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江南第一古墓——泰伯墓,如今再展新颜。4月1日,江苏锡山市鸿声镇隆重举行泰伯墓修扩建工程竣工典礼。海外泰伯后裔和当地各界人士万余人参加了庆典活动。 锡山市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据史载,殷商末年周太王长子泰伯三让王位,从中原奔至江南,在锡山梅里一带定居,传播黄河文化,由此开创了吴文化。吴文化对江南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孔子称其“至德”,司马迁将他列为“世家第一”。泰伯葬于现在的鸿声镇鸿山南麓,距今3194年。泰伯墓永兴二年起规模兴建,后经逐朝扩建,至唐盛世最为鼎盛,被称为江南第一古墓。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历史记载还是学术界研究的成果都表明:3200多年前,吴泰伯从陕西歧山远奔江南梅里,筑泰伯城、建句吴国、创吴文化,揭开了中国江南文明的序幕。然而,古梅里即今日的梅村却以著名书法家之手,挂出了“江南第一古镇”的匾额。那么梅村究竟是“江南第一古都”还是“江南第一古镇”呢?这是一个原则问题,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文章以大量的历史事实及史料深刻地辨析了这个问题,从而进一步论证了无锡梅里是我国吴文化的原生地和核心区,无锡应该打好吴文化这张牌。  相似文献   

3.
苏州古称勾吴,亦称工吴、句吴、攻吴、姑苏。约公元前11世纪,泰伯、仲雍自陕西“南奔”,建立勾吴,其后裔被周武王封为吴伯。其南奔路线,最有可能取“商於古道”,奔至今江苏晋江市一带筑城族居,后与古越部落融合,创造了文明程度不亚于中原文化且具地域特色的“湖熟文化”。吴国建都后,不断向东南迁徙,最终定都于姑苏(今苏州古城)。姑苏之“苏”,极可能为越语城邑台、宫地名。秦置会稽郡,治吴县,后有吴州、苏州之称,皆有历史文化渊源可考。  相似文献   

4.
商末,泰伯奔之江南.在江南蛮夷土著文化模式中,"裸国"、"黑齿雕题"和"断发文身"等是这一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泰伯"端委以治周礼"表明代表当时先进文化的周文化对蛮夷土著文化的渗透和交融.现代考古实物的发现,使得对上述中国古代典籍的阐释遇到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从人文地理学的维度对吴文化进行考察,进而寻求在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上把握吴文化的历史价值。泰伯奔吴不仅在中华文明腹地上产生了对角线的文化效应,而且体现出一种崇高的品德,开启了此后吴文化的三个第一。在中国古代南北冲突中,吴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后方和后劲之所在,它提供的回旋之地,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的关键。经过2000年吴地民众的经营,最终形成了粮仓、商城、智库三位一体的吴文化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江南运河隋以前就有。秦始皇所开只是江南运河河口丹徒至镇江段驰道,与运河无关。丹徒镇有庆丰宅,又出土宜侯簋、余昧墓,证明周康王时吴国首都已迁至此地。武同举夫差开运河走孟河之说实受清《江南通志》的误导。夫差出兵中原百年前,寿梦已出兵中原,且当由邗沟进兵,证明江北与江南运河都是寿梦之前就已存在。泰伯渎证明泰伯时已有江南运河。"吴古故水道"因其关键一段是范蠡所凿,可以断定与周初便已存在的江南运河无关。《史记·河渠书》载治河事祖于大禹,所载开渠事也祖于大禹,其实都是大禹继承先民水利成绩,改堵为疏,取得了治水伟业。江南地区水运发达,治水经验丰富,其与稻作文明相匹配的"井田制"当是江南运河的真实起源。  相似文献   

7.
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苏州大学早在1991年就依托苏州大学学报这一全国核心学术期刊,围绕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立足内涵丰厚的吴文化背景,开辟了“吴文化专栏”,系统地开展了吴文化研究。经过学报人和文化学者的辛勤耕耘,专栏在江南社会文化史和吴文化当代形态研  相似文献   

8.
吴文化起源于春秋时期吴国,既有地域特点,又受中原文化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在六朝以前,在中国文化史上尚未形成一种真正具有核心价值理念,具有鲜明的统一性和系统性的文化形态。相比中原地区,吴文化的落后是明显的。永嘉南渡是一个转折的关键,随着代表正统的政权南迁,政治、文化中心转移到了南方,吴地文化实现转型。具体表现为形成今天的吴语语系;由尚武变为崇文;当地隐逸文化与主流文化互相渗透。唐宋以降,吴地名人辈出,成为文化发达地区。南宋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移到了江南。当早期资本主义萌芽时,江南一带是市民思想传播的大本营。明朝中后期,江南不仅工商业繁荣,而且是全国学术、文化、艺术、娱乐的中心,又是明末清初重要社团的活动舞台。吴文化有着鲜明的特色,如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睿智机敏、聪慧灵动;求真务实、经世致用;勇于创新、不断超越。这些特质对当代社会依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读《左传·鲁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出使“上国”至鲁而观周乐,知观乐内容与《诗经》一书的编纂和体制基本一致。季札观乐时,每一段开头都加上“美哉”的叹美之词,对《诗经》及春秋时期各国政治和历史做了评价。然吴是僻处江南,断发文身,不遵周礼的国家,而季札能对周朝礼乐,中原文化有那样高的素养,对中原各国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今天来研究"吴文化"、"江南文化"或者"海派文化",就必须要将其放置到长三角,甚至长江文明的背景下来进行,才能够历史地发展地对待,才有可能把握其文脉和精神核心。为此着重分析了长三角文化的历史和核心精神,提出我们今天倡导和弘扬长三角地区的文化精神,必须把握长三角文化的内涵,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更快更好地融入当前的"新海派文化"。  相似文献   

11.
楹联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写于各类祠庙的楹联往往对祠庙所祭人物有着相当精确的评价.本文立足于接受美学理论,从楹联角度审视吴太伯在二千年历史中的接受历程,反思其不同时代的政治观念、文化观念和文化视野,从而对<史记·吴太伯世家>作出某种补偿性的阐释.  相似文献   

12.
徐悲鸿纪念馆珍藏的《八十七神仙图卷》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优秀作品,宋代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无论是表现题材还是图像结构都与其十分相似。通过对这两幅作品图像的分析比较和相关史料的挖掘梳理可得出结论:《八十七神仙图卷》应是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的真迹,而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则是《八十七神仙图卷》的摹本。这一结论在当前艺术史界普遍认为吴道子真迹已不复存在的情况下,无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太伯奔吴”作为传说 ,充满礼让精神 ,洋溢着民族亲和的气氛 ,我们应倡扬其精神意蕴 ,发挥其生动的教育作用。但无论在文献记载、考古发现、还是文字解释上 ,均存在诸多疑点。从史学求真求实的本质出发 ,应澄清史实 ,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4.
客家文化是一体多元的 ,它吸收了筑陂灌田、排俗、擂茶、食俗、尚巫、崇凤、“腊日”、九九重阳节、竹枝词、崇屈爱国等楚文化因素。客家文化受到楚文化的影响和融入 ,是历史的必然。正因为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主体 ,吸收融合了楚文化和其它文化 ,才酿成客家文化具有特有的魅力、丰厚的内涵 ,而屹立于世 ,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缩影  相似文献   

15.
无锡旅游文化建设引入吴地茶文化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地茶文化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多方面论述了茶文化对有效提升旅游文化品位的重要作用。在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以加强旅游文化建设的今天,在无锡这个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深入挖掘、传承吴地茶文化,对发展无锡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考古》、《文物》、《考古学报》三大杂志和《湖南出土铜镜图录》、《浙江出土铜镜》等书刊上有较多汉代江南的铜镜资料。汉代江南有发达的铜镜制造文化。固着在铜镜上的花纹、铭文展示了汉代江南人的各种信仰和社会风俗。汉代江南铜镜文化与中原铜镜文化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突出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中原是中华民族发源地之一和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展地区,其中以太伏羲氏与龙文化最为突出。太伏羲氏是不同部落在中原融合的结果,而龙作为中华民族的标志,同样是在河南濮阳“龙”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的。因此,我们关注中原地区历史与文化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8.
浅论吴文化资源与苏南高职院校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富多彩的吴文化是苏南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在苏南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必须充分挖掘与运用.运用吴文化资源,可以发挥丰富的吴文化优势,弥补苏南高职院校文化的先天不足,培育高职院校学生吴文化品格,提升人文素养,培育新一代苏南人,苏南高职院校应成为弘扬先进地方文化的基地.  相似文献   

19.
江南文化的浮沉与吴中四士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唐诗如何走向盛唐诗是研究盛唐气象生成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更多地是关注文学繁荣的政治、经济等因素,而忽视了在文化整合过程中江南文化的价值.江南文化在初盛唐之际从隐没走向复兴预示着唐代文学观念的本体回归,而吴中四士以淡泊旷达之人格境界、放浪自由的行为姿态进入北方社会而自觉接受北方文化的熏染,其江南水性的诗风在客观上促进了南北文学交融,成为初盛唐诗歌嬗变的一个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由于吴梅村一生活动范围主要在江浙一带,故学界特别重视江南文化与他的文学创作之间关系,而对于他和岭南文化的关系则甚少提及。尽管吴梅村在世时很少涉迹岭南,但他的一些作品却牵涉到岭南文化,故探讨他和岭南文化的关系就显得相当重要。本文主要从他对岭南文化的吸收、创作、传播三方面进行了探讨,力求能从新的角度对吴梅村及其作品作出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