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首先对当前阶段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全面的深入分析,指出城市文化是公共艺术得以有效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城市文化的发展则会对公共艺术的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最后分别从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与城市文化的自觉构建两个方面的内容探索了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塑造中的作用,旨在充分利用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塑造中的优势,推动城市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公共艺术规划推进城市人文景观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艺术是城市人文景观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公共艺术在推动人居环境的人文景观构建方面有许多优秀案例和成功经验。公共艺术规划是构建城市人文景观体系的重要措施,在城市公共空间和园林绿地建设中将公共艺术纳入专项规划存在必要性。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实践,探讨了公共艺术规划的工作框架,规划的性质、实施主体与参与方式;指出构建城市公共艺术人文景观体系对塑造城市人文内核和地域特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经过公共设计的城市交通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艺术内涵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艺术名片。充分认识交通环境中公共艺术的价值,把握交通环境中公共艺术设计的价值取向,对于城市交通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公共艺术介入现代城市交通环境作深入探讨,提出城市交通中公共艺术设计应充分考虑公共交通的功能价值、艺术内涵的市民倾向,注重艺术表现的审美价值和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为城市交通环境的艺术建设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文明建设的不断进步,城市公共艺术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且其手法和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成为人们生活中对艺术最直接的参照和感观因素.城市公共艺术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对城市文明建设的公共性、文化性、艺术性、历史性及地域性的设计和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创作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艺术与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的发展提高是同步的,直接影响到城市环境品质的提升,有效的表达了大众情感,发挥了审美资源的共享。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形象的关键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越来越人性化和多样化。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公共艺术已经不仅仅是城市文化的载体,越来越具备满足城市公共空间中多样化需求的综合功能。未来,艺术家在创作中该如何权衡公共艺术价值与公众期待的关系将成为创作公共艺术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城市整体形象建设中结合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注重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与环境建设中融入公共艺术,能够实现城市历史与文化的良好传承,并将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所具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发挥。旨在对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展开深入研究,并从整体性设计的城市文化、规划、建筑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度解析。  相似文献   

7.
[摘要]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人类城市发展永恒的追求,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是实现以人为本,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具体体现,也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标准。然而,城市垃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新的世纪,城市垃圾已经成为影响人居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难题之一。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强化城市公共管理,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一直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问题。因此,加强对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宣传教育、完善相关政策与法规、加大改善城市环境投入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表现形态、进步意义等方面阐述了公共艺术的内涵和外延,肯定了公共艺术对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对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认识和理解是公共艺术创作的基础,倡导以积极进步的人文精神、艺术精神和民主意识来设计当代城市公共艺术.  相似文献   

9.
加强泉州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是建设"和谐大泉州"、改善投资环境、弘扬侨乡文化、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需要。目前,泉州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主要存在政策支持不够、资金渠道不畅、高校资源缺位、历史文化融入不够等问题。加强泉州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应完善泉州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政策与管理,采用政府与企业共建的"公共艺术百分比政策"解决资金问题,建立以高校资源为依托的城市公共艺术活动的长效机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公众认识,在汲取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比如泉州市东海片区市民广场的公共艺术空间建设,应该通过体现时代特征、活化公共建筑、注重时空脉络、融入地域特色来表现其品格。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特别是旧城改造建设时,按照城市重新规划,开辟了以各类园林植物景观为主体,将自然气息引入城市,冲淡了以建筑为主体的城市空间的单调枯燥气氛,以丰富多彩、造型各异的园林艺术和古建艺术相结合给人以感染和艺术享受,满足人们久处环境向自然环境过渡的要求,城市广场绿地已成为人民业余生活的最佳选择,对城市生活直到积极重要意义。一、城市广场绿地的作用和影响1.城市公共广场绿地具有观赏性和装饰性,起到了点缀和美化城市的作用。2.城市公共广场绿地能净化空气和改善小气候,起到了保护环境和生态效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都市小说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而且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只有采用一种更为理性、也更为历史具体的文学文化学视野,才能把握都市小说的文化品性和功能.都市小说在90年代呈现出消解与建构的文化态势,而进入21世纪后,它将伴随着都市的充分发育和都市人生存实践活动的深入,实现新的文化价值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公共艺术建构和生产城市的公共文化和美学空间,塑造城市的文化形象,传达城市的文化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城市,城市雕塑或公共艺术随着北京城市文化发展定位的转变,实现了从单一性向多样化的文化和美学转变,构建了不同的城市文化和城市公共艺术空间,但在数量尤其是质量上,北京的公共艺术与全国文化中心城市的地位和具有世界影响力文化中心城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未来的公共艺术在国家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中应有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的城市规划运动的兴起是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它是几股改革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英国城市规划运动的影响。规划运动信奉“以设施为中心”的社会变革理论,主要从审美、公共卫生等方面考虑城市的规划,取得了一些成就。  相似文献   

14.
论现代城市中的公共空间艺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步入新世纪,中国的发展令世人瞩目。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生产工业化所带来的人文建设和环境景观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都市风貌的急剧变化,已造成了现代人新的环境价值观。同时人文景观的建设和城市环境空间的改观已成为新世纪重要的设计课题。  相似文献   

15.
吉林市江南在历史上开发较慢,进入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江南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九十年代和新世纪,江南发展迅猛.然而,江南的历史却鲜为人知.笔者试图通过对吉林市江南的历史遗迹、古迹、交通、旧事等的介绍,以期对吉林市江南的历史有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城市消防规划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一篇阐述城市消防规划若干思考的论文 ,它由城市消防规划当前面临的问题、城市消防规划工作的认识与思考、城市消防规划设计几种方式的探讨等几大部分组成 ,本文从社会、经济等多角度提出了城市消防规划存在的一些问题 ,阐述了作者对城市消防规划工作的一些新认识、新观点 ,介绍了几种城市消防规划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17.
曾一果的新著以媒介与城市关系为切入点,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了改革以来,大众传媒对于城市的叙述和建构,为人们更好地认识当今的城市,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新感觉派作家和张爱玲把目光对准了都市生活,两者都有其浓厚的都市情怀,而这种都市情怀的落脚点即是上海,他们运用各种表现技巧和艺术手法使上海变得鲜活灵动起来。新感觉派作家们表现出他们对都市病态人性和生活的批判与伤感,而张爱玲眼里的上海是个灰暗、阴郁的人性沦丧地。张爱玲描写上海多是写上海的街道、公馆等比较琐细的小地方,这就从新感觉派作家描写的灯红酒绿的舞厅、酒吧生活转移到每日每时发生的平凡而有质感的家庭这个都市细胞里面,是世俗人共同过着的生活,是平凡的人生。新感觉派作家和张爱玲让上海(都市)作为一个全面复杂多层次的审美对象出现,利用他们手中的笔和他们的天赋才情将都市真实的面貌还原出来。  相似文献   

19.
18世纪的英国社会 ,开始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进程 ,经济领域各部门各行业的蓬勃发展 ,客观上既要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相应的发展 ,又为这一发展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 ,于是城镇改造运动应运而生。持续一个世纪的城镇改造运动有效地改变了英国城镇的外观 ,美观大方的砖石建筑逐渐取代了木板建筑 ,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市容市貌的美化使各城镇走出了灰暗、狭小的中世纪 ,迎来了近代都市的曙光。伴随着健康、整洁、美丽的城镇出现 ,一个全新的市场吸引着更多的人才流入 ,变革了的城镇体系得以消化包容扩展了的商业活动 ,使得改造后的城镇框架更加牢固。令人赏心悦目的英格兰城镇形象深深地吸引了世人。这一场城镇改造运动也为 19世纪的城镇改造运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