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禅宗美学是佛教禅宗影响下产生和发展的美学思想.以中唐柳宗元为代表的山水散文、诗的创作,正是禅宗美学影响于文人创作的产物.禅的定慧双修确立了柳宗元山水散文、诗的禅悦境界,突出了柳宗元啸傲山林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
禅宗,中国佛教六大宗派之一,中唐以后逐渐超越其它宗派,成为佛教主流。通过与中国本土儒、道两家的不断融合逐渐渗入文化、艺术体系之中,影响着中国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知识分子阶层的精神支柱之一。禅宗所体现出的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禅宗美学思想的性质,通过对文人书法形式、风格的梳理,可以理出禅宗与书法本质上的深层次联系以及艺术作品中所反映的禅宗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禅宗美学研究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作为中国古典美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禅宗美学,开始得到重视和广泛深入研究。本文对十年间取得的丰硕成果,从禅宗美学思想史、禅宗思想影响下的美学思想、文学艺术创作等宏观研究,以及禅宗美学范畴、命题、代表人物等微观探索,作广泛介绍、评述。肯定其开拓学术研究新领域及大量创造性研究成果,亦指出其存在的局限。  相似文献   

4.
《赤壁赋》的叙述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所写的<赤壁赋>堪称中国古代散文创作的新境界和文赋一体新高度的代表性作品.本文拟从<赤壁赋>与老庄、禅宗等的关系的角度,探讨其思维方式和叙述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5.
没有任何一种宗教思想像禅宗这样深入中国士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禅宗与中国绘画发生关系的更重要方面,是禅宗对文人人生观的广泛渗透和影响,对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内容、风格、流派的形成以及绘画艺术的批评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不将禅宗对山水画的影响考虑进去,就无法勾画出唐宋以后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6.
禅宗精神构成了第三代诗人创作的重要思想来源。禅宗的人生哲学、自然审美意识以及艺术思维和表达方式给予了第三代诗人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与启迪。他们的创作有时几乎直接接近了禅所追求的意蕴和"道体"。在重视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对个体生存超旷状态的体验上,以及以寂寞虚静的心灵对待日常生活与外在自然方面,第三代诗人与禅宗几乎达到了共识。  相似文献   

7.
南宋著名宰相周必大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与佛禅结缘有着时代、地域、个人经历等三方面的因素,他对佛教既"近"又"远"的态度使他合理接受佛学思想的同时又保持儒家进取心.佛教启迪了周必大的世界观、人生观,从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到周必大运用禅宗的般若空观思想来帮助自己解决世间烦恼,求得心之安宁.同时,禅宗思想丰富了他的诗歌创作技巧,使他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喜用佛禅语、通俗语入诗,善用与佛禅有关的典故和意象来传达诗情.  相似文献   

8.
废名创作中禅意的形成与嬗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适、周作人等人的启发、引导,激活了潜藏在废名身上的家乡禅文化之影响。废名因此而与禅宗结下不解之缘。废名的禅宗思想经历了由“观心看净”到“无相”、“无念”、“无住”的阶段性变化,与之相对应的创作风格为空灵静寂与洒脱自由  相似文献   

9.
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所写的《赤壁赋》堪称中国古代散文创作的新境界和文赋一体新高度的代表性作品。本文拟从《赤壁赋》与老庄、禅宗等的关系的角度,探讨其思维方式和叙述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10.
从张大千一世佛缘看,禅宗思想在张大千绘画创作中具有明显的导向性作用,其绘画内容、绘画形式、绘画理念和创作机缘、绘画创作的升华等方面都被深刻地打上禅学精神的印记,张大千思想意识中"佛禅之石"成就了其彪炳史册的"绘画之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