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货币是一种最能直接表征人性的社会符号,一种社会关系。它作为特定人类共同体的行为体系的一部分而存在。货币的不同功能,不过是反映了货币在不同的社会情景中的职能扩展。由此,货币获得了一种符号的象征意义,即信用与权力;由此,它也成为彰显人性的基本符号:既给人带来自由,又异化着人。  相似文献   

2.
货币权力既具有积极的能动性,又具有巨大的侵益性。货币宪法旨在规范货币权力的行使,防范因货币权力滥用而对人民造成的伤害与侵犯。为实现此一目的,货币宪法确立了自己的基本原则,大体包括货币民主、货币主权、货币权力有限、金本位制、中央银行独立性限制等原则。这些原则构成了货币宪法的基本命题,也是型构货币宪法规则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货币在市场经济中的强大功能及其作为民族国家权力建构的产物,决定了它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重要位置。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现代货币具有许多重要的社会功能,如合法化论证、激励民族情感、协调社会活动、整合国家力量、扩展国际影响等。货币图像、货币语言、货币体验与货币信任是现代货币建构国家意识形态的四种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从国际货币体制的演进看东亚货币合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分析国际货币合作的特点入手 ,对国际货币合作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作一般性的研究 ,并沿着国际货币体制的演进过程 ,分析了国际货币体制发展的各个阶段国际货币合作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特点。由此 ,根据这个研究框架以及东亚各国政治经济特征 ,认为东亚货币合作很可能采取随机协调的合作管理方式 ,而不会形成类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欧洲货币体系 (或欧盟 )的机构协调的霸权合作体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从国际货币领导权追随者的角度分析不同类型货币当局和私人部门追随或者服从国际货币领导权的动因,以界定不同动因背后对货币发行国行为的共性偏好。通过比较英镑、美元、西德马克以及瑞士法郎的发展历史,作者认为能够对国内政治权力有效限制的成熟制度安排和能够满足追随者预期的稳健货币政策框架是建立国际货币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信任并激励追随者维护当前秩序的关键,也是国际货币领导权的国家特质。  相似文献   

6.
罗运贵 《学术论坛》2006,(10):64-69
文章将货币划分为形式货币和实质货币;讨论了形式货币与实质货币的含义及二者的区别;分析了形式货币需求与实质货币需求问题。认为形式货币需求是对现金的需求,是对已有的收入或财富的“分割”;实质货币需求则是指一国的各种项目建设以及居民生活对于取得货币资金的需求。文章讨论了形式货币和实质货币的供给问题,认为通过中央银行投放货币资金等途径,可以实现形式货币和实质货币的充分供给。文章认为,从形式货币数量的角度而言,货币内生性的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质货币数量的角度而言,则是货币外生性的观点正确。  相似文献   

7.
货币需要量和货币需求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决定价格水平,后者决定利 率水平。我国的货币均衡理论由于混淆了货币需要量和货币需求量这两个概念,因而存在 着一定程度的逻辑混乱。要区分两种不同的货币均衡:一种是决定价格水平的货币均衡 (“货币供需均衡”);另一种是决定利率水平的货币均衡(“货币供求均衡”)。本文分别提出 这两种货币均衡的公式,在这两个公式中使用了相互区别的四个概念,并分别用数学公式 说明货币供需均衡与商品、服务市场均衡的联系,货币供求均衡与货币资本市场均衡的联 系。  相似文献   

8.
现代国别货币 (如美元、日元等)是一种制度工具 ,它以本国的经济实力为基础 ,又服务、支持并刺激本国经济的发展。当一种国别货币成为国际货币时 ,这种工具不仅给该货币的发行国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 ,使发行国无偿地、长期地占有他国的部分商品和劳务 ,也有影响、为难甚至于左右他国经济的功能 ,并影响他国的政治、社会生活以至于文化、意识形态等。国别货币的国际化 ,有着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国际社会权力效能。在一定意义上讲 ,正是这样的国际化 ,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 ;反过来 ,经济的全球化又进一步强化了国别货币国际化的效能。这也就是美国为什么不积极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欧洲人要推出区域性货币“欧元”,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极力将本国货币改变为“可自由兑换货币”的根本理由。如果仅有个别国别货币国际化 ,许多国家就会受制于该国经济 ,时常处于经济和社会政策两难之中 ,一些国家甚至于由此陷入贫困而难以自拔。单个国别货币的国际货币化 ,实际上是觊觎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权力 ,及对自身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的博弈 ,还是对自身制度、文化意识形态的保卫或向其他国家传播某种制度、文化意识形态的努力。美元由于历史的原因占得了国际货币地位的先机 ,但民族国家存在的世界里 ,国家利  相似文献   

9.
货币乘数及其在宏观控制中的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货币乘数是货币供给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在以纯粹信用货币流通为标志的现代银行制度下普遍存在的一种宏观经济现象。作用机制货币乘数的作用机制高度地依存于它所嵌入的特定的金融制度和货币信用政策。现代世界各国一般实行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分立的二级银行制度。...  相似文献   

10.
货币理论是金融理论的基础,要理解金融资本权力的产生和金融寡头社会统治的必然性,首先必须了解货币以及货币资本的内在本质.马克思主义的货币—信用—金融的系统性理论说明了:商品及其商品社会的内在矛盾是货币权力产生的前提条件,资产阶级的整个货币——信用制度又造成了货币权力转化为以单纯利用货币资本占有权来收息为标志的金融资本社会权力的现实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发展进一步提供了金融寡头得以产生和其社会统治向现实性转化的根本条件,而对资本主义国家货币发行权的垄断则进一步加强了金融寡头的统治和掠夺.  相似文献   

11.
货币、货币哲学与货币数量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照塞尔语言哲学的一个理论洞识 ,本文把货币归结为在人类经济活动和市场交往中凝汇着人们“集体意向性”的一种制度实在。本文第二部分则从货币总量和实体经济总量的相互关系中进一步反思了货币的本质。尽管在某一时点上一个社会或经济体中的货币总量和以货币总量乘以货币流通速度所反映的经济总量都是一个确定的数 ,但在现实中 ,离开了货币这个纯数量“标量” ,我们既不能知道货币本身 ,也无法衡量任何总量国民经济指标。由此来判断 ,西美尔的“货币的量就是货币的质”命题为真。最后 ,本文还从货币哲学的角度反思了经济哲学的一般问题。  相似文献   

12.
网络虚拟货币是一种在互联网上购买虚拟商品的支付工具。它产生于网络小额电子支付的困难。网络虚拟货币虽带有“币”字,其本质属性仍为商品。随着其使用基础的扩大和功能的延伸,网络虚拟货币在虚拟世界逐步衍生出了类似货币的属性。就目前而言,网络虚拟货币还只是商品,与真实货币或准货币还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
网络虚拟货币是一种在互联网上购买虚拟商品的支付工具.它产生于网络小额电子支付的困难.网络虚拟货币虽带有"币"字,其本质属性仍为商品.随着其使用基础的扩大和功能的延伸,网络虚拟货币在虚拟世界逐步衍生出了类似货币的属性.就目前而言,网络虚拟货币还只是商品,与真实货币或准货币还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货币文化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具体表现在货币的材料、形状、文字、价值等方面,从而反映货币的全貌与本质。货币文化是货币分类的全面标准。按此标准考察,先秦时期各国货币存在黄河流域的和长江流域的两种体系。楚国的货币是长江流域货币文化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货币理论史的纵向考察,重新梳理了货币理论界不同时期对货币外生性与内生性这一对概念的不同解读,提出了货币外生性与内生性内涵的层次性,并分析了三种代表性观点,即因果观、控制观和内涵观,最后通过对三种代表性观点内在联系的诠释,力图厘清和统一目前理论界对货币外生性与内生性概念内涵的混淆与分歧.  相似文献   

16.
货币文化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具体表现在货币的材料、形状、文字、价值等方面,从而反映货币的全貌与本质.货币文化是货币分类的全面标准.按此标准考察,先秦时期各国货币存在黄河流域的和长江流域的两种体系.楚国的货币是长江流域货币文化的代表.  相似文献   

17.
正曾康霖、徐培文、罗晶撰文指出,如以M2的增速与GDP的增速比较,得出我国货币供给超额增长的结论,是有悖常理的。因为,所供给货币并没有完全形成M1,相当多的货币只是形成了准货币,准货币尽管是潜在的购买力,能够转化为M1作为支付手段,但在未转化之前,它仍然是社会公众持有的货币资产。货币(M1)是现实中流通的货币,发挥着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准货币(M2-M1)是潜在的货币,在现实中发挥着储蓄手段的职能。作为流通手段和  相似文献   

18.
从最优货币区理论看东亚货币一体化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货币一体化已成为一种新的潮流。本文依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分析并阐述了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动因和条件,并对建立东亚货币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评析了哈耶克自由竞争货币论和蒙代尔最优货币区理论两种观点。两种理论都希望通过货币发行方式的创新来改良国际货币秩序以达到稳定价格的目的,但具体方式完全不同。文章从制度分析的角度比较了两种理论的核心思想,并指出其借鉴意义。从制度演化的角度比较了两人的核心思想,并指出其对未来国际货币秩序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亚洲化是指人民币通过参与东亚区域货币金融领域的制度性合作,争取成为区域内关键货币(keycurrency)的过程,它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环节。值得注意的是东亚地区开展货币合作,不能超越阶段,可以设想将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自发流通当作是"人民币区域化"的低层次的合作,之后纳入东亚区域货币体系的构建中,作为人民币走向亚洲化、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