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是人类更高的一种文明形态。该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唯物观对解决当代人类生态危机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对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生态文明哲学的思考,有利于人们在伦理价值层面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生态维度。  相似文献   

2.
环境哲学与人类新文明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中叶,人类工业文明达到它的最高成就,伴随它的生态危机成为社会的中心问题。这种危机成为时代转变的拐点。它表示工业文明开始走下坡路,一种新文明———生态文明成为上升的文明。环境哲学作为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它是人类创造新文明的伟大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思想和理论结晶,又是人类建设新文明的哲学基础。发展环境哲学研究和应用,为人类新文明建设服务,用生态文明点燃人类新文明之光,以生态文明引领世界的未来,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使命,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从哲学角度探讨3个问题:一是什么是生态文明,二是生态文明的作用,三是生态文明在中国的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与自然关系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正确认识和反映,其本质反映了人们的哲学观、历史观、自然观和价值观,主要作用在于促进生态文明理念、思维、制度的形成和实践.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中国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语:放眼世界,环境保护运动与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代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时代潮流。而生态哲学正是当今生态文明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哲学界从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进程,面向生态环境危机的严峻现实,展望人类生存发展的文明前景等一系列活动中提升出来的当代哲学新形态。以往文明形态基本集中在社会领域,与技术因素密切关联主要用来指谓社会生产力水平,像前农业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等诸文明形态就客观地反映了这一点。就是说,社会生产力水平是一种文明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的理论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问题本质而言不是环境问题,而是科学问题、哲学问题、价值问题和伦理问题。我们必须重审人类文化,思考人类文化如何影响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探寻造成环境恶化与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反思生态文明的理论之基。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上一千年尤其是上一世纪的哲学反思,指出了人与自然之间各种矛盾产生的原因。认为只有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唤醒人类的生态文化意识,才能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生态城市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人类聚居形式。生态城市的提出是基于人类生态文明理念的建立和对传统工业城市的反思。在此着重从哲学角度论述城市生态化战略的内涵及建立中国特色生态城市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8.
绿色的生态文明是人类走过黄色的农业文明和黑色的工业文明以后,不断加深对世界和自然本质的认识,不断调整文化走向,转变情感认知和价值观,转变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所形成的新的、最先进的人类文明形式.经过科技革命和工业化的过程,发达国家饱受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生态破坏的困扰,经过长时间的反思和探索,认识到人类社会能否稳定持久发展,取决于人类如何小心谨慎地面对社会发展给自然造成的改变和影响,研究人类在自然界所处的位置,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谋求符合生态规律、为生物圈所包容的社会发展,应是生态文明观的根本出发点.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们向自然学习,遵循自然生态的伦理原则和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的四个向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谓生态文明?目前人们众说纷纭。笔者认为.作为生态文明的内涵至少应该包括四个向度。第一,生态文明的物质文明:自然环境的美丽、和谐与稳定。文明是指人类脱离野蛮的过程,而人类脱离野蛮的起点则表现为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改造。当原始人凭借自己的智慧打造出第一个用于加工自然物的石器工具时,人猿便揖手相别,人类由此开始了自己的文明历程。  相似文献   

10.
反思是一种哲学思维,是人类认识自我、改造自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必不可少的一种思维活动。本文从哲学角度出发,阐述了反思的概念,总结其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活动具有的连贯性、事后性、批判性、指导性和普遍性特征,并对反思的价值做了深刻探讨,从多个方面论证了哲学的反思方式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