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技术的"去蔽"与艺术的"出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科技时代中的技术理性与文学思维的关系如何?文艺的功能发生了哪些变迁?美学批判是否值得反思与置疑?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如何凸现技术理性时代中的审美诉求与感性价值?等等,这些都是新时代对当下文艺学提出的新课题。本期特邀方汉文、张荣翼、吴兴明、冯黎明、彭修银、郑博超等学者对上述问题进行笔谈,希望能借此推动文艺理论界对上述问题的研思。  相似文献   

2.
高科技时代中的技术理性与文学思维的关系如何?文艺的功能发生了哪些变迁?美学批判是否值得反思与置疑?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如何凸现技术理性时代中的审美诉求与感性价值?等等,这些都是新时代对当下文艺学提出的新课题。本期特邀方汉文、张荣翼、吴兴明、冯黎明、彭修银、郑博超等学者对上述问题进行笔谈,希望能借此推动文艺理论界对上述问题的研思。  相似文献   

3.
高科技时代中的技术理性与文学思维的关系如何?文艺的功能发生了哪些变迁?美学批判是否值得反思与置疑?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如何凸现技术理性时代中的审美诉求与感性价值?等等,这些都是新时代对当下文艺学提出的新课题。本期特邀方汉文、张荣翼、吴兴明、冯黎明、彭修银、郑博超等学者对上述问题进行笔谈,希望能借此推动文艺理论界对上述问题的研思。  相似文献   

4.
美学批判:一条需要置疑的思想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科技时代中的技术理性与文学思维的关系如何?文艺的功能发生了哪些变迁?美学批判是否值得反思与置疑?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如何凸现技术理性时代中的审美诉求与感性价值?等等,这些都是新时代对当下文艺学提出的新课题。本期特邀方汉文、张荣翼、吴兴明、冯黎明、彭修银、郑博超等学者对上述问题进行笔谈,希望能借此推动文艺理论界对上述问题的研思。  相似文献   

5.
关于审美心理要素的研究,一直面临着这样的难题:一、审美心理要素的定性问题;二、审美心理要素到底有哪些?三、审美心理要素具有什么样的品格和作用?近几年来,价值哲学研究的崛起和拓深,使我们有可能较为令人信服地解决这些难题。 一、审美心理要素的定性 审美心理要素的定性要取决于审美关系的定性。如何看待审美关系的本质与特性,美学理论界还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审美认识论。人们按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原理,把审美关系看作是人对世界的一种认识(反映)关系。认为既然人们的意识中有  相似文献   

6.
杜学敏 《人文杂志》2012,(1):95-101
现有的审美起源研究对三个前提性问题似乎缺乏深入追究:(1)审美起源与艺术起源是不是同一个问题?二者究竟是何关系?(2)以什么样的"审美"与"起源"观念为出发点研究审美起源?(3)通过什么方法来进行审美起源问题研究?在辨析、分梳"审美"与"艺术"概念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审美起源与艺术起源并非同一个问题,但两者在艺术的审美发生方面存在相互交叉关系;当我们提出"审美是如何起源的?"这一问题时,实际问的是"作为人类诸多活动之一的审美活动(以审美经验、审美意识或美感的产生为标志)在什么历史条件、背景或原因下发生的?";审美发生学研究需要历史学与考古学之类的实证性研究方法,更需要逻辑推论的哲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审美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倾向或美学思潮,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结合体,这就决定了它的精神价值的悖论性。审美主义精神价值的核心是存在之思和精神救赎,围绕这两点构建了审美主义审美主体性的张扬以及重视感性审美与个体审美的自由和价值的所有要点。然而,技术理性、政治理性、消费主义以及审美与功利、泛审美化、精英审美与人民性缺失作为审美主义的时代因素,却与审美主义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纪律最早出现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在现代社会意义更加重大。它的渊源和演变如何?它的基本属性和主要特征是什么?运用纪律面临哪些问题?文章对上述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 在目前,雷锋精神是否过时了?什么是“有道德”的时代标准?张海迪为什么在当代青年甚至全社会内引起了很大反响?这些现实问题促使着伦理学研究者不断探索。对雷锋、张海迪这两个共产主义道德的榜样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他们与时代的关系,与当代青年的关系,无论是对上述现实问题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经过了舆论宣传、社会动员、普查摸底、申报及建立各级名录体系、公布传承人名单等步骤之后,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新阶段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建立和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把保护工作的各项举措落实在实处,以及落实在基层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社区的关系如何?相关国际法文件中对于社区保护是如何定义的?国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保护已有哪些有益的经验?在基层社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意义?中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保护又有哪些重要的实践?本期笔谈,我们邀请了三位学者分别就上述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以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领域引起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经过了舆论宣传、社会动员、普查摸底、申报及建立各级名录体系、公布传承人名单等步骤之后,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新阶段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建立和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把保护工作的各项举措落实在实处,以及落实在基层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社区的关系如何?相关国际法文件中对于社区保护是如何定义的?国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保护已有哪些有益的经验?在基层社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意义?中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保护又有哪些重要的实践?本期笔谈,我们邀请了三位学者分别就上述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以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领域引起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丑”的问题,历来都是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欧洲美学史上,自亚里士多德把“丑”的问题作为审美范畴提出来以后,就引起了一些颇难解决的问题:丑能否转化为美?丑在艺术中是否可以有其地位?丑是否能够作为审美的对象?丑与美的关系究竟如何?这些问题是经常引起讨论的。不同时代的美学家对丑这一审美范畴有着不同的看法。下面试比较一下莱辛和罗丹在丑的问题上的美学观点。莱辛(1729—1781)是德国启蒙主义文学家,其主要美学著作是《拉奥孔》。莱辛在  相似文献   

13.
文化遗产与“地域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经过了舆论宣传、社会动员、普查摸底、申报及建立各级名录体系、公布传承人名单等步骤之后,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新阶段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建立和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把保护工作的各项举措落实在实处,以及落实在基层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社区的关系如何?相关国际法文件中对于社区保护是如何定义的?国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保护已有哪些有益的经验?在基层社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意义?中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保护又有哪些重要的实践?本期笔谈,我们邀请了三位学者分别就上述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以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领域引起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如何用新一届中央领导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当前南京市的社区建设?南京市社区建设当中仍然存在哪些难点问题?本文主要从上述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新型社区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晋宋时期,随着山水文学的出现,自然日益成为文学的独立审美对象和重要写作题材,对这种新兴的文学类型,当时的文论家是如何看待的?自然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是否上升到理论的自觉?文论家们对自然与文学的关系及文学中的自然描写持何种观念?这些问题关系到此期的山水文学研究及文学观念的考察.本文试图以刘勰的<文心雕龙>为中心,对这些问题做一梳理.  相似文献   

16.
曹卫东 《中国学术》2001,3(2):313-318
我们所处身的现代早就成为了思考的对象。长期以来,人们在紧紧追问:现代是如何发生的?现代与前现代之间,特别与中世纪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是有所继承还是截然断裂呢?现代发生之后,又是如何站稳脚跟的?抽象一些说,现代作为一段历史时代也好,作为一个社会形态也好,作为一种思想结构也好,其合法性基础究竟是什么?这些问题可以说构成了所有现代性理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李国俊的《现代性批判的技术理性之维》一书,以技术理性批判的角度探讨现代性问题,从而厘清了现代性与技术理性的内在关联,进而提出关于现代社会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这种探索很具有理性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进入90年代以来,美学学科的话语转型问题虽然为美学界普遍认同与思考,审美文化现象的研究虽然也引发了一次次的学术热点,但是,客观而论,美学界对以上两大命题的研究仍有诸多困惑,我们至今对审美文化问题的探索仍在现象域徘徊。譬如,当代美学从理论层面转入审美文化这一特定语境,其转向的合法性根据如何,审美文化理论型态的内在精神与品格如何,其实践和操作的原则是什么?尤其是在当代文化日趋纷繁复杂的背景下,审美文化应关注哪些现象和问题,如何去关怀和介入现实,如何去合理地解决当代文化情境中的诸多矛盾与困惑等等。在学…  相似文献   

19.
一、技术理性与文学思维的对立 一个幽灵在高技术产业化的时代上空游荡:科学思维与技术理性的幽灵.  相似文献   

20.
包括1980年代朦胧诗潮和先锋小说在内的文学实验,以语言革命和形式实验为其先锋质素,开启了与20世纪以来现代文学传统不同的文学空间,推动了语言、形式、审美维度的回归.这种背叛与对抗的文学实验对读者的既有审美惯性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甚至导致了读者的缺席.这使文学社会学意义上的诸多传统命题再次提上了讨论的范畴.接受美学理论的意义并非仅仅局限于文本意义构成的学理分析,而是同时提示了如下问题:将文学视作一种纯粹的语言实践显然是乌托邦化的,重要的不是撇清文学与现实、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而是关注并考察文学之于现实与社会具有哪些可能性:文学应该为何以及如何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