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云龙 《理论界》2014,(9):120-123
庄子的寓言在中国寓言史上具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他首开浪漫主义创作的先河,对后世影响巨大。本文试图从庄子寓言的想象、意境、构思、情感以及形象塑造和语言的运用等几个方面,对庄子寓言的浪漫主义特色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深入浅出、理性地探究庄子的寓言。  相似文献   

2.
奇特新颖的叙事谋略是《庄子》寓言具有特殊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从时空错乱、超越生死界限、客观物象生命化三个方面,对《庄子》寓言叙事谋略所表现出的自觉虚构叙事观念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庄子寓言文学包含了诸多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是融形象与理念为一体,将文学、哲学的审美思维与艺术精神相沟通的产物,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关于《庄子》的文学类型,当今学界多以"浪漫"视之,或谓其部分篇章属于现实型文学。然而,进一步考察则会发现,《庄子》总体上属于象征型文学。《庄子》采用"藉外论之"的"寓言"形式来寓理寄意,其"寓言"即是以象征方式表达意理。《庄子》中的寓言在整部著作中占9/10,从而形成了寓言体象征文学的独特风格。因此,《庄子》不仅分属浪漫型文学和现实型文学,更应统属于象征型文学。庄子是中国象征文学无可争议的第一大师。  相似文献   

5.
利奥塔德因为元叙事牺牲差异性的过高代价而将后现代界定为对元叙事的怀疑。他是通过反省历史获得根据的。而想象未来、尊重后人也同样达成质疑元叙事的后现代致思姿态。这是一种想象式怀疑,它通过一般分析和典范解剖指明:元叙事万一实现,其结果是强加后人以无聊,是对后人的亵读。出于尊重后人,怀疑元叙事的后现代运思可另拓一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6.
早期学者对《庄子》文学的评论和阐释,主要包括惠子的评论和庄子的自我阐释,刘安、司马迁的评述和阐释,刘向、班固的评说和阐释。虽然此期关于《庄子》文学的阐论并不多,但在整个《庄子》文学阐释史上却具有开头和先导之意义。尤其是庄子对其独特行文体例和表现形式,对其独特表现方法,对其独特创作风格和创作指归的自我阐释;司马迁对《庄子》表现形式和虚构特色,语言艺术和诗性特征,话语特色和审美风格的阐释;刘向《别录》对《庄子》"寓言"之概念内涵的解说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郑升 《北方论丛》2018,(3):50-55
谶纬除过在题材、想象、虚构,以及叙事等方面影响了彼时的文学,尚在文学、美学层面“意象”的形成、演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作用不仅表现在文学实践层面,也体现在理论思辨层面.谶纬之天文、地理、人事、祥瑞、灾异等言说及其意义解读的“象告”与“言象”之言说方式不仅依托于《易》等汉代经学在哲学性层面,也在文学观念性层面引导人们加强对“意、象、言”关系问题的探讨,使得天人感应、主客交流的内在属性及观念性、想象性辨析趋于深化和凸显,从而完成了经由《易》之意、象、言,王充首次“意象”合用,荀粲、王弼之“言不尽意”论的过渡与铺垫,直至刘勰“窥意象而运斤”为标志的审美层面“意象”论破茧而出的演进过程,并具有了类似于后来章学诚所谓“人心营构之象”的含义.梳理这一过程,有助于深入认识谶纬、意象、天人等关键词以及汉魏晋文学从现象世界、经验世界到艺术世界赖以发生的媒介、过程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文学与政治:可以“想象”与超越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破从属论、独立论和多元论的二元对立思维,文学与政治之关系理应是一种相互缘起的想象关系,它们因想象一种好的生活而有所关联。这种想象具有否定性、超越性和不可能性。落实到具体的政治生活和文学创作时,两者也应以一种想象的关系而存在,一方面政治须从文学文本中汲取制度策划的资源,同时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对政治的实际运作也有所影响。另一方面文学也须对现实政治的种种存在可能性进行积极的想象,将之作为自己不可缺失的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寓言的特征是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先秦诸子散文善于设譬,深于取象,这个特征便是由寓言来承担的。寓言的艺术手法有比喻、夸张、虚构、拟人等。寓言的思维模式,具有原始思维中意象思维的特征,它起到“以义起情,借类达情”的作用。在审美方面,中国古代寓言具有智慧美、形象美、语言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相对于一般哲学家来说,以艺进道是庄子所特有的个性,正是借助于叙述故事、塑造形象、运用对话、启动想象、进行虚构等独特的艺术手段,庄子向世人传达了自己深刻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十七年时期,青春叙事成为文学的主潮和独特的文学叙事模式。这一时期的文学青春叙事不仅具有五四文学和正统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的支撑,而且与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有着紧密的关联性。在这种关联性的支配下,这种青春叙事的文学形成了一种具体的叙事模式。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有关于青春叙事的文学又参与到新的话语体现的生产与建构中。  相似文献   

12.
刘大先 《东岳论丛》2007,(5):102-105
老舍对于北京的文学书写主要在三个维度上展开:作为情节背景的存在,作为叙事结构的存在,和作为文化想象的存在。北京意象在作为文化想象的文本中已经超乎地域文化的表象,而具有了中华文化整体的象征性意义,包含着老舍对于文化现代性的追求与探索。  相似文献   

13.
魔幻浪漫主义的长篇游走叙事——《西游记》的艺术首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神话学和社会历史分析的方法,对<西游记>的游走模式、神话思维、意象创造和魔幻系列的审美表现特点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个关于<西游记>研究从未涉及的问题--"魔幻浪漫主义的游走叙事"的命题. 游走叙事是以取经人物的追求为情节动因,心性目标实现在寻找的中途,社会理想目标实现在终点,但过程中的妖魔阻难是叙事中心,也是塑造人物的重点所在.以自觉的神话思维的意象形象方式创造的小说,体现为变形思维,假定的因果律,交感巫术的致用,超凡能力的想象建构,实现的理想境界,带有与现实历史同构的寓言性质.  相似文献   

14.
苏轼对庄子文章的别有会心,使其赋深受庄子的薰染,他在赋中运用庄子的句法、化用庄子的寓言和思想,借此构成苏赋庄痕的基本形态.在这些表现中,他对庄子寓言笔法的吸纳,使叙事言情和虚构梦境展示出奇幻的风格;他并不像庄子重自然与社会的哲理,而是在赋风、水、酒及纪游、贺岁中流露出自娱的倾向,与自我好山水的心性相一致.同时,他在赋中表现的人生境界,往往与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显现出与天地为一的庄子精神.  相似文献   

15.
李秩汇 《船山学刊》2013,(2):117-122
印度擅长寓言譬喻,《庄子》是中国寓言早熟的奇葩,二者之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尊足、轮、珠和客尘烦恼常常出现在印度的寓言譬喻中,《庄子》中也同样出现了这些物象;印度直接促成了动物寓言的发展,《庄子》中也具有丰富的动物寓言;印度文学和《庄子》都以镜和水来比喻心性;"梦"是印度的常用譬喻意象,《庄子》则揭开了中国梦文学的历史;未亲历过海洋的庄子却与印度人一样常将"海"纳入自己的寓言譬喻中。不容置疑《庄子》与印度的寓言譬喻存在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庄子》是否真受印度的影响,有待历史性的证明。  相似文献   

16.
老舍与张爱玲是 2 0世纪中国为数不多的与其所在的城市结下魂体相依关系的作家。把两位作家关于京海两城的文学想象摆在一起作对照比较 ,便可见出两种不同的叙事图式 :同样关注市民人生 ,老舍选择了文化的视角 ,张爱玲则选择了人性的视角。“文化”的选择使老舍的小说从观念、选材到语言呈根性的、自重的、集体化、客观化的叙事格式 ,这种叙事从正面对应京城的精神品格。“人性”的选择使张爱玲小说侧重于虚构 :对人物境遇作想象性摆置 ,并在这种摆置中突出人物的本能性行为感受。她通过恍惚迷离、似是而非的叙事营构 ,折射出光怪陆离的沪上景观 ,从另一个角度对应了海城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7.
祁志祥 《人文杂志》2007,(2):98-103
本文从古代文论中的“真幻”关系说入手,结合具体实例,系统总结、剖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真实观。与西方文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懂得自觉地运用想象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进行虚构创造不同,中国古代文学作为外延极为宽泛的杂文学,其艺术真实则呈现出比较复杂的情况。在书籍谱录之类的应用文、策论奏议之类的论说文以及历史著作中,基本不存在艺术虚构问题。古代文学的艺术虚构和夸张及其产生的艺术真实问题,集中体现在诗歌辞赋和小说戏剧中。本文在中国古代诗歌辞赋和小说戏剧艺术真实观的历史行程中分析其内涵和意义,对于认识中西文学艺术真实论的异同,建构当下的文学艺术真实论不无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坛出现了一股文学思潮:新写实主义。它以写实为主要特征,注重对生活原生态的艺术还原。新写实主义具有以下艺术特质及文学价值:其一,叙事节奏的碎片化。在新写实小说创作中,历史的样貌构成了碎片化叙事的经纬和脉络。其二,创作手法的悖论化。新写实小说追求平庸,平庸之中却潜隐深度,小说人物意象消解了生活的深度,破除了精神的崇高。其三,叙事方式的尴尬性。新写实小说既要写出主人公在凡俗生活中的种种无奈,又要给读者展示一种无限趋近于真实的虚构想象,并由此产生一种对"世界"的观望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吴越春秋>作者运用史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艺术想象创造审美形象的过程.其方法有四种:1.传闻异辞,择善而从;2.博采史料,重新组合;3.曲意改铸,移花接木;4.点染生发,踵事增华.作者始终遵循这样一个基本原则,即服从作品整体的艺术构思,对历史事实进行具体的审美把握,用审美理想之虚驾驭史籍材料之实,经过艺术的想象和概括去创作.这种叙事手法,已经从历史领域跨入了文学领域.  相似文献   

20.
六朝志怪小说脱胎于史传文学,既延续了史书的叙事传统,又呈现出新的特点。总体上看,志怪小说内容虚实混同,其"虚"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不以为虚的"虚构",二是有意的虚构。志怪小说的"虚构"与后世小说的区别在于其更多情况下并非文学意义上的虚构",非有意为小说"是其基本特征。但即便如此,作者参与故事、干预故事甚至是杜撰故事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文生事"的作品已经出现,这刺激了"文学虚构"的产生,加速了小说与史传的分离,体现了小说文体的"自觉"。另外,抛开小说家"实录"的叙述姿态,站在后人的角度审视六朝志怪小说,其中一些故事内容、结构手法、叙述视角几乎与后世小说无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