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常态经济学”的确立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底提出经济“新常态”,而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完整角度总结与阐述了“新常态经济学”的内容。本次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对“新常态经济”的特点、发展理念、增长动力、增长结构和未来的态势进行了初步的论述,基本形成了“新常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并总结了进入新常态以来三年来的经济实践,奠定了未来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会议关于“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的要求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论文阐述了如何认识"新常态"下的经济形势,怎样适应"新常态"环境以及面对"新常态"应当采取的应对措施。作者认为,"新常态"是基于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对我国经济态势做出的理性、科学判断,中国经济由过去的高速增长到当前的中高速增长是有其必然性的,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分析我省经济现状及有利条件,提出了应对"新常态"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增长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工业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增长速度也跌落至个位数水平。面对日趋强烈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以及人口红利渐失等诸多挑战,我国工业经济处于怎样的"合理增长区间"才能够保障宏观经济平稳增长?对此,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作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三点看法:应正确看待当前工业增速的下行,着重加强关于潜在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加大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测预警力度,及时发现苗头性趋势性问题;政策制定的重点应从关注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4.
转型升级成为经济发展的主题 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不断高端化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吸引了部分先进制造业回流,重点对制造业技术研发和品牌提升等高端环节进行再造,推动新工业革命的先导技术快速产业化,构建智能生产的4.0时代。 相似文献
5.
浙江和四川同为全国经济大省,2017年经济总量分列全国第4位、第6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两省经济社会发展既有增长持续较快、结构转变较大等相近亮点,也存在人均水平、创新能力等显著差异。从经济区位看,“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四川和浙江分处长江经济带的上、下游,浙江是东部经济强省,四川是西部经济大省。浙江土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仅相当于四川的1/5;2017年经济总量为51768.3亿元,是四川的1.4倍; 相似文献
6.
一、达拉特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一)非公有制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据工商登记数据显示,2010-2012年,达拉特旗(以下简称达旗)私营企业由1741户增加至2700户,注册资本(金)由150.1亿元增加到247.8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4.5%和28.5%。 相似文献
7.
一、十一五时期内需为经济持续增长发挥了主导地位1、消费需求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石2009年逊克县最终消费率实现58.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8%,拉动GDP增长9.4个百分点。十一五时期消费率均在60%左右。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需求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最稳定和带动作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海南州着力实施“工业强州”的经济发展战略及“一带两区”的工业发展布局,经济呈现跨越式发展,几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增加值从2003年的2.47亿元快速增长到2007年8.49亿元,5年间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8.1%,为推进全州工业化发展,增强全地区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近年来,赤峰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但也应该看到,当前全市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本文拟从统计的角度,对全市经济结构的特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转变发展方式迈出新步伐,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全县经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经济总量扩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十七大以来,五原县坚持以科 相似文献
12.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面对货币供应量、固定资产投资、原材料价格水平等增长过快的情况。国家的宏观调控频频出手,先是央行推出“房贷新政”,后是国务院制止“圈地运动”,全行业的“大炼钢铁”、遍地开花的“汽车城”和冒气泡的“硅片热”也被亮出了黄牌警告。我国经济是否“过热”再次成为社会各界争论的焦点,因为如 相似文献
13.
14.
15.
“十二五”期间是四川工业化、城市化更为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群不断崛起,区域融合步伐不断加快,产业更加集聚发展,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使区域间交流更加频繁和紧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得到充分释放,跨省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这些都将对四川区域发展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四川经济区的调整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