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的法治是良法之治。“和谐”良法是形式合法与实质合法的统一;和谐语境中的良法是内含人权、正义、效益和传承等理念在内的“自由秩序”,它是和谐的、美的,是法的应然状态。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对消费的论述完全符合消费伦理的主旨。解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可以看出,马克思消费伦理思想体现在以批判的方式把人本消费伦理思想贯穿于生态消费、生产消费、个人消费三大视域,建构了一个完整的消费伦理思想体系。而文本意义上的马克思消费伦理思想为当下消费态度、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伦理评价提供了原生性指导理论和研判平台,对审视现代消费剥削、消费异化、消费自由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实践推动法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要求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之对应。但因其发展不足,马克思主义法学还无法满足现阶段法治建设的需要。在既有条件下,应明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展路向,促使其基本范畴形成和基本原理的提纯,才能最终把马克思主义法学提升到唯物法学阶段,以回应法治实践提出的理论期待。  相似文献   

5.
亚里士多德从人性论和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了其法治思想,认为法律应当具有至上性,制定出来的法律应该是良法;同时为实现其法治理论,亚里士多德还从立法和守法等诸多方面论述了实现法治的具体路径。这些法治思想的精髓,为我国现代法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衡量法治是否成熟的两个重要指标,法学研究被历史地赋予了两大使命:良法的创制与善治.从三十年的法治实践来看,我国法学研究的第一个使命--参与良法的创制完成得不错;但仍需努力.第二个使命--参与善治,尚未引起制度层面足够的重视,需要法学研究者加快学术成果向法治实践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林葆先 《河北学刊》2014,(2):136-139
构建和谐家庭是婚姻法的终极目标,而婚姻法是实现和谐家庭的重要手段。故充分发挥法律在构建和谐家庭中的调控作用须有"婚姻良法"。考察婚姻良法的伦理标准,至少应包括:科学反映婚姻家庭的客观规律;合理把握婚姻法的道德层次;坚持以人为本的立法宗旨。  相似文献   

8.
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所谓马克思主义观,就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和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以及在它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就源于他有一个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又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9.
陈位志 《学术论坛》2012,35(7):10-14,20
从生产力出发并以生产方式为基础和核心,是马克思划分时代的根本方法 ,也是马克思时代观的要义所在。在马克思时代观的指导下,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化需要从时代构成的经济基础来认识时代发展的根本动力、从时代运行机理来认识时代发展的具体动力、从世界历史和全球体系来认识时代发展的中心问题,而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都与生产方式的变革紧密相连。生产力是时代发展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从生产力的发展到生产关系的变革,从生产方式的演变到社会生活的变迁,在此基础上认识时代发展的根本动力、具体动力和中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代化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张洪波 《学术探索》2022,(10):137-144
良法善治是现代法治的必然趋势。良法以善治为目标,善治以良法为基础。建设法治中国首先要立良法,这既是善治的需要,也是现代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突出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创新性,深入探讨良法含义,提出良法标准及其操作要求;分析立良法的标准、人才和外部保障条件,提出实现途径把好入口关、起草关、审查关、监督关;务实提出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有序参与、公众参与和评议、专家咨询论证、评估评价、长效清理等机制。  相似文献   

11.
人与自然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内容。生态社会主义者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生为目标,其关于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性质、克服生态危机的方法等观点基本相似,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思想。在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石佑启 《学术研究》2020,(9):1-7+17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民法典时代。这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注入了新动力。民法典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了基本遵循,要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包括从有限政府、有为政府、守法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建设等方面着手,推动政府治理进入良法善治的轨道,促进政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更好地保障公民权益。  相似文献   

14.
庄友刚 《东岳论丛》2019,40(4):125-132
马克思的城市思想是马克思哲学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有着丰富的关于城市的论述,但并未建构出系统的城市理论。在当代,马克思的城市思想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生长点,把马克思的城市思想系统化并呈现其内在的理论逻辑已经成为时代的任务。马克思的城市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城市哲学的建构具有重大意义,质而言之,这也就是构建和确立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城市观。  相似文献   

15.
第二国际时期,围绕复杂的时代问题,以卢森堡、考茨基和伯恩斯坦为首的左、中、右三派理论家形成了独特的时代观,提出了相异的时代任务.由于各派马克思主义观的差异,导致他们的时代观遭遇了不同的历史命运.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为依据,把时代划分为“大时代”和“小时代”,对于当前认清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把握时代主题的转换,进而应对“淡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东岳论丛》2016,(5):9-12
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城市研究中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城市社会学、地理学以及都市研究的主流范式之一,甚至在建筑和城市规划等领域也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如何通过与城市研究联姻,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并且回应西方研究提出的有关马克思的重要误解,从而更好地服务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构成我们的重大课题。本刊就此问题刊发一组讨论,希望能推动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起点、逻辑起点和价值起点,在新的历史方位上面临新的历史课题和时代语境,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内涵的思考与阐发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展开的全过程。习近平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从多个层面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做出正本清源的回答,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新时代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既奠定了应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重大问题的理论基础,又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做出了新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法律实行难,法律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权威,没有获得普遍的服从,这是当前我国法治建设面临的困境,从法治的基本要件来分析,我国司法难的原因主要有:良法尚未有效确立;尚法的精神尚未形成;司法弱化等。要突破法治建设的困境,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毛泽东民族观的基石;关心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是毛泽东民族观的核心思想;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两种错误是毛泽东民族观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科学化现代化中国法学的必由之路.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党领导人民创立了毛泽东法律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习近平法治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三次伟大历史 性飞跃.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这三大理论成果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法治领域的实践智慧、理论创新、制度构建,体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在各个时期的主要代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中的独创性、原创性、集成性贡献,凝聚了我国法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和思想精华,标记下我们党持续推进法学理论创新的百年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