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柿树栽培起源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柿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果树.根据现在长江中上游四川、湖北等地油柿的分布,以及考古资料和相关的古文献记载,可以认为它是由油柿驯化而来,至今油柿还是中国南方常用作嫁接柿的砧木.柿树首先由四川、湖北等地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的果实不但被鲜食,而且还被制成柿饼当干粮,柿树还是深受国人喜爱的一种观赏植物.  相似文献   

2.
朱读圣 《小康生活》1997,(10):15-17
竹荪又名竹参,竹菌、网纱菌等,是一种极名贵的食用菌.营养丰富,多用于高级席宴。竹荪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是我国传统出口的高档商品,目前,国内收购价每公斤在700—900元之间。现在,国家已把竹荪栽培列为“星火计划”。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
据说,孔雀过去长得很丑,可现在为什么漂亮了呢?听完故事你就知道了。 凤凰是一只神鸟,也是百鸟之王。它几百年才下到凡界一次,每到这时,百鸟都会前来朝拜。这年,凤凰又下临凡界,群鸟个个载歌载舞,竭力讨凤凰开心,希望得到一些赏赐。  相似文献   

4.
王玉堂 《小康生活》1997,(12):15-16
佛手瓜属多年生攀缘性宿根草本植物,原产于墨西哥和中美洲。现在云南、福建、广东、广西等省栽培较为普遍。近年来,我国北方一些省市引种成功,并作为重要蔬菜品种推广。佛手瓜适应性强,很少有病虫危害.一般不用喷药防治.是一种安全、卫生的无污染蔬菜。其鲜瓜含热量低,含微量元素高含钠量低.含钾量高,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克果实中含蛋白质0.9克.  相似文献   

5.
根据 50年来我国水稻高产栽培研究成果 ,结合水稻高产栽培的研究与实践 ,提出了水稻超高产栽培的系统理论 ,指出了实现该系统理论的主要栽培途径 ,明确了高产理论与各栽培途径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天麻是传统的名贵中药,长期以来靠采挖野生天麻供药,致使药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供求矛盾非常突出。一些科学工作者开始探索人工栽培天麻的技术,并于60年代初使人工栽培天麻获得成功。70年代中期人工栽培天麻达到高潮,得到大面积的推广,缓解了天麻紧缺状况。由于天麻习性的特  相似文献   

7.
抗虫棉高产栽培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丰产田的建设。提倡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同时发展棉田绿肥.提高地力。氮、磷、钾的比例保持在1:0.3:0.7。(二)应用“两膜”栽培,促其早发。棉黼苗移栽和地膜覆盖,简称“两膜”栽培,目前抗虫棉新品种大都前期晚发,不利壮苗早育,所以,要特别强调“不栽即盖”或“即栽又盖”,有条件的还可以发展地膜覆盖加小拱棚农膜覆盖栽培,促棉早发。(1)育苗移栽:育苗移栽可充分利用光、温条件,使抗虫棉早发、早育,一般育期可提前  相似文献   

8.
衣民 《小康生活》1995,(6):25-26
人工栽培天麻,山区农民往往有自然条件的优势,却缺技术少意志,有人贪大、盲目栽培,一遭失败,便心灰意冷,不去分析失败原因,就弃而不再栽培。有的听信骗人广告,上当受骗,自认倒霉,失去栽培的信心。这样很难成功。希种农民朋友们,要先学技术后找经验,再去栽培天麻。  相似文献   

9.
苹果栽培模式技术经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西、陕西、甘肃3省2009~2011年连续3年调研资料和固定样地跟踪调查数据为依据,用C -D生产函数对两种栽培模式的建园成本、投入成本结构、产出结构、要素密集度、要素弹性与规模收益以及科技贡献率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与技术经济评价。结果表明,矮砧密植集约栽培模式在同等条件下,单位面积(亩)的优果(1、2级优果)率比乔砧密植栽培模式提高35%,可变资本投入虽然比较乔砧密植栽培模式高,但劳动投入节约31.27%,净收益是乔砧密植栽培模式的1.86倍,投入产出比是乔砧密植栽培模式的1.5倍,科学技术贡献率达到63.38%。矮砧密植集约栽培模式具有节约劳动投入与土地资源的显著优势,但资本投入是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的瓶颈,配套技术协同发展是矮砧密植集约栽培模式推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去年秋冬,冬枣的市场价格波动,给栽培冬枣的果农提了醒——冬枣的栽培面积不要扩大了。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栽培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食用菌专业人才的要求,通过改革传统的食用菌栽培学实验课教学模式,加强食用菌栽培学实验室、实验基地的建设,建立食用菌栽培学创新实践中心,修订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教学大纲,鼓励学生自己设计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方案等措施。激发了学生学习食用菌栽培学实验知识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食用菌栽培学实验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学生掌握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技术的同时,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他们的研究能力,提高了食用菌栽培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马晶 《老友》2012,(8):48-48
睡莲的栽培方法主要有盆栽或缸栽、套盆栽培、沉水栽培、池塘栽培几种。用刀切取带健壮顶芽的根茎(长约6~8厘米,其下面有2~3个侧芽),就可用来栽培。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菜农,采用塑料大棚对扁豆进行早熟栽培,年年获得高产高效栽培实践证明,露地栽培扁豆,一般要到9月份才能上市,而采用塑料大棚栽培,可提早到6月份上市,且经济效益较高,一般亩收入  相似文献   

14.
黄存垣 《老友》2008,(9):53-53
天高气爽的秋天,千姿百态的各色各类菊花,暗香悠悠,让人们赏心悦目,神清气爽。但在赏菊之际,我们别忘了菊花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1、据文献记载,菊花的栽培史已有三千多年,现在菊花在全世界已有上万个品种,仅我国就有三千多种。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熟料栽培香菇耗能多、工序繁琐、成本高等问题,我校于1992年对发酵料栽培香菇进行试验。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发酵料栽培香菇与熟料栽培香菇相比,成本下降20%~30%,用工量减少近1/3,产量基本相等或相近,效益大大  相似文献   

16.
镇远之远     
有一个说法,当年湘黔铁路的规划方案报到国务院,周恩来审定时说,铁路最好经过镇远。现代交通让镇远不似凤凰、丽江那样封闭,张望外面世界的城市建筑,镇远人按照自己的审美对他们的家园进行了多少有些肆意的改造,也许现在还在疑惑,镇远已经比以前好了,游客为何纷纷去往凤凰和丽江呢?当年名望卓然的梁思成夫妇,呼吁、以死相挟,尚不能改变北京城墙在现代语境下的命运,遑论一个边陲小城。比起已被“小资“、游客攻占的凤凰、丽江,忽然珍惜起镇远的“远“来。生活总是在别处。  相似文献   

17.
李旭斌 《小康生活》2003,(12):18-18
荠菜俗名荠,属十字花科荠属一年生植物,野生,是珍美蔬菜,近代已发展为人工栽培,其法:一、栽培季节春、秋二季栽培为主,夏季栽培要打破种子的休眠期才能播种。一般播种后40—60天可以分次收获。二、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品种。春播选小叶种,秋播大叶、小叶种均可,夏播大叶种为宜。2、选择土壤肥沃灌水排水方便的地块,施足基肥,整地作畦,畦面要平坦。3、一般采用  相似文献   

18.
高平 《小康生活》2000,(6):60-60
1、食用菌种简易制作技术,利用厨房设施、制母种、原种、栽培种,8-11天满瓶法、成功率100%,栽培增产200%以上。2、长稻草栽平菇、鸡腿菇,亩产值2万元以上。3、利用棉子壳、木屑、秸杆等采用独创栽培方式,转化率200%以上,周年上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发现早在母系社会薏苡就被驯化成栽培作物,在夏商时代薏苡的栽培水平达到相当的高度,已掌握灌溉、圃种及移栽技术。  相似文献   

20.
孙红 《小康生活》2001,(12):17-18
随着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黑木耳的消费量也在不断增长,市场卖价30—40元/公斤,出口形势一直很好。立体栽培比传统发菌时间缩短10—15天,使黑木耳袋料栽培的投入产出比例达到1:2—1:5。从接种到采收只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