业用地为城市工商、交通和居住等用地;从广义讲就是指城市土地的综合利用,它包括新城区的土地开发和旧城区的改造,即土地的重新开发或二次开发。根据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对城市土地进行合理的开发,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证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朱寿庆 《城市》2011,(7):39-41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原动力。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沿岸聚集了古文化街、冯国璋故居、袁世凯故居、饮冰室和利顺德大饭店等历史文化遗存,对天津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海河上游段的建设改造工程已经完成,海河综合开发向中下游继续延伸,古老的海河正焕发新的活力。新加坡河滨水区域规划建设的成功经验对海河的进一步开发具有较好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形象”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和姿态,“城市形象”一词最早由美国的城市学家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Imageofcity,1960)中提出,他认为城市形象作为一种“公众意象”,是公众对城市的总体评价和认知,包括理念形象、行为形象、视觉形象等。  相似文献   

19.
结合旧区改造的城市土地储备运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城市》2007,(2):44-47
一、结合旧区改造的城市土地储备运作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 城市土地储备是特定的政府行为,土地储备是政府为了加强土地管理,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的目标和要求,依照相应程序和规定,委托土地储备机构采取收回、收购、置换、征用和造地等方式取得土地,在进行储备土地的前期开发和基础性建设后,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房地产市场需求,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有计划地出让土地.  相似文献   

20.
《城市》1992,(4)
一、城市建设综合开发的实质和作用综合开发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它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综合进行建设的前期开发工作,并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组织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屋建筑。城市建设综合开发方式适应范围很广。城市新建区住宅建设、卫星城市建设、老城区成片改造、新建工业区、农业基地、风景旅游基地和港湾等的建设,以及农村、集镇的商品房建设,均可实行综合开发一体化经营。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