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省增强县域经济支持能力、发挥示范镇建设带动作用、积极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形态以及充分重视产业园区配置,形成以就地产业发展、就近人口转移、本地就业转变为主要特征的就地城镇化格局,以小城镇以及新型农村社区为节点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成为全省城镇化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相对于中心集聚型城镇化方式,就地城镇化实现方式更有利于城镇化的均衡发展。就地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对于各地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就地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也需要在深化认识的前提下科学规范、搞活做实。  相似文献   

2.
就近城镇化与就地城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异地城镇化"和人口向特大城市集聚的特点,由此也导致了"农民工"和"留守现象"等一系列问题。应该依托地级市和县级城镇,促进人口集聚,并鼓励有条件的小城镇和村庄就地改造,探索就近就地城镇化模式,一方面可以降低城镇化的制度障碍和成本,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农业和乡村可持续发展。同时,就近就地城镇化也符合当前农民工的城镇化意愿。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就近就地城镇化符合城镇化人口流动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选择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为研究切入点来衡量河北省城镇化发展情况,研究二者协调发展状况。发现河北自2005年以来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均持续上升,从2007年起,土地城镇化指数增加速度显著快于人口城镇化指数增加速度,逐年效果积累,在2011年土地城镇化超过了人口城镇化,并对二者协调情况划分了具体的阶段和类型,分析了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就地城镇化应当说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模式,它有助于弥合城乡之间、城市之间以及城市内部发展的不均衡。在就地城镇化的多种形式中,城乡结合部的就地城镇化是比较复杂的一种类型。城乡结合部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亦城亦乡,给其就地城镇化带来了特殊的现实困境和治理难题。本文以北京高碑店村为例,着重对城乡结合部的就地城镇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就地城镇化的进程中,高碑店村“产业先行”的推进模式和“协商民主”的治理机制,让老百姓掌握了城镇化的主动权,变“被动城镇化”为“主动城镇化”,不失为城乡结合部就地城镇化的一种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基于个性化、主题化、特色化的文化创意为"防止千城一面,形成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提供了新思路。文化创意小镇具有以文化魅力吸引人、以文化创业集聚人、以创意生活愉悦人和以宜居环境留住人的内涵特征。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通过文化创意实现乡土风貌的活化、乡情记忆的再现、乡村资源的挖掘、乡里生活的体验和乡愁创客的集聚,能够为小城镇的建设开辟一条"五位一体"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意味着农村不是城镇化规划之外的因素,而是同等重要的另一方面,城镇化与农村发展应该同步推进,而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总结欧洲发达国家在城镇化与农村发展方面的经验,考察湖南省汉寿县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发现:就地城镇化,即在新村镇经济社会融合、基础设施到位、基本公共服务健全的基础上,让短期内无法实现城镇化的约占中国总人口40%的适度集中居住在村庄的人口享受到发展福利,是城镇化与农村发展协调推进的新思路。以村镇融合为特色的就地城镇化,可以促进居民生活水平和当地经济增长,实现城镇化和农村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7,(6):217-222
就地城镇化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形态,可以实现发展动力由"供给扩张"向"扩大内需"、投资方向由"东部大城市"向"中西部小城镇"、发展重点由"城市发展"向"城乡统筹"、发展阶段由农民非农化向农民市民化的转变。目前,我国就地城镇化时机已经成熟,城镇化发展阶段由"量的扩张"向"结构调整"、迁移主体由"青壮年劳动力"向"中老年劳动力"、发展动力由"被动型流动"向"主动型迁移"、发展方向由"东部"向"中西部"转变。大力推进就地城镇化需要强化产业支撑、积极促进稳定就业,释放改革红利、着力破解三农问题,完善城镇功能、提高综合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的表象是城镇土地外延扩张的土地城镇化,而人口城镇化指人口在城镇的集聚水平。从我国城市发展最近十多年的历程看,城市(城镇)建成区快速增长,但城镇集聚的人口明显滞后;同样,福建省也存在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现象。研究分析表明,2005至2010年福建省多数设区市存在土地城镇化速度高于人口城镇化速度现象。此外,近年福建省23个城市不同程度存在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问题。最后,对福建省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新型城镇化目标是以产业升级转型改变生产方式,进而改变城乡居民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但前期城镇化探索实践中出现了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造城运动,"产城分离"出现"卧城""空城""鬼城",房地产业发展脱离了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对人口的吸纳集聚能力,造成"产城脱节""业居分离",城镇化质量不高。产业发展、就业实现和城镇化需要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需要以人为核心,走产城融合,业居一体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县域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黄金期,城镇数目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在欣欣向荣的城镇化进程背后,却出现土地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恶化、被城镇化的农民就业与养老等一系列矛盾,使得新一轮县域城镇化推进面临一定的阻力。要改变“土地城镇化,而非农民边缘化”的状态,就必须在制度、体制机制等不同层面不断创新,以期构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生态化“五环一体”协调发展的县域城镇化。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等西部农业大省城镇化水平较低,而其人口城镇化又远远滞后于土地城镇化进程,这是由传统的以征地为特征的政府主导型城镇化模式所决定。为了实现人口和土地城镇化均衡发展,进一步平稳、有序、公平地推进人口城镇化,必须着力构建新型城镇化模式,让农民带着财产权利有选择性地进入不同类型的城镇,同时给予农民工与本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城镇化政策。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8,(8):55-65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历程可分为"规模扩张"的传统城镇化阶段和"质量提升"的新型城镇化阶段。改革开放之后到十八大之前的传统城镇化,在推动城镇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空间结构不合理、农业农村现代化滞后、土地财政快速扩张、资源低效利用与环境污染等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高效、包容、绿色的城镇化,本质是以人为核心提高城镇化质量。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在实践中取得积极进展,成为拉动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脱节城镇化",农民未及时转变为市民的"伪城镇化",产业与城镇不结合的"被城镇化",缺乏绿色先行的"不可持续城镇化"。当前应加快推动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财税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不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黄河谷地是青海省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 ,人口较为密集、资源丰富 ,城镇化建设已有一定的基础。加快黄河谷地的经济发展 ,并尽快将这个地区建设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 ,对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而加快黄河谷地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加速该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本文从分析黄河谷地城镇化建设的有利条件入手 ,提出了黄河谷地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以及黄河谷地城镇化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问题与三农问题是互为因果、相互制约的关系,城镇化的推进可以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创造条件;同时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又成为妨碍三农问题解决的障碍。该文指出了在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着过度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和以工业化为主导三个方面的问题,分别分析了它们各自对三农问题解决的影响,指出这些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会提高农民工的城市准入门槛、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融入,也因此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设置了障碍。要解决城镇化进程中问题对三农问题的冲击,就必须在城镇化过程中适当控制大城市规模,防止因过度城镇化而给农民进城造成障碍;改革户籍制度、降低城镇准入门槛为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融入创造条件;同时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之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只有解决了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才会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镇化建设已驶入"快车道",全社会对城镇化的关注日渐升温。然而,由于地方利益的主导,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出现了诸多深层矛盾。忽略人本理念,不顾及自然规律搞运动型建设,不仅造成了生态恶化、环境破坏、千城一面的城市同一化,还带来了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城镇空心化及传统文化消解等现实影响。要实现真正的城镇化,必须坚持人本理念,认识到土地城镇化与人的城镇化并不等同;必须切实考虑地域的环境承载力以避免陷入拉美困境;必须谋定后动,设计先行,充分考虑地理、人文、历史、文化因素进行顶层设计。新时期的城镇化建设不能简单、机械地复制西方的成果,只有全方位贯彻人本精神,充分弘扬传统文化、发展农业文明,才是城镇化建设的最终出路。  相似文献   

17.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地区之间在支柱产业发展、工业化程度、人口流动方向等城镇化路径上仍存在明显的差异,各地城镇化水平呈现一种非均衡的发展态势。城镇化水平差异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践出现福利型、风险型、福利-风险型等多种医疗合作模式选择。多元非均衡结构的存在、新农合的制度设计与保障能力对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实现非均衡条件下的宏观平衡与调控,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制度的整合、明确政府角色、提升保障能力等方面的创新力度,是新农合制度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优化策略,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的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8.
农户的借贷行为反映了农户的融资能力,其具体表现又有助于为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供给机制提供依据。文章基于宁夏生态移民区576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Multinomial 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借贷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户个人、家庭资源禀赋、农户社会资本、农户融资条件等变量对其借贷行为选择有显著影响,而且不同区域农户的借贷行为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性。最后文章针对影响农户不同借贷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及其作用方向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我国1981至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对我国"半城镇化"困局的成因及破解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过度土地城镇化以及人地要素失调引致了我国的半城镇化困局,人地要素失调率的增长将带来半城镇化的加速过程;2)2003年末开始实施的城乡统筹政策约束了我国半城镇化的扩张过程,其对破解我国半城镇化困局具有积极意义;3)我国半城镇化困局呈现为一个累积过程,由于政策约束,半城镇化人口从自身群体脱离需要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东岳论丛》2017,(7):110-117
从个体和集体两个层面构建了理念影响行动进而影响绩效的分析框架,指出个体理念无论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都会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个体绩效和集体绩效,个体理念通过政治机制加总形成集体理念也会对集体绩效产生影响。理念所产生的绩效会对其接受和传播起重要作用。山东青州南张楼村通过以"城乡等值化"为核心理念的巴伐利亚试验推动了村庄的发展和就地城镇化或村镇化的实现。南张楼村的巴伐利亚试验有四个方面的理念影响了村干部和村民的行为,包括城乡等值化、认真制定并严格执行规划、较真精神、环境保护。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不可能让所有农村居民都进入城镇,"城乡等值化"既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统筹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也应当作为一种理念指导政策制定,从而在不可能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条件下实现"城乡等值化"发展。同时,"理念—行为—绩效"的分析框架既可以用于解释中国改革开放理念下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也为未来中国落后地区的发展指出了一条道路,即通过学习等实现理念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