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村女性婚姻迁移人口的成因及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大批中国西南地区的农村女性青年远嫁到东部较富裕的地区。这不仅打破了迁出地、迁入地的性别比平衡,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是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成因与影响初步探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赫哲族人口婚姻生育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哲族是黑龙江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 ,是当代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民族之一。对于赫哲族这样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 ,其未来人口的发展状况 ,将直接影响着该民族自身的发展及民族地区的繁荣。本文通过对赫哲族人口的现状、婚姻状况及生育状况的分析 ,对赫哲族人口未来合理健康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青年人口迁出对农村婚姻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石人炳 《人口学刊》2006,36(1):32-36
我国当前农村青年外流对地区婚姻问题和自身婚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自身婚配的影响,一些大龄未婚农村外流青年择偶难;二是贫困地区女青年婚姻迁移导致当地男性青年成婚困难;三是农村已婚青年流动对婚姻稳定性产生影响。针对农村青年外流带来的婚姻问题,要关心大龄未婚打工仔和打工女的婚姻问题;要关注农村单亲家庭中的孩子;要关注婚姻迁移导致的贫困农村地区“弱势累积”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人口迁移趋势及空间格局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从影响人口迁移的动力要素和迁移方式入手,从战略上把握我国不同地区未来人口迁移及空间格局的基本趋势,探索促进人口有序流动的各项政策。研究表明,2000~2020年我国每年从乡村迁入到城市的净常住人口数量将大体保持在1500万左右,并在链式迁移方式主导下,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仅出现一些微调,未来迁移人口还将主要集中在大都市区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关于打工妹婚姻逆迁移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邓智平 《南方人口》2004,19(3):35-40
由于制度与自身的原因 ,很多在城相恋的农民工婚后回到了农村 ,文章根据打工妹的婚后生活状况把打工妹的婚姻逆迁移分为四种类型 :安居乐业型、外出型、女方外逃型、女方自杀型。通过对这四种类型的描述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婚姻逆迁移进行理论探讨。从宏观上看 ,城市化、工业化是不可逆的现代化趋势 ,在此背景下 ,与城市化、工业化相悖的婚姻逆迁移必然整体上充满被动和凄凉。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男女双方婚前信息交换的完全性、婚姻迁移和社区迁移的同步性也是影响这些婚姻迁移者婚姻质量的关键变项。  相似文献   

6.
2000—2010年甘肃人口分布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亚辉  张岩 《西北人口》2014,(6):104-109
本文以甘肃省为研究区域,以2000、2005、2010年的县级常住人口数据为依据,采用空间自相关性、人口偏移增长、人口重心迁移及不均衡指数分析甘肃近10年来人口分布特征及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甘肃省人口分布处于极不均衡的状态,表现为东南密集,西北稀疏的特征,近10年中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程度逐渐增强,人口重心有向西北移动的趋势,各地区集聚人口的能力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7.
8.
婚姻迁移是通过婚姻途径发生的并伴随户口变更的人口迁移。我国婚姻迁移人口的规模不断增长,婚姻迁移受性别、出生地、出生年代的影响,初婚年龄的队列差别对婚姻迁移同样存在影响。个人经济地位,即个人年收入越高,婚姻迁移的可能性越大。婚前男方家庭经济状况更好的婚姻迁移的可能性更高,女方家庭经济状况更好的婚姻迁移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
《人口学刊》2018,(1):45-55
本文基于1995~2015年东北地区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人口与经济数据,采用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空间自相关模型等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东北地区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空间集聚程度、空间整体相关性,探讨东北地区基本生产要素区域内部流动趋势及其空间配置协调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从人口与经济增长协调性看,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对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缺乏区位优势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人口外流最为明显。从人口与经济分布的空间演化特征看,东北地区人口与经济要素呈现明显的"南密北疏、内高外低"的不均衡分布格局,人口集聚明显滞后于经济集聚。全局型Moran’s I指数和局域型LISA指数分析结果显示东北地区人口与经济分布集聚趋势不强,关联性相对较弱,总体呈现低—高(L-H)、低—低(L-L)的人口—经济集聚态势,实现区域经济与人口协调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新疆人口的省际迁移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人口总数中。省际迁移人口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分析了建国以来新疆人口迁移特点,结果表明:新疆人口迁移活动主要表征为国家有计划的迁移和人口自发迁移。迁移过程具明显的时间阶段性;迁入人口以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村男性青壮年为主:人口迁入地区主要为开发程度高、经济发展快、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迁入主因是国家政策及大量土地资源的吸引.人口迁出主因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调整,祖籍亲缘关系、户籍管制的放松;省际人口迁移促进了新疆的经济发展以及新疆与其他省区的交流,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刺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人口城乡迁移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 ,分析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和人口迁移决策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就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安排如何影响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作一些尝试性的探讨 ,以期为个人理性迁移和人口合理流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12.
长江流域城市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选取长江流域104个城市人口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口分布的结构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以及借用GIS技术来研究长江流域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动态特征和城市人口之间的功能联系。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城市人口空间结构呈均衡发展态势;人口密度分布呈现趋同趋势;城市人口与邻近城市人口之间的空间正相关要多于空间负相关;长江流域城市人口之间的空间关联性被分为八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人口迁移过程中的空间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引力方程的框架下,基于O?D模型,针对现有研究忽视空间效应的现状,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对我国人口迁移中的空间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引入空间效应后,不仅能够较好地解释我国人口在省际间的迁移,而且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现阶段各省区间人口迁移的机制和方式。这不但是对人口迁移理论的有益扩展,对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合理流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更是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湘江流域人口分布空间演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云波  张勇  赵会丽 《西北人口》2011,32(2):34-37,42
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问题成为当前湘江流域综合开发与管理中引人关注的焦点。采用1993也009年《湖南省统计年鉴》数据,运用密度分析、不均衡指数法、重心分析以及偏移-分享分析方法,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湘江流域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演化的特征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湘江流域人口分布具有“先分散后集聚”的特点。人口分布重心在东北-西南方向往返移动。人口偏移增长在不同区域层面具有阶段性特征。人口具有向各地级市市辖区集聚的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是湘江流域人口分布空间演化的主要驱动机制.区域人口发展政策强化了人口分布空间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地区工资差别和就业机会的理论出发 ,论证了中国的经济型人口及劳动力流动的变化 ,并根据哈里斯和托达罗的模型 ,结合作为中国典型的人口流动现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趋向 ,提出了经济开放刺激的城市经济环境是诱发人口流动的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人口迁移研究的回顾、总结与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人口学的角度简单总结了我国人口迁移研究的主要内容 ,进而讨论了人口迁移研究的基本步骤 ,最后提出了我国人口迁移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建制镇人口规模的演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8 3年以前建制镇的平均人口规模呈逐渐扩大的趋势 ,但这是在建制镇的数量减少和停滞的情况下发生的 ,是建制镇平均人口规模演变的非正常状态。 1984年以后建制镇的平均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同时建制镇的数量迅速增加 ,说明建制镇正处于以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发展阶段。目前应把建制镇的发展引导向以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为主要特征的集约型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发展的几个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主要通过深入的考察、分析 ,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发展的几个特征 ,指出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人口迁移逐步趋强并渐显高度活跃态势、农村人口的非户籍乡—城迁移始终为迁移主流、迁移原因及机制发生了重大转变、人口迁移的城乡—区域模式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文章最后还进一步阐释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发展的这些特征所显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流动:中国农村收入增长的新因素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劳动力流出究竟会促进还是削弱当地的发展是 1 990年代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本文运用中国 2 0 0 0年普查数据以及分县的时间序列数据 ,考察了人口流动趋势及其对当地劳动力和农村收入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 ,1 990年代的大量劳动力流出对粮食生产影响并不显著 ,输出地的肉类产品反而有了较快的增长 ,劳动力流动已成为不发达地区农村收入新的增长点 ,正逐步发挥其消除贫困制约地区差距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